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017-05-31 18:51蔡永权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10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培养小学数学

蔡永权

摘要:小学是孩子的启蒙阶段,对于孩子人格的初步形成以及知识体系的建立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可以培养学生辩证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养成,因而在整个小学阶段乃至以后的教育工作中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模块之一为切入点,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展开探讨,以期能给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些许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培养;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009

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小学教师往往会将课本上的知识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系统地传输给学生,课堂讲解习题,课后布置作业,学生也会比较配合地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任务,但结果往往是由于教学模式单一,学生机械性学习,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意识,缺乏对新问题的探索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将问题归结于“问题意识”的培养,这将是教育工作者在现在以及未来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學生缺乏“问题意识”的原因探讨

1. 课堂氛围紧张,学生精神高度集中

传统的教育学观念认为,教育是一项严肃的工作,要求教师和学生持以高度认真的态度。反观现今很多小学,教师上课表情严肃,学生全程抬起头视线跟着教师走,一整节课下来,学生的脑海里都是满满的课堂内容,精神也由于高度集中而过度紧绷。教师只顾着在有限的课时里,完成教学要求,应付期中期末考试,学生除了跟着教师的角度走完全没有可供独立思考的时间。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发现问题或者是探索问题。

2. 课业压力繁重,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时间精力

近几年一直在提倡教学改革,给学生减压,但由于社会上传统的“成才观念”根深蒂固,真正能给学生减负的学校少之又少。小学生是对周围一切事物都有好奇探索心理的群体,却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之下,疲于奔波在考试和作业中。父母希望孩子好好学习,教师希望学生好好考试,社会希望青少年读书报效祖国。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学生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没有机会解放天性,另外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强,需要有人引导,但相关教师往往没有培养学生相关能力的意识,这就导致了“填鸭式教学”,学生学到的只是课本内容。

3. 教学内容枯燥单调,学生丧失学习兴趣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内容主要是加减乘除法运算和图形运算,对于教师而言都是一些很简单的问题,但对于初次接触数学学科的小学生而言却不是那么容易,在讲授相关课程章节时,教师往往顺着课本内容讲解相关概念和定义,然后布置相关知识点的习题,讲解后又开始下一章节的讲解。这种循环式的授课方式单调枯燥,对于注意力本来就容易分散的小学生来说,丝毫没有吸引力。相应地,学生连最基本的学习兴趣都没有,那么对于相关问题的思索和探究更是没有兴趣。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与实践

1. 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更好地参与

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问题情境,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学习需要,同时问题本身也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定向。它能有效地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数学不是单一的图形数字组成,数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教师在授课时可适当结合生活讲解。例如,在学习立体几何图形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图形是球形,哪些图形是正方体,哪些图形是长方体,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由于生活经历每个人都有,以生活为切入点的数学教学会带给学生熟悉感和亲切感,从而让课堂气氛更加轻松愉悦,学生对课堂内容感兴趣,也愿意和教师融成一片,愿意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为学生创造和谐的课堂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

2. 给予学生充足的独立学习时间,锻炼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忽视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课时有效,如何在紧张的课时里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也许并不是那么容易,但可以教师引导,主体由学生来完成,这样就能节省很多不必要的教学时间。如在学习应用题的结题时,题目大多与生活有关,例如已知从家里到学校的距离和所花费的时间,求行走的速度。这样的问题,往往在课本上有具体的求解公式,学生需要掌握公式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在讲解完相关的公式定理之后,可以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解题的步骤,最后再针对学生在思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析题目,总结出规范的解题步骤。课后,可以布置相似的题目,让学生思考同一类问题的分析解决方法,而不是一味地由教师讲解,学生听课做笔记,给予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有助于锻炼学生的“问题意识”。

3. 引导式教学模式,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辅助,同时教师授课时应结合小学生具有浓烈的好奇心的特点展开教学。其中,引导式教学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如在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时,有的学生经过观察、思考,好奇地提出:能不能将梯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都用“上、下底之和与高的乘积的一半”,统一成一个求积公式?经过验证,说明学生的想法是正确的,从而又创造出一个新的认识。另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提问的发散性,对一个问题尽量提出多种可能性,从一点向四处发散,寻找多种答案,使学生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问题的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尽可能作出合乎条件的每种解答。在教学中,教师要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题型,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程度,帮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不能急功近利,学生也要积极配合。一定要循序渐进。教师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同时结合相关学生的特点,研究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教育教学方法,制定出一条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认真仔细地提高课堂效率,从而为祖国的未来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作者单位: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东坝镇中心小学 527100)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培养小学数学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