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长期存活患者生活质量分析及伦理对策

2017-06-01 11:31魏玉玲陈丽英彭学叶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存活条目次数

魏玉玲,陈丽英,彭学叶

( 1 潍坊医学院护理学院,山东 潍坊 261042,18353682601@163.com; 2 潍坊市人民医院护理部,山东 潍坊 261041; 3 潍坊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山东 潍坊 261041)

肾移植长期存活患者生活质量分析及伦理对策

魏玉玲1,陈丽英2*,彭学叶3

( 1 潍坊医学院护理学院,山东 潍坊 261042,18353682601@163.com; 2 潍坊市人民医院护理部,山东 潍坊 261041; 3 潍坊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山东 潍坊 261041)

目的 分析肾移植术后长期存活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伦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肾移植患者生活质量相关评定量表对139例移植时间大于三年的肾移植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肾移植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为(136.87±18.41)分,得分最高的维度是心理功能,得分最低的维度是生理功能。患者生理功能影响因素是职业、年龄、排斥反应、性别;心理功能影响因素是移植次数、排斥反应、婚姻;社会功能影响因素是排斥反应、年龄、移植次数;治疗影响因素是职业、移植次数、年龄(P<0.05)。结论 肾移植长期存活患者生活质量处于中上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存在的伦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其生活质量,从而保证移植人(肾)的长期存活率。

肾移植;生活质量;影响因素;伦理对策

随着肾移植技术的成熟和高效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移植肾的短期存活率显著提高,但移植肾的长期存活率有待提高[1]。肾移植的成功可极大改善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存质量,但目前国内针对肾移植长期存活患者生存质量量化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并不多。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肾移植术后长期存活患者生活质量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为提出相应的伦理对策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在山东省潍坊市某三甲医院复诊的肾移植术后长期存活患者139例。入选标准:年龄>18岁;移植术后时间>3年;无须透析;具有良好读写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标准:认知功能障碍及精神疾病患者。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一般资料问卷 :一般资料问卷为自行设计,该问卷包括社会人口统计学资料及治疗相关情况,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职业状况、器官来源、有无排斥反应、移植次数及有无并发症。

肾移植患者生活质量相关评定量表 :采用范仲珍等[2]研制的肾移植患者生活质量相关评定量表来评定肾移植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量表的内容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治疗等4个维度,总共34个条目。此量表各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 其中正性题目1~ 5分依次表示从来没有、偶尔、有时、常常、总是,而负性题目是反向评分。该量表生活质量的总得分范围为34~170分。每个维度各条目得分相加得维度分,所有条目得分之和为生活质量总分,得分越多,表示生活质量越好。本研究采用各维度条目均分和总条目均分来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量表内容效度指数为0.96,Cronbach' s系数为0.83,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1.2.2 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问卷由研究者本人亲自发放和收回,向调查对象统一讲解本次调查目的、要求、填写方法等。所有问卷均为匿名方式填写,填写完成后当场收回。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50份,有效问卷139份,有效回收率为92.67%。

1.2.3 统计方法。

采用 SPSS17.0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频数、构成比、(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学描述,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进行相关因素的分析,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肾移植患者一般资料

在139例肾移植术后长期存活患者中,男性患者107例(77.0%),女性患者32例(23.0%);年龄:30岁及其以下11例(7.9%),31~40岁22例(15.8%),41~50岁44例(31.7%),50岁及其以上62例(44.6%);婚姻状况:已婚 133例(95.7%),未婚 4例(2.9%),离异或丧偶 2例(1.4%);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0例(7.2%),初中42例(30.2%),高中39例(28.1%),大学本科(大专)及以上48例(34.5%);职业状况:在职/学生/农民 81例(58.3%),退休 44例(31.7%),失业14 例(10.1%);家庭人均月收入:1000元及以下25例(18.5%),1000~3000元75例(54.0%),3001~5000元35例(25.5%),5000元以上4例(2.9%);活体肾移植30例(21.6%),尸体肾移植109例(78.4%);移植次数:1次136 例(97.8%),1次以上3例(2.2%);有排斥65例(46.8%),无排斥74例(53.2%);有并发症131例(94.2%),无并发症8例(5.8%)。

2.2 肾移植长期存活患者生活质量现状

对139例肾移植术后长期存活患者调查结果显示(表1),肾移植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为(136.87±18.41)分,总条目均分是(4.03±0.54)分,各维度得分显示,最高的维度是心理功能,其余依次为治疗、社会功能、生理功能,其中生理功能维度得分最低。

表1 肾移植长期存活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条目均分 (n=139)

2.3 肾移植术后长期存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将肾移植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条目均分分别作为因变量,将社会人口统计学资料和治疗相关情况中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表2),影响患者生理功能的主要因素是职业、年龄、排斥反应、性别;影响心理功能的主要因素是移植次数、排斥反应、婚姻;影响社会功能的主要因素是排斥反应、年龄、移植次数;影响治疗的主要因素是职业、移植次数、年龄(P<0.05)。

表2 肾移植长期存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n=139)

3 讨论

3.1 肾移植长期存活患者生活质量现状

肾移植长期存活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为(136.87±18.41)分,总条目均分是(4.03±0.54)分,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处于中上水平,说明移植术后长期存活患者的生活质量总体较好。80%的患者总体上对移植术后生活质量和目前健康状况满意,96.4%的患者从不后悔接受肾移植手术,认为肾移植给了他们第二次生命,使得生命得以延续,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只有1.4%的患者认为肾移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健康问题。

在各维度中,得分最高的维度是心理功能,其次是治疗、社会功能。这与移植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形成固定的生活习惯等有直接的关系。随着移植时间的延长,患者机体对移植肾脏的耐受,服药量的减少,不再频繁地接受治疗,恢复正常的人际交往,生活更加规律。此外,患者移植术后不再频繁地透析,使得患者身心轻松,心理上对生活充满信心,感恩器官捐献者,更加注意生活质量的提高。但生理功能维度的得分最低,这与董静静[3]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这可能是随着移植时间的延长,年龄的增大,身体各个器官机能下降,再加上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药物带来的副作用,患者在生理功能方面较差。同时部分患者失业,承受着来自他人和家庭的压力,社会价值观发生扭曲。这就提示我们要加强对移植术后时间较长患者的健康宣教和社会支持[4-5],减少抑郁、排斥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3.2 肾移植长期存活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生理功能方面,主要影响因素是职业、年龄、排斥反应、性别,患者在性生活满意度和精力方面表现较差。女性适应社会能力较男性差[6-7],且女性患者更加谨慎、敏感,担心性生活、妊娠会影响到移植肾的功能,表现为性冷淡,严重者夫妻关系紧张。发生排斥反应、失业者生活压力较大,对病情反复变化易产生厌倦情绪,甚至出现失眠、厌食。年龄较大者普遍存在较多并发症,食欲减退、睡眠质量下降等生理功能减退症状较为明显。

心理功能方面,主要影响因素是移植次数、排斥反应、婚姻,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移植次数>1次、发生排斥反应者更担心移植肾功能越来越差,会突然死去,这说明患者对自身健康状况认识不足。离婚或丧偶者生活中缺少配偶或亲人的陪伴,孤独和恐惧感增加,严重者会抑郁、自卑甚至自杀[8-9]。

社会功能方面,主要影响因素是排斥反应、年龄、移植次数。只有27.3%患者经常参加娱乐活动。对于发生排斥反应、年龄较大者,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肺结核、心血管疾病等会严重影响其日常活动和人际交往。移植次数>1次者面临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失业压力,较少关心时事。虽然大部分患者在精神和物质上能得到家人的支持,但生活较单调乏味。

治疗方面,主要影响因素是职业、移植次数、年龄。大多数患者担心长期服药并发其他疾病,在定期验血和就医方面感到比较麻烦,对治疗存在抵触情绪。移植次数>1次者、失业者、老年人、无固定经济收入者,因路途遥远、节省家庭开支等原因在身体出现不适时不能及时就诊。

3.3 提高肾移植长期存活患者生活质量的伦理对策

3.3.1 提高医护人员自身医德素质和与患者的沟通能力。

医护人员应当具有良好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多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理解患者的感受,逐步与其建立信任,同时要保护肾移植患者的个人隐私,尤其是对女性患者。对离婚丧偶者可采用心理疗法进行疏导,多与其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心理需求,使其正确面对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同时作为医护人员,应鼓励患者参与日常活动,使其真正融入到正常生活。应懂得尊重和接受肾移植患者,承认其存在的社会价值;同时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使其正确认识和理解患者,提供更多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保证患者术后能正常返回工作岗位,恢复正常生活节奏,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10-11]。

3.3.2 优化医院就诊流程,提供更多人性化服务。

通过本地区新成立的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平台,建立电子病历档案和远程诊疗系统,解决部分患者的就医难题。也可建议医院成立肾移植专访门诊, 优化门诊就诊流程,为患者提供更多人性化服务,方便患者就诊,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对于年龄较大者,尤其是移植时间10年以上者,可通过社区-医院远程诊疗系统就诊,扩大其就诊渠道。

3.3.3 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保证患者生活质量。

可定期举办福利院、社区养老中心等公益活动,鼓励患者积极参与,丰富患者日常生活。同时社会方面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保证患者合法权利不受侵害,减少肾移植患者失业率。慢性病保险的普及并没有满足移植次数>1次者和失业者的治疗需求,还应呼吁政府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者的帮扶力度,加大社会对患者给予更多的经济支持和帮助,如建立社会低保救助站、器官移植基金等,提高肾移植患者生活质量。

4 不足

本研究是针对门诊复查患者的,对于不能按时回医院复诊者无从得知其生活质量,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倚性。此外,由于本次研究时间受限,使得对长期存活肾移植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缺乏连续性。因此,对于移植时间较长的肾移植患者生活质量的动态变化有待进一步研究。

[1] 谢建飞,丁四清,毛平,等.2000 例肾移植患者随访的管理[J].护理学杂志,2012,27(2):34-35.

[2] 范仲珍,袁浩斌,胡雁,等.肾移植患者生活质量量表[M]//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152-154.

[3] 董静静,顾沛,陈利群,等.肾移植病人生活质量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09(16):1411-1414.

[4] 田静静,山慈明.延续护理对出院后肾移植受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4(24):3017-3018.

[5] Dew MA, Rosenberger EM, Myaskovsky L,et al.Depression and Anxiety as Risk Factors fo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fter Organ Transplant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Transplantation,2015,100(5):988-1003.

[6] Yavuz D, Acar FN, Yavuz R, et al.Male sexual function in patients receiving different types of re- nal replacement therapy[J].Transplant Proc,2013,45(10):3494-3497.

[7] 黄丽婷,刘陈静,陶小琴, 等.肾移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调查研究[J].护理学报,2011(16):11-13.

[8] Knowles SR, Castle DJ, Biscan SM, et al.Relationships Between Illness Perceptions, Coping and Psychologica lMorbidity in Kidney TransplantsPatients[J].Am J Med Sci,2016,351(3):233-238.

[9] 张文馨.基于压力与应对理论对肾移植受者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的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

[10] 林晓鸿,彭晓,王惠峰, 等.就业状况对肾移植受者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5(14):24-27.

[11] Praz-Christina SM, Pascual M,Pilon N,et al.F actors influencing the return to work after transplantation in 61 renal or liver recipient[J].Revue Med Suisse,2014,10(431):1148-1152.

〔修回日期 2016-10-03〕

〔编 辑 曹欢欢〕

Analysis and Ethical Countermeasures of Quality of Life in Renal Transplant Patients with Long-term Survival

WEIYuling1,CHENLiying2,PENGXueye3

(1NursingSchoolofWeifangMedicalUniversity,Weifang261042,China,E-mail:18353682601@ 163.com; 2NursingDepartment,WeifangPeople′sHospital,Weifang261041,China;3DepartmentofUrinarySurgery,WeifangPeople′sHospital,Weifang261041,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quality of life in renal transplantation patients with long-term survival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hus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relevant ethical countermeasures. Methods:A sample of 139 renal transplant patients (transplanted time >3 years) was investigated using the general information questionnaire and the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scale. Results: Totally, renal transplant patients scored (136.87±18.41) in quality of life.The highest dimension was psychological function, while the lowest was physiological function. Occupation, age, transplant rejection reaction, and gender influenced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Transplant frequency, transplant rejection reaction, and marriage influenced the psychological function.Transplant rejection reaction, age, and transplant frequency influenced the social function.Occupation, transplant frequency, and age influenced the treatment (P<0.05). Conclusion:The quality of life in renal transplant patients with long-term survival is at an upper level and remains to be further improved. Aiming at the existing ethical problems, it should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so as to ensure the long-term survival rate of transplant people (kidney).

Renal Transplantation;Quality of Life; Influencing Factor; Ethical Countermeasures

R-052

A

1001-8565(2017)01-0066-04

10.12026/j.issn.1001-8565.2017.01.14

2016-05-25〕

*通信作者,E-mail: cly6211@163.com

猜你喜欢
存活条目次数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俄罗斯是全球阅兵次数最多的国家吗?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探索性作战仿真实验重复次数控制研究
131I-zaptuzumab对体外培养肿瘤细胞存活的影响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