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钟,来一场党建头脑风暴
——浙江省首届基层党建论坛侧记

2017-06-01 12:20吴凌云何苏鸣
浙江共产党员 2017年5期
关键词:浙江日报安吉浙江

◎本刊记者 吴凌云 浙江日报记者 何苏鸣

8分钟,来一场党建头脑风暴
——浙江省首届基层党建论坛侧记

◎本刊记者 吴凌云 浙江日报记者 何苏鸣

4月19日下午2时,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浙江省首届基层党建论坛正式开始。

本次论坛由浙江省党建研究会和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浙江共产党员杂志社和安吉县委承办。会上,来自全省各地的12位基层党建工作者作了主旨发言。

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余村考察时得知村里痛下决心关停矿山和水泥厂、探寻绿色发展新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是“高明之举”,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

十二年后的今天,一群党建工作者在这里相聚,各抒己见,分享在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中积累的经验、做法,共同探讨打造党建领域的浙江“铁军”。

一场令人期待已久的党建论坛

从3月开始,本次论坛就向全省范围内发出征稿函,各地市在好中选优的基础上,报送了33篇论文作为论坛的精选篇目。

33篇入选论文中,有4篇的作者是来自县(市、区)的常委、组织部长。其中,安吉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吕立作为12位主旨发言人之一,在论坛上作了经验交流。“评价基层党建工作,关键是要看到基层终端,看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的成效。”安吉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吕立说。安吉提出了“美丽党建”口号,注重将基层党建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县域经济发展等实践载体,在工作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功能作用,融洽干群关系。这些启示具有“安吉个性”,同时,对与会者来说,又具有“基层共性”,值得借鉴,引人深思。

33位作者中,有11位是来自乡镇、街道的党委书记。衢州市常山县白石镇党委副书记杨志国一开篇,便点题:“每月10日的‘民情沟通日’逐步搭建起了干部了解民意、解决民生问题的机制与平台,然而,干部直接联系基层和服务群众仍存在不少问题和矛盾”,至于如何破题,杨志国也给出了“白石做法”供大家参考。

也有来自非公企业的发言人——包金方,台州市浙江雷安电气有限公司党支部副书记,他的主题是有关如何激发非公企业党建活力的探索。“要主动出击,刷出党建工作存在感,揭开党建神秘面纱,让员工了解党组织是什么,在哪里,做什么”,包金方说。公司党支部大力推行党员亮身份工作,要求党员工作时间统一佩戴党徽,设立党员示范岗,彰显党员先进性和先锋模范作用,唤醒党员意识。对照合格党员标准,该公司还列出了负面行为清单,党员之间进行相互监督、提醒,维护企业里党员良好形象。

虽然这是我省首届基层党建论坛,但是我省基层党建工作者对论坛的期待仿佛由来已久。纵观本次论坛的投稿论文与作者,能明显感受到“参与人员范围广、关注话题涵盖全”的特点。

浙江省党建研究会会长王永昌致辞。/陆伟摄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浙江共产党员杂志社总编辑程为民致辞。/黄国中摄

湖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干武东致辞。/黄国中摄

安吉县委副书记、县长陈永华致辞。/陆伟摄

会上,浙江省党建研究会会长王永昌首先致辞,他说,浙江基层党建工作有活力、有魅力,充分发挥了党的引领作用。他提出新的发展形势下,浙江基层党建铁军要做到胸中有大局、敢于担责任,勇立全国基层党建工作潮头。

来自基层的党建工作“安专迷”

4月初,在33篇精选篇目的基础上,主办方进一步确定了12位主旨发言人。

“做好农村党建工作,关键在于打造一支有责任心、敢挑重担、不怕得罪人的‘铁榔头’队伍”,第一位发言的宁波余姚市泗门镇谢家路村党委书记钱建康说。设立“前哨支部”是该村党建工作特色的形象比喻,就是将党建工作向一线延伸,搭建起党组织联系党员和群众的平台,把党在农村的社会根基夯实。前些年谢家路村党组织建设存在一些盲区,部分党员游离在组织之外,开会都找不到人,成为“空心支部”。村党委痛下决心,以抓社会经济发展的心思和劲头去抓党建工作,在全村10个村民小组和两家企业分别建立了“前哨党支部”,实现了党建工作全覆盖,并引导党员听党话、跟党走,制定合格党员的标尺、底线,对不合格党员敢于亮剑、敢于劝退。

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棠棣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建明的发言主题是“村干部就业与事业的选择”。眼下,恰逢我省村级组织换届,村干部这一话题很新鲜很及时,有关村干部的选择一题,也是基层百姓议论纷纷的内容。

湖州市吴兴区区级机关党工委副书记张义平算是一名“资深”组工干部,他的发言主题是有关“农村新社区党建引领社会治理”。“这个话题很有现实意义,从去年开始,我和同事们去过外地调研,也查阅了大量资料,就是为了更好地破题。”

看来,在浙江的基层,不乏这样对党建工作“安下心来、专心致志、迷恋至深”的同志。

与报道对象的一次“亲密”融合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作为本次论坛的主办方之一,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浙江共产党员杂志社总编辑程为民在致辞中说:“我们在平时的采访调研中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涌现出不少加强基层党建的好做法、好经验,而且走出浙江,为全国提供了样本。在做好新闻报道的同时,我们越来越觉得有必要、有责任来搭建一个平台,给大家创造一个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相信通过这次论坛的举办,能够扩大我们做好党建报道的‘朋友圈’,提高我们做好党建报道的专业化水平,采写出更多有思想、有品质、有温度的新闻作品。”

这些年,浙报集团不断加快媒体融合的步伐,通过机制创新和技术引领,融媒体传播渠道不断拓展,公信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国内拥有最大互联网用户规模的省级党报集团。不管技术如何迭代、渠道如何变化、队伍如何整合,报道浙江党建“好声音”是党报党刊不变的初心。所以,在论坛现场的记者,不仅带着采访本,也背着摄像机。论坛上的交流探讨,通过网站、客户端、微信等新媒体和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进行了全方位传播。代表们精彩的发言,不仅收获了现场的掌声,也赢得了远方的喝彩。

专家眼中的浙江基层党建

论坛上,来自中央党校、求是杂志社和浙江省委党校的教授、专家作了精彩的点评。

“基层党建主要看实践,基层工作人员最有发言权。本次论坛中问题导向和问题意识十分突出,”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江生教授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基层党建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

求是杂志社《红旗文摘》总编辑张西立深受鼓舞地说:“大家的发言提供了直接、鲜活的党建素材,展现了浙江广大党员干部的良好作风。论坛的举办,给了浙江基层党建经验集体亮相的机会,一定会给其他省份以启迪。”

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教授董瑛建议:“基层党建论坛下一步要扩大主题,把议题延伸到企业、机关、学校等,并对论坛展示的成熟经验梳理转化,宣传推广。”

搭建平台,高手过招。这正是本次论坛的初衷——给广大基层党建工作者创造一个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充分交流在党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对策。

论坛的结束,是探索创新的又一次开始。

猜你喜欢
浙江日报安吉浙江
Mother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小丑拉绳
凝聚七十载风云 镌刻永不磨灭的追求——浙江日报报史馆侧记
国庆报道:看70年变迁的“中国范儿”——浙江日报国庆报道梳理分析
构建关于爱国的“集体记忆”——《浙江日报》国庆70周年报道创新探索
“内容+”,为主流媒体赋能——浙江日报改版的实践与思考
看到了什么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安吉博物志最美不过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