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阿城

2017-06-03 00:33刘丽
岁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上京会宁皇城

刘丽

这个冬天一直困在家中,又加上年前感冒咳嗽持续近两个月,连散步都停止了。做了好多旅行计划,包括去阿城,那里的金上京遗址早就应该去看看了,只等着开春实施。2月15日是年后最暖和的一天,白天最高气温接近零度,春天露头了!

早晨出了家门,坐了火车换汽车,到了位于阿城城南的金源文化区已经中午了,正是金上京历史博物馆午休的时间,有点沮丧。只好先参观完颜阿骨打的太祖陵和上京会宁府皇城遗址了。

于是顺着公路继续向南走。这公路是出城的路,没有人行道,路边堆着半米高的雪线,已经开化。身后总有呼啸而过的汽车,让我不得不踩着雪泥贴边走。公路右边是个叫裴家屯的村庄,高大的铁艺村门为村庄增添了不少气派。左边是一道四五米高的土岗子,前后看不到头,上面不规则地长着大树。高岗后面也是村庄,但只能看到一些树梢、烟囱和高一点的房顶。我有些奇怪,这道土岗子是山吗?是的话不能这么长啊,有十几公里吧,而且还这么整齐,真想不出来,就觉得阿城这地方挺奇怪。

完颜阿骨打是金朝的开国皇帝,史称金太祖。他的陵寝在裴家屯南头,拐下公路沿着村道又走了几百米,一片大雪野,很开阔。偶尔有拉草的农用车开过来,要不是前面能看到一片红色仿古建筑,根本不像是走在去旅游景点的路上。入口处的门在里面插上了,我买完票后,工作人员专门出来为我开门,要不是我来,她们可能一天都不会接待一个游客吧。里邊像公园一样,很幽静。正前方是一座梯形的小山,山的前面有个墓碑,1123年太祖去世后最初就埋在这里。看到这个大墓,马上就感到一股阴森之气。尽管之前做功课时就知道这是个空坟,太祖死后的第8年,就和京城一起迁到中都(北京)去了,后来又迁到卞京(开封)。但一个人在这偌大的墓园里,依然感到恐惧,但还是硬着头皮朝里走。

巨大的土坟上面生长着一些大树,树种很杂,稀稀落落的。陵寝距今已有894年,但从树龄上看,不像古树,那就说明土坟是后堆的。转过大坟堆,后面有个庙,上面写着“宁神殿”三个大字,正面供着的肯定就是金太祖了,两旁各有几位大将,是金朝十位皇帝中的杰出者。大殿的两侧各有一个门洞,左边的写着“入口”,右边的写着“出口”。之前查资料的时候并未发现这个,也不知是干什么用的,门口也没有介绍。既然来了就得进去看看。进去才知道这是个地宫,里面阴暗潮湿,转进去之后看到一个开了盖的石头棺椁,我就知道自己进入地下墓道了,立即贴在墙边不敢动了,回头一看墙上还有壁画,就换了个地方站着,心想即使有鬼来了也不至于从后面来。站在那我仔细观察着地宫的结构,石棺旁边房间站着一匹真马大小的陶瓷马,雄健的肌肉,略带忧伤的眼神,活灵活现,像真马一样。这时我真的害怕了,想起几年前参观甘肃雷台汉墓,也是地下墓穴,大家都跟着讲解员走,我看得慢了一些,落在了后面,却不知大家已经出去了,我被锁在了古墓里!我吓得魂飞魄散,奋力砸门又大声呼救,才被外面的人听见。这次好在墓道不长,也就20来米,很快就能见到出口,我还是硬着头皮趔趔勾勾地把各墓间都看了。出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迷路了,走到陵园的另一个出口。问了工作人员才知道,这地下墓穴才是原来陵寝的位置,墓穴上方就是宁神殿,过去也叫斩将台,是处理高级将领和献俘的地方。据记载,1128年8月,金人将俘获的大宋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以及后妃大臣们押解在此,举行过献俘仪式。那么前面的墓堆果真就是后建的了。

我带着一身墓穴里的阴气,走出陵园,按照指示牌0.5公里就是皇城遗址了。当我走过半公里后,左边依然是高岗,右边是大雪野,并未发现有遗址迹象的时候,我怀疑走错了。想问一下,可公路上除了偶尔飞驰而来的汽车,一个人也没有。这时我看到左侧被雪盖着的高岗,有一道爬上去的脚印,踩出来的雪窝子到小腿那么深,我就对准脚印一步步爬了上去。站在高高的土岗上,对面的村庄和树木尽收眼底,这就是北方大地,白雪皑皑,平坦辽阔。极目远眺,还是没发现遗址,肯定是走错了。我就沿着高岗往回走,上面像鱼脊一样,也是雪窝子,看脚印大概有两三个人走过,不是每人都对得那么准,所以脚印就相对宽大一些。走在这窄窄的脊道上,我的腿高抬轻落,小心翼翼地踩在前人的脚印里,像在耍杂技。往下一看也挺危险,万一踩不准被绊倒了,滚下去也能把我摔坏。可是想下去已经不可能了,两边都没脚印,我就又只好硬着头皮往前走。走着走着,发现有一堆供品,苹果香蕉什么的,都被冻得变了颜色。我一看这是个小土包,就意识到可能是个坟,那么这高岗难道是一个连一个的坟包构成的?要是这样我就等于走在人家坟上了!不行我要下去,可是没有路。再往前走,发现一棵大树的树干上绑了红布条,前面一棵也有,哎哟,这些树肯定是很灵异的,不然不会受到人们的祭拜,越发觉得这阿城真是个奇怪的地方。我转到树后,发现一个标示牌,上面写着“爱护城墙,禁止挖菜”,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金代皇城的城墙?!皇城建于1115年,那这城墙距今就有902年了!我竟然踏着深雪走在了九百多年前的古城墙上!

走到城墙的豁口处,我才有机会下来。一下来就看到一块很不起眼的石碑,上面写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上京会宁府遗址”,这冤枉路也不算白走,还搭了个“古城墙游”。穿过城墙里面的村子,按照村民的指点,前面大树趟子就是遗址。可到了跟前,也没看见任何标志。就问出来倒垃圾的人,他指了指前面,告诉我从这下去往前走。我疑惑地问,前面哪有路?他指着垃圾堆后面的一溜雪脚印,让我踩着走过去。唉,这小半天尽是高抬脚轻落地对着别人的脚印走了。瞄着雪窝子一直走,眼睛突然撞到一块离地半米多高的石碑,上写“皇城第四殿址”,一抬头发现前面还有三个相同的石碑,每个石碑都立在相对高一点的土堆上。走到最后一个果然是“第一殿址”,再往前就是一个大石碑,石碑两侧各是一个四五米高的大土堆,走近看,石碑上刻着“金代故都上京会宁府遗址”。回头看了一下自己的来路,茫茫雪野里只有那一行脚印。

我独自面对900年前的遗迹,两座土堆被大雪覆盖。这是辉煌的宫殿倒塌后留下的瓦砾,900年来,能用的砖瓦石料早已被人捡走,幸亏年年的大雪能把剩下的东西封存,新的尘土又落在上面。不管是哪个朝代的土,后代的落在前朝的上面。风从不同方向吹过来,带着各自的种子,落在这里,就算与皇族攀上了亲。还有昆虫、小兽也钻进来探秘,在大雪封山以后,它们在金人的故宫里过冬,假装是前朝遗老,做着老朝的旧梦……我忽然觉得,历史遗迹就应该是这样的。阿城人没有在遗址上重新修建一座新城,供游人参观,创收。幸亏这样,我才能看到远古的土,听到旧朝的风。

回到历史博物馆,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没想到用了这么长时间,差一点又要闭馆了。我进去匆匆地看了一圈,馆里陈列着一些在会宁府和皇陵出土的实物,还有一些人像雕塑。尽管文字和表格都比较粗,但我还是想通过这些努力把金代历史串起来。

结束了一天的行程,尽管一个人在陌生环境里有些孤单,甚至还有点冒险,但没有闲聊,没有劝阻,没有集体行动,才能一门心思按照自己的想法走。所以忽然觉得,一个人的旅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旅行。

猜你喜欢
上京会宁皇城
Phase matched scanning optical parametric chirped pulse amplification based on pump beam deflection∗
辽上京遗址
山西皇城村:从挖煤炭到“挖”文化
我在会宁等你
沅澧大地楚城文化遗址新探
金初上京新城琐议
辽上京博物馆藏花押印选介
南京,一座皇城的山水身影
浅谈会宁林业发展与惠民富民问题
会宁沿黄灌区苹果产业发展持续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