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遭弹劾的外国领导人(上)

2017-06-03 09:01任远喆张兴龙
世界知识 2017年10期
关键词:弹劾案塞夫朴槿惠

任远喆+张兴龙

2017年3月10日,随着韩国宪法法院宣布通过针对总统朴槿惠的弹劾案,朴槿惠这位韩国首位女总统也成了该国首位遭中途罢免的总统。人们在对于朴槿惠这位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颇有影响、个人身世颇具传奇色彩的东亚女政治家的悲剧性人生感到唏嘘的同时,也将视线再度聚焦到“弹劾”这一当代国际政治中重现率并不低的现象上来。

什么是“弹劾”

根据《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的界定,弹劾是免除不称职公职人员的法律程序。在西方政治话语中,弹劾是民主制国家议会对总统、首相、大法官等政府高级官员的犯罪或失职行为进行控告和制裁的一种制度。西方弹劾制度的理论根基是“分权与制衡”和 “议会或国会至上”。由于政治体制、文化背景、意识形态不同,各国提出弹劾案的权限规定有所不同,主要有四种方式:一是先由下议院或众议院提出弹劾,再由上议院通过投票裁定被指控者罪名是否成立,英国的议会和美国的国会属于此类;二是由议会两院共同组成特别机构来通过弹劾案并进行审判,例如日本;三是先由议会两院联席会议作出决定,提出弹劾案,再由宪法法院进行审判,如德国、意大利;四是由议会提出弹劾案,再由普通法院进行审理,例如比利时。

弹劾起源于14世纪的英格兰,在17世纪斯图亚特王朝时期国王与国会的交锋中得到发展。当时的弹劾主要被新兴资产阶级用来监督和制裁国王及其政府中的封建势力,以维护本阶级利益。后来,随着资产阶级控制议会和政府能力的增强,以及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司法权的独立,过于繁杂的弹劾程序逐步为不信任案程序所代替。1806年对梅尔维尔勋爵的弹劾是英国最后一次弹劾案。与弹劾相比,大选中的失败或下议院中信任投票的失败是驱逐内阁大臣的更迅捷手段,对法官的革职则由议会自行裁决并公布。

许多国家效仿英国建立起弹劾制度。特别是在一些实行“三权分立”的总统制国家,议会加强了对总统、政府的监督,较广泛地采用弹劾制度。《美国宪法》第2条第4款规定:“总统、副总统和合众国的所有文职官员,因叛国、贿赂或其他重罪和轻罪而受弹劾并被定罪时,应予免职”。不过这仅是原则性的规定,在具体实践中各方对罪责的认定经常出现分歧,加上权力、党派、利益之争缠绕其间,美国历史上对总统的弹劾成功率极低。第17任总统安德鲁·约翰逊由于在南方重建问题上采取妥协立场并否决民权法案,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面临弹劾危机的总统。1868年3月参议院启动对他的弹劾程序,罪名是“犯有重大罪行和行为失检”,最终他以一票之差被宣告无罪。第37任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因臭名昭著的“水门事件”在1974年被传讯,之后在极可能受到弹劾的情况下主动辞职,所以从理论上讲尼克松还不能算真正遭弹劾下台的。据统计,历史上美国众议院共发起过19次弹劾,参议院审理了其中的16件,除了上述两位总统之外,其余都是联邦法官和其他文职官员,8名受弹劾人员最终被定罪、撤职。

那些遭弹劾的领导人

进入21世纪,共有十个国家的总统或总理遭弹劾下台。欧洲是立陶宛、乌克兰,亚洲有韩国、印尼、泰国,南美洲分别为巴西、秘鲁、巴拉圭、厄瓜多尔、危地马拉。这些国家大都为总统共和制或议会共和制,国会或议会有权监督总统并在必要时对总统发起弹劾。

拉美是国家领导人遭弹劾的高发区,仅新世纪以来就出现了五个成功弹劾的案例。秘鲁政治强人阿尔韦托·藤森拥有秘鲁和日本双重国籍,曾任秘国总统长达十年。在前两个任期里,藤森有效解决了秘鲁与周边国家的历史遗留问题,推行市场经济改革,取得巨大成绩,国内支持率居高不下。随后,权欲膨胀的藤森推动宪法法院裁定允许他第三次连任,并在2000年在大选中获胜,开始了第三任期。然而时隔不久,藤森政府收买反对党议员的行为被公之于众,与军队的政治交易也遭曝光。眼见危机加剧,局势对自己越来越不利,藤森2000年11月20日在赴文莱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后“顺访”故土日本途中突然宣布辞去总统职务,并暂留日本。然而此举并没有助他摆脱被弹劾的命运。三天后,秘鲁国会以“道德欠缺”为由拒绝了他的辞职申请,并宣布罢免藤森,同时接受政府全员请辞。后几经辗转,藤森被引渡回国,受到监禁25年的判决。藤森弹劾案反映出的是其长期执政带来的权力任性以及由此滋生的腐败。

拉美还发生过对巴拉圭总统费尔南多·卢戈的“闪电弹劾”案。2012年6月巴拉圭参众两院以处理警察和农民间流血冲突事件不当为由,以压倒多数票通过议案,启动对卢戈的弹劾程序,巴议会用了不到一天时间便投票通过弹劾案,副总统佛朗哥随即宣誓接任总统。

发展中世界崛起的代表性国家之一、拉美大国巴西近年也发生了领导人弹劾案。迪尔玛·罗塞夫被称为“当代罗宾汉”“巴西铁娘子”。她性格强硬,经历传奇,当过游击队领袖,于2010年当选巴西总统,2015年连任。2015年12月,巴西众议长爱德华多·库尼亚接受了反对派提出的弹劾罗塞夫申请。2016年4月众院全会通过对罗塞夫的弹劾案,正式启动弹劾程序。2016年8月参院正式通过总统弹劾案。在为期半年多的弹劾审理期里,巴西上演了跌宕起伏的政治大戏,众议长库尼亚因涉嫌巴西石油公司腐败案被最高法院全体大法官一致投票决定中止众议员资格。随后,众院代议长、进步党人马拉尼昂签署决定废除众院通过的弹劾罗塞夫决定并将该案从参院收回。然而参议长卡列罗斯立即宣布参院将继续按原有程序审理对罗塞夫的弹劾。最终,罗塞夫未能逃脱被弹劾的命运,由特梅尔接任总统职位至2019年,罗塞夫则被判决8年内不得重返政坛。

弹劾罗塞夫的起初名义是因她2014年未经国会批准便允许行政机构向国有银行贷款,“破坏了巴西财政平衡”,实际上背后有更深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原因。罗塞夫第二任期内,巴西国内政治动荡,党争激烈。罗塞夫所在的劳工党与巴西第一大党民运党之间政治理念不合,矛盾不断加深,最终断绝联盟关系。这导致罗塞夫执政基础遭到嚴重削弱。劳工党与其他联盟党的高官不断卷入腐败丑闻,前总统卢拉也一度遭警方传讯。经济上,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巴西经济发展持续放缓,而巴西政府没能及时调整经济政策,2015年经济出现了3.8%的负增长,通胀率超过10%,社会失业率也突破了10%,导致民众强烈不满。这些因素的产生和积聚使所有矛头都指向罗塞夫,巴西国内因此爆发了大规模的反罗示威。总的看,虽然罗塞夫弹劾案充斥着权力争斗,但国内发展停滞、民怨沸腾和罗对权力的滥用才是风云一时的“铁娘子”黯然去职的根本原因。

欧洲遭弹劾下台第一人当数立陶宛总统罗兰达斯·帕克萨斯。2003年10月,立陶宛独立电视台曝光了总统班子成员同国际犯罪集团有牵连的丑闻,并称帕克萨斯总统受到了竞选捐款人的要挟,立国家安全局随即证实了上述消息,执政不到一年的帕克萨斯陷入政治危机。此后,立陶宛议会86名议员(超过全体议员数的1/4,符合法定要求)联名要求启动弹劾程序。立议会为此专门成立特别调查委员会,次年2月提交调查报告证实了对帕克萨斯的指控,并向议会提议启动弹劾程序。期间,帕克萨斯虽试图以任命新的總统顾问等形式扭转颓势,但未能阻碍弹劾进程。2004年4月,立议会分别以86票、86票、89票认可了宪法法院对总统的三项指控,通过了弹劾决议。

在现有弹劾制度下,大部分国家领导人在面临弹劾时会以辞职方式保全颜面。2000年,以色列第七任总统埃泽尔·魏茨曼在受到非法接受巨额捐款、进行税务欺诈等指控后,宁愿辞职,也不愿面对可能启动的弹劾程序。而他的继任者,以第八任总统摩西·卡察夫则在2007年受到强奸等性侵指控。40名以色列议员签名的请愿书被正式提交议会委员会,呼吁弹劾卡察夫。此后作为辩诉交易协议的一部分,卡察夫在自己任期只剩下两周时提出辞去总统职务,换取检方撤销了对他的强奸指控。然而2009年,以色列特拉维夫地方法院仍以强奸和性骚扰罪名对卡察夫提出起诉。2011年法院认定卡察夫罪名成立,判决入狱7年,这位在以政坛素有“干净先生”之美誉的总统终未逃过牢狱之灾。

本文最初提到的朴槿惠弹劾案则是外国领导人遭弹劾去职进而锒铛入狱的最新案例。此次事件也被称为“闺蜜门”,因朴槿惠的“闺蜜”崔顺实而起。崔顺实借助朴槿惠“闺蜜”的身份设立基金、阅读总统机密讲稿并协助女儿舞弊进入韩国第一女校梨花女子大学。丑闻一经曝光,震惊了整个韩国社会,民众怒火涌向总统朴槿惠。虽然朴槿惠多次向国民道歉,但未能平息民众不满。随着越来越多的与朴槿惠有关的丑闻接连曝光,韩国国会开始介入,于2016年11月通过了相关的特别检察法案及国会调查委员会调查计划。12月3日,171名韩国在野党及无党派议员联合向国会提交对朴槿惠的弹劾动议案。最终,国会以234票赞成、56票反对、9票弃权表决通过这一动议。朴槿惠由此成为韩国宪政史上第二名被国会弹劾的总统(2004年3月,在野党以涉嫌对国会选举“施加不公正影响”等为由对时任总统卢武铉提出弹劾案,随后国会以超过法定的三分之二多数票通过弹劾案,卢被中止行使总统权力,由国务总理代行。5月,宪法法院宣布驳回国会提出的总统弹劾案,卢立即恢复行使总统权力),随后被暂停总统职权,由国务总理黄教安代行总统职务。

今年2月28日特别检察组公布调查结果,认定朴槿惠多项罪名成立。最终3月10日,韩国宪法法院投票赞成弹劾朴槿惠。3月31日,韩国法院签发对前总统朴槿惠的逮捕令,朴随即被移送至首尔看守所。4月17日,韩国检察院以受贿罪与滥用职权罪对其提起公诉。朴槿惠未来极有可能在牢狱中度过漫长岁月。朴槿惠的悲剧反映的是其对总统权力的滥用,“亲信干政”构成其遭弹劾最重要的法律依据,而其之后并未配合相关调查也被视为损害了民主和法治的根本。

猜你喜欢
弹劾案塞夫朴槿惠
难处
美两党就弹劾案激辩8小时
朴槿惠坐牢半年无人探视
韩国国会通过弹劾总统朴槿惠的议案
罗塞夫被推向“最终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