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外科创伤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及急救措施

2017-06-05 15:20夏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8期
关键词:外科通气危险

夏君

急诊外科创伤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及急救措施

夏君

目的对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因素和临床急救措施进行分析。方法对382例急诊外科收治创伤患者进行研究, 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 并对临床急救措施进行总结。结果382例患者中192例(50.3%)抢救成功, 190例(49.7%)死亡。其中150例(39.3%)院前死亡。190例死亡患者中年龄<30岁46例(24.2%), 年龄31~60岁112例(58.9%), 年龄>60岁32例(16.8%), 三个年龄段中死亡率最高为31~60岁。造成患者死亡的原因有交通事故、高空坠物、重物创击、刀具砍伤及其他原因。其中交通事故死亡人数114例, 院前死亡103例(68.7%)为最高。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 机械通气、年龄大、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低、损伤严重程度(ISS)评分≥16分、现场急救状况差是急诊创伤患者死亡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急诊创伤患者抢救中需对导致创伤患者死亡危险因素进行认真分析, 不断实现院前急救水平和院内治疗水平的提升, 最终达到增加抢救成功率的目的。

危险因素;创伤;急诊外科;死亡

在交通事业发展过程中创伤事故大量增加, 相关调查发现造成我国人口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创伤[1]。急诊创伤患者一般存在复杂伤情, 并且会迅速发展, 多种因素都会对伤情产生影响, 临床治疗难度较大[2]。为对急诊创伤患者危险因素进行明确, 进而对有效急救措施进行明确, 促进急诊创伤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提升, 本文选择本院急诊外科收治的382例创伤患者进行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急诊外科收治的382例创伤患者, 其中男192例、女190例, 年龄3~82岁, 平均年龄(37.5±14.8)岁。损伤部位主要是四肢、颅脑、腹部、肺部、脊柱等, 其中多发伤患者180例, 头部、腹部、胸部是发生创伤主要部位。

1. 2 方法 急诊创伤患者通常会出现失血性休克, 抢救时首先应当对静脉通道进行构建, 通常在两条以上, 为患者进行体液补充。同时对患者病情进行快速评估, 进而对诊治方案进行明确。同时保证患者呼吸道畅通, 若患者病情危急或呼吸道严重受阻应即刻使用机械通气。如果患者病情相对稳定, 则需为患者开展全面性检查[3,4]。严重性创伤者通常出现开放性伤口, 救治过程中应当对其出血情况进行观察, 或其存在活动性出血则应当立即开展止血, 并用无菌纱布覆盖较大创面, 然后应用绷带加压进行止血。若患者四肢开放骨折大动脉损伤、皮肤撕脱, 应用拇指对伤口近端动脉进行按压, 或者应用止血带止血, 并对骨折肢体进行固定。患者为单纯头皮出血, 应通过加压包扎方式止血[5-7]。

1. 3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基本资料, 包括年龄、性别、致伤原因、呼吸机应用情况、院前救治时间、ISS评分、GCS评分。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一般临床情况 382例患者中192例(50.3%)抢救成功, 190例(49.7%)死亡。其中150例(39.3%)院前死亡, 在所有死亡患者中占比78.9%。190例死亡患者中年龄<30岁46例(24.2%), 年龄31~60岁112例(58.9%), 年龄>60岁32例(16.8%), 三个年龄段中死亡率最高为31~60岁。

2. 2 造成急诊创伤患者死亡的因素 造成患者死亡的原因有交通事故、高空坠物、重物创击、刀具砍伤及其他原因。其中交通事故死亡人数114例, 院前死亡103例(68.7%)为最高。见表1。

表1 造成急诊创伤死亡患者死亡的原因[n(%)]

2. 3 急诊创伤患者死亡相关因素 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机械通气、年龄大、GCS评分低、ISS评分≥16分、现场急救状况差是急诊创伤患者死亡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

表2 急诊创伤患者死亡相关因素

3 讨论

当前我国人口死亡的重要原因就是急诊创伤, 本研究显示机械通气使用情况、年龄、现场状况、创伤评分是影响患者死亡主要因素, 死亡率最高的是31~60岁患者, 致死人数最多交通事故, 应用机械通气患者比未使用者死亡率高, ISS评分≥16分及GCS评分低者也具有较高的死亡率, 通过因素Logistic分析, 机械通气、年龄大、GCS评分低、ISS评分≥16分、现场急救状况差是急诊创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关研究认为[8-11], 急诊创伤患者死亡会受到年龄较大影响, 随着患者年龄增加其死亡风险也逐渐增加, 年龄≥65岁创伤患者是其他年龄患者的近3倍, 多因素分析表明急诊创伤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就是年龄。急诊患者抢救过程中经常应用机械通气, 但患者很有可能因此而患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进而出现肺损伤等[3,12-16]。本文多因素分析也表明,患者死亡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就是机械通气, 所以急诊患者救治过程中应当科学应用呼吸机[4]。创伤评分是对创伤严重程度进行定性评价的方法, 当前包括GCS评分和ISS评分, 在救治急诊患者过程中, 应当科学护理运用创伤评分评估患者伤情, 进而实现对患者的科学护理救治[17-20]。以往研究认为严重创伤患者应尽可能在30 min内救治, 提高患者存活率,所以医疗机构应当对快速应急反应机制进行构建, 进而实现在短时间内对患者的救治[5]。

总之, 在急诊创伤患者抢救中需对导致创伤患者死亡危险因素进行认真分析, 不断实现院前急救水平和院内治疗水平的提升, 最终达到增加抢救成功率的目的。

[1] 张永亮. 急诊外科创伤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及急救措施.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1):19-20.

[2] 何洪芹. 急诊外科创伤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及急救措施.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10):85-86.

[3] 苏玲敏, 张茂. ICU中创伤死亡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创伤外科杂志, 2013, 15(4):375-378.

[4] 薛德磊, 孙之鹏, 周玉凯. 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及急救措施分析. 中国卫生产业, 2014, 11(16):132-133.

[5] 杨培富. 急诊外科创伤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中国社区医师, 2016, 32(6):88-89.

[6] 况建华. 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病例分析. 医药前沿, 2012, 2(7):188-189.

[7] 唐昌华. 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及临床救治.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 29(7):915-916.

[8] 武光军. 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及急救措施和急救效果分析. 药物与人, 2014(12):328.

[9] 唐美燕. 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原因解析. 养生保健指南(医药研究), 2015(18):116.

[10] 李承宁, 李百来, 陈闽希. 急诊创伤患者死亡因素及急救措施研究分析. 医药前沿, 2015, 5(20):133-134.

[11] 左永波, 徐爱民, 蔡景五, 等. 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临床急诊杂志, 2011, 12(4):226-227.

[12] 窦小宁, 李改凤. 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医药前沿, 2015, 5(1):141-142.

[13] 李军, 罗吉辉. 急诊室危重症创伤死亡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急救干预方法探究.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6, 11(2):113-115.

[14] 张贺林, 兰生学, 韩自华. 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分析. 医学信息, 2015(42):72.

[15] 陈卫强, 李辉, 马岳峰, 等. 浙江省8家医院创伤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1, 20(3):297-301.

[16] 栗芳军. 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24):89.

[17] 杨杰. 急诊外科创伤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中国卫生产业, 2016, 13(2):149-151.

[18] 杨家朝. 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中外医学研究, 2016, 14(11):26-27.

[19] 陈剑平, 杨家有, 阮海林. 急诊创伤收住院患者死亡原因分析.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5, 10(2):199-200.

[20] 肖晨, 陈方慧, 周悦婷, 等. 52例急诊外科创伤死亡原因分析.浙江实用医学, 2013, 18(2):106-107.

Risk factors and emergency measures for mortality of patients in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surgery

XIA Jun.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Liaoning Zhuanghe City Central Hospital, Zhuanghe 116400,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risk factors and emergency measures for mortality of patients in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surgery.MethodsA total of 382 patients in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surgery were taken into research, and their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Clinical emergency measures were summarized.ResultsAmong the 382 patients, there were 192 cases with successful rescue (50.3%) and 190 death cases (49.7%), including 150 pre-hospital death cases (39.3%). Among the 190 death cases, there were 46 cases aging <30 years old (24.2%), 112 cases aging 31~60 years old (58.9%) and 32 cases aging >60 years old (16.8%). The highest mortality was shown in 31~60 years old, with causes of death as traffic accident, falling objects, heavy hit, chop wound and other causes. There were 114 death cases in traffic accident, including the highest number of pre-hospital death as 103 cases (68.7%).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death as mechanical ventilation, old age, low Glasgow coma scale (GCS) score, injury severity score (ISS) ≥16 points, and poor emergency condition on the scene.ConclusionDetailed analysis is required for risk factors of death in patients of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surgery, along with constant improvement in pre-hospital emergency and treatment in hospital, in order to achieve goal of increasing success rate of rescue.

Risk factors; Trauma;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surgery; Death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8.025

2017-03-03]

116400 辽宁省庄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

猜你喜欢
外科通气危险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中国整形与重建外科(英文)》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不通气的鼻孔
喝水也会有危险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拥挤的危险(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