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心颗粒在乳腺癌蒽环类化疗引起心脏毒性患者中的应用及预后

2017-06-05 15:20刘红梅刘世专黄卫俊孙成晖严伟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8期
关键词:蒽环类毒性乳腺癌

刘红梅 刘世专 黄卫俊 孙成晖 严伟红

稳心颗粒在乳腺癌蒽环类化疗引起心脏毒性患者中的应用及预后

刘红梅 刘世专 黄卫俊 孙成晖 严伟红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在乳腺癌蒽环类化疗引起心脏毒性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50例乳腺癌蒽环类化疗引起心脏毒性患者, 电脑抽取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2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及基础治疗, 观察组采用稳心颗粒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肌钙蛋白I、血清一氧化氮(NO)与超氧化歧化酶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为(68.03±4.71)%、肌钙蛋白I为(0.58±0.12)μg/L与超氧化歧化酶为(73.21±6.19)U/ml水平高于对照组的(65.42±4.05)%、(0.45±0.14)μg/L、(68.64±5.42)U/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NO水平为(50.71±8.43)μmol/L低于对照组的(71.35±9.18)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蒽环类化疗引起心脏毒性患者采用稳心颗粒治疗效果理想,能改善患者心功能, 值得推广应用。

稳心颗粒;乳腺癌;蒽环类化疗;心脏毒性;临床效果

乳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 发病早期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将会诱发其他疾病, 严重者将威胁患者生命。蒽环类化疗药物是乳腺癌患者中常用的化疗药物, 对乳腺癌的治疗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能有效的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且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乳腺癌患者客观疗效显著提高, 生存期也不断延长[1-3]。但是, 蒽环类化疗属于是全身性治疗, 药物治疗的同时容易引起心脏毒性等毒副反应, 从而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预后。文献报道显示[4,5]:将稳心颗粒用于乳腺癌蒽环类化疗引起心脏毒性患者中效果理想, 能有效的改善患者心肌功能, 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但是该结论尚未得到进一步证实。为了探讨稳心颗粒在乳腺癌蒽环类化疗引起心脏毒性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50例乳腺癌蒽环类化疗引起心脏毒性患者,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50例乳腺癌蒽环类化疗引起心脏毒性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25例。对照组中男14例, 女11例, 年龄41~79岁, 平均年龄(56.26±8.31)岁。TNM分期:Ⅰ期9例,Ⅱ期10例,Ⅲ期6例。观察组中25例, 男13例,女12例, 年龄40~80岁, 平均年龄(57.14±8.54)岁。TNM分期:Ⅰ期10例,Ⅱ期8例,Ⅲ期7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乳腺癌临床诊断标准;②均采用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③本课题均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排除畸形心肌梗死者;②排除未控制的、伴有症状或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心律失常者;③合并急性心肌炎或心包炎者。两组性别、年龄及TNM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治疗方法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 根据检查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及基础治疗。观察组采用稳心颗粒治疗:每次冲服1袋稳心颗粒(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Z10950026)混合100 ml温开水, 3次/d, 连续服用2个月(1个疗程)[6]。

1. 2. 2 检测方法①LVEF:采用心脏彩超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VEF水平进行检测。②血清NO与超氧化歧化酶。两组治疗前、治疗后次日早晨空腹抽取5 ml静脉血, 10 min离心, 速度为3000 r/min, 采用分光光度计检测血清NO与超氧化歧化酶水平, 相关操作步骤必须严格遵循仪器、试剂盒操作说明进行[7]。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前LVEF、肌钙蛋白I、血清NO与超氧化歧化酶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肌钙蛋白I与超氧化歧化酶水平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NO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LVEF、肌钙蛋白I、血清NO与超氧化歧化酶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LVEF、肌钙蛋白I、血清NO与超氧化歧化酶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治疗前比较,bP<0.05

?

3 讨论

乳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 发病早期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 多数患者一旦确诊, 病情已经相对严重。目前,临床上对于乳腺癌以手术治疗为主, 且患者术后必须进行放、放疗[8-10]。蒽环类化疗是乳腺癌患者中常用的化疗药物, 但是患者治疗时容易引起心脏毒性, 导致患者预后较差, 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近年来, 稳心颗粒在乳腺癌蒽环类化疗引起心脏毒性患者中得到应用, 且效果理想[11-14]。本研究中, 观察组治疗后LVEF、肌钙蛋白I与超氧化歧化酶水平,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NO水平,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心颗粒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药物, 药物属于中成药物, 由:党参、黄精、三七、琥珀及甘松等组成。方药中, 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养血、生津等功效;黄精具有益气养阴、泻火泄热及补脾益气等功效;三七味苦, 性微寒, 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等功效;琥珀具有镇静安神、养心、醒脑等功效;甘松味甘, 性温, 具有理气止痛、开郁醒脾, 祛湿消肿等功效。诸药共奏, 能发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等功效, 能有效的改善乳腺癌蒽环类化疗引起心脏毒性, 提高患者心功能, 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但是, 临床上对于单一使用稳心颗粒治疗效果不理想者, 则可以联合其他方法治疗, 发挥不同药物优势, 达到优势互补, 使得患者的治疗更具针对性[15]。

综上所述, 乳腺癌蒽环类化疗引起心脏毒性患者采用稳心颗粒治疗效果理想, 能改善患者心功能, 值得推广应用。

[1] 徐艳萍, 纳丽莎, 贾梅, 等. 常规超声心动图对乳腺癌患者蒽环类药物化疗后心脏毒性的监测.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6, 38(4):456-458.

[2] 郭军, 张华金. 蒽环类抗肿瘤药的心脏毒性及治疗措施.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4, 14(4):381-382.

[3] 陈敏. 稳心颗粒治疗老年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6, 8(2):83.

[4] 张宗林. 采用含蒽环类药物对乳腺癌患者化疗中的心肌毒性影响. 中国医药导刊, 2013(8):1392-1393.

[5] 乐音子, 卞卫和, 姚昶, 等. 自拟红黄抗氧化方抑制乳腺癌患者化疗期氧化应激反应临床研究.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4, 21(7):11-14.

[6] 卢均坤, 刘洋, 吕维娟, 等. 姜黄素对阿霉素诱导的大鼠心脏重构及心功能改变的研究.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3(4):316-320.

[7] 张宁, 郑金秀, 高社军, 等. NT-proBNP与GPBB对蒽环类药物致心脏毒性的早期监测.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3(6):449-451.

[8] 李博, 张瑞宁, 魏芳, 等. 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曲美他嗪改善腹膜透析患者冠心病疗效观察. 实用医学杂志, 2015, 30(14): 2379-2381.

[9] 黄传斌. CTnI对蒽环类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心脏毒性的预测价值. 南方医科大学, 2011.

[10] 代国华, 陈明媚. 稳心颗粒干预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引起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亚太传统医药, 2011, 7(3):59-60.

[11] 周爱民. 稳心颗粒治疗蒽环类抗肿瘤药物诱发的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肿瘤药学, 2011, 1(6):535-537.

[12] 闵丽杰. 稳心颗粒治疗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医学信息旬刊, 2011, 24(3):1104-1105.

[13] 张剑辉, 回天立, 栾士超, 等. 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乳腺癌的毒性及其防治. 实用癌症杂志, 2015(7):1041-1043.

[14] 李洁. 稳心颗粒治疗糖尿病引起的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辽宁中医杂志, 2013(11):2300-2301.

[15] 彭琳, 唐小海, 严伟, 等. 果胶阿霉素对大鼠心脏毒性的研究.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6, 32(8):1075-108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8.059

2017-03-07]

529600 广东省阳春市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蒽环类毒性乳腺癌
蒽环类药物相关心律失常研究进展
“60%敌畏马乳油”农药对家蚕残毒性调查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蒽环类药物引发心脏毒性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应激宁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及亚慢性毒性试验
甲基苯丙胺神经毒性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依那普利、美托洛尔预防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所致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蒽环类药物及蒽环序贯紫杉类方案对乳腺癌辅助化疗后心脏毒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