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痛风汤散对直乃(痛风)治疗的临床观察

2017-06-05 15:03夏吾南杰才让卓么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痛风病藏药红肿

夏吾南杰 才让卓么

(青海省藏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0)

临床报道

藏药痛风汤散对直乃(痛风)治疗的临床观察

夏吾南杰 才让卓么

(青海省藏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0)

目的:观察藏药痛风汤散治疗“痛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将120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以藏药痛风汤散和常规西药别嘌醇、秋水仙碱、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口服治疗,并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以上,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藏药痛风汤散治疗痛风病的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藏药;痛风汤散;痛风病

痛风病在我国西北地区发病率较高,该疾病临床表现多杂多变,可产生各种并发症,并且其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给广大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该病患为人体嘌呤代谢异常所致的一组综合征,高尿酸血症是病变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原发性痛风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好发于中老年人。续发行痛风除因先天性肾小管功能异常和慢性肾功能衰竭所致续发性痛风起病缓慢外,多起病较急。痛风症状多在午夜或清晨突然起病,多呈剧痛,数小时内出现受累关节的红肿、热、痛或功能障碍,以足部单侧拇趾及第1跖趾关节最常见,其次为手足的其他关节踝、膝、腕、肘关节。

目前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为控制饮食及口服药物为主,我院自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120例痛风患者口服藏药痛风汤散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120例痛风患者病例,其中男患者105例,女15例,年龄区间40~60岁,平均年龄54岁。本组病例中主要症状为:①红肿;②趾、膝、踝、腕关节等处剧痛;③行动受限;饮食不当加重。本组病例针对以上几种不同症状原因,给予藏药痛风汤散治疗组和西药别嘌醇、秋水仙碱、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对照组进行观察,治疗组60例,其中男52例,女8例,年龄40-60岁,平均年龄54岁,病程1~2年,平均病程1年半。对照组60例患者,其中男53例,女7例,年龄42~58岁,平均年龄52.4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1年。

1.2 纳入标准:(1)血尿酸检查支持诊断;(2)年龄40-60岁;(3)单纯痛风患者;(4)近半年内没做过任何治疗;(5)患者同意坚持治疗1个疗程,(6)无其他疾病。

1.3 治疗方法:治疗组病例给予藏药痛风汤散口服治疗,藏药痛风汤散每次2g,3次/d,熬汤喝,连续服用2个月。

对照组:给予别嘌醇2次/d,秋水仙碱2次/d、双氯芬酸钠缓释片1次/d,连续治疗2个月。两组1个疗程30d,观察其治疗效果。

1.4 疗效评定:参照藏医《四部医典》秘诀本关于直乃(痛风)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痛风汤散治疗疗效分治愈、显效、有效、无效4级。治愈:症状基本消失;显效:关节红肿、热痛、发痒食欲不振活动受限等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关节红肿、刺痛症状减轻;无效:关节红肿、热痛、发痒、食欲不振、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无改善。

2 治疗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经过2个月疗程的治疗后进行总体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经治疗后情况比较

经过2个月的疗效观察,均表明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藏药“痛风汤散”明显改善痛风病症状。但口服西药别嘌醇、秋水仙碱、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对痛风病能够减轻病痛,但无法控制病情、复发性强,对胃肠刺激大,患者往往难以坚持服用,大大降低治疗效果。

3 讨论

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中记载,痛风病是因血液紊乱、食行失当、饮酒过量、白昼睡眠、坐地图逸、劳累损伤等,致使气血紊乱。初期在脚的拇趾、手肘部出现病痛,已经迁延,则蔓延至遍身疼痛。该疾病分为龙型痛风、赤巴型痛风、血型痛风、培根型痛风4种。龙型痛风症状是颤闪疼痛,肿胀,有青紫斑点。赤巴型痛风症状是发热,红肿,按触时不可忍受。血型痛风症状是皮呈棕色,糜烂。培根型痛风症状是发痒,沉重,无知觉。

目前西医对本病治疗方法:主要用以①消炎,止痛(使用激素及非甾体类抗炎药),②饮食控制治疗(以素食为主,多饮水),③抑制尿酸形成及排尿酸等西医药物。④手术(痛风结石形成后严重影响关节活动度,使关节强硬,则行手术切除痛风结石)。但口服西药抑制及排除尿酸对胃肠刺激大,患者往往难以坚持服用,大大降低了治疗效果,最终导致治疗失败,治疗效果则不太理想。藏药痛风汤散祛风、除湿、干黄水、止痛,使气血津液运行通畅,血脉流通。服用痛风汤散,参与调节嘌呤代谢、维持酸碱平衡,抑制及排出尿酸,对机体进行整体性和综合性的调理,改善机体内环境,从而使疾病逐渐治愈,达到治疗目的。经本次观察表明,口服藏药痛风汤散,简便安全,胃肠反应较西医口服药物明显降低,患者易于接受治疗,适应广泛,疗效稳定。不失为治疗痛风疾病既经济而又行之有效的手段。

[1]宇妥.元丹贡布.四部医典(藏文)[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

2016年11月28日收稿

R291.4

B

1006-6810(2017)04-0001-02

猜你喜欢
痛风病藏药红肿
色季拉山濒危藏药植物资源状况与保护
中医药治疗痛风临床文献质量评价
茶籽油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术后肌注黄体酮局部红肿及硬结的预防效果观察
豆腐
——痛风
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其红肿、炎性症状改善时间的影响
中医药治疗痛风病的研究
躲避蚊子有方法
青海省中藏药种植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藏药的采集加持、炮制
浅谈藏药剂型改革与藏医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