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值报告制度在放射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2017-06-05 15:02余锡煌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10期
关键词:放射科科室报告

余锡煌

(深圳市龙华新区中心医院,广东 深圳 518110)

危急值报告制度在放射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余锡煌

(深圳市龙华新区中心医院,广东 深圳 518110)

目的 探讨危急值报告制度在放射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放射科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实施危急值报告制度前的62例患者为对照组,另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实施危急值报告制度后的62例患者为观察组,对两组医疗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23%,对照组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放射科工作满意率为95.16%,同对照组(83.8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放射科质量管理中应用危急值报告制度,能有效减少医疗事故及医疗纠纷,提高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放射科;危急值报告制度;质量管理

放射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其在疾病检查、诊断与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指出[1],放射科工作量较大,检查时间紧张,因此其质量管理存在一定难度。危急值报告制度作为一种医疗不良事件的有效预防手段,在各科室均有应用,但目前关于其在放射科应用的报道较少。本研究探讨了危急值报告制度在放射科质量管理中应用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放射科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实施危急值报告制度前的62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性34例,女性28例,年龄18~71岁,平均年龄(43.64±3.26)岁;另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实施危急值报告制度后的62例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性33例,女性29例,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42.98± 3.2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纳入标准:年龄≥18岁;病历资料完整;自愿配合本研究。排除标准:昏迷或意识不清;精神疾病患者;病历资料不全。

1.2 方法

1.2.1 危急值项目 在放射科质量管理过程中,结合科室具体情况,对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予以明确,危急值项目包括:(1)循环系统:主动脉夹层和胸腹主动脉瘤(破裂)、大量心包积液(血)。(2)中枢神经系统:脑内(脑干)出血,出血量大于30ml;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大范围脑挫裂伤;急性大面积脑梗死。(3)消化系统:食道异物;实质性脏器破裂挫伤出血;胃穿孔;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膈下游离气体;肠扭转。(4)骨关节:颈椎多发严重骨折;骨盆多发骨折;四肢多发开放性骨折。(5)呼吸系统:气管支气管异物;急性肺水肿;气胸,肺组织压缩70%以上;严重肺挫伤;重症肺炎(细菌性、病毒性);肺大量咯血。(6)对比剂过敏、昏迷、休克患者。

1.2.2 危急值报告程序(1)对于住院患者,放射科工作人员在发现危急值后,立即通过电话将危急值结果告知病区医护人员,同时予以详细记录。(2)对于门诊、急诊患者,放射科工作人员在发现危急值后,立即通知门诊与急诊医生,由门诊与急诊医生及时告知患者取报告并就诊。

1.2.3 登记 准备危急值报告登记本,根据“谁报告(接受)谁记录”原则予以登记,需详细记录危急值处理过程。

1.2.4 质控 定期组织放射科工作人员对危急值报告制度进行学习,所有人员需掌握危急值项目及报告程序,安排专人进行监督,并将危急值报告制度纳入放射科工作质量考核中。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医疗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医患纠纷与医疗事故。所有患者完成检查后均填写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检查准确性、服务态度、技术操作水平等,满分100分,>80分为满意,60~80分为一般,<60分为不满意,满意率=(一般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医疗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23%,对照组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医疗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2.2 两组患者对放射科工作满意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对放射科工作满意率为95.16%,同对照组(83.8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放射科工作满意情况比较[n(%)]

3 讨论

放射科的质量管理是医院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有学者指出[2-3],放射科具有工作量大、工作范围涉及面广、各种医疗设备集中、对医护人员素质要求高等特点,因此管理难度较大。近年来,放射科医疗不良事件屡有发生,如何提高放射科工作质量成为研究热点[4]。

在放射科工作中,检查结果可能与正常预期有较大偏离,若出现这种情况,表明患者生命可能处于危险状态[5]。在出现上述情况时,科室工作人员将相关信息及时告知临床医生,使其及时对患者采取有效治疗、干预措施,能最大限度避免医疗不良事件发生[6]。将危急值信息报告给相关医务人员的程序被称为危急值报告制度[7]。有研究指出[8],危急值报告制度在科室中应用,能有效提高治疗安全性,降低医疗事故发生风险。另有报道表明[9],危急值报告制度能提升医务人员工作责任心与主动性,并加强各科室间的沟通与合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放射科质量管理中实施危急值报告制度,能有效减少医疗事故及医疗纠纷,提高医疗质量及安全性。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对放射科工作满意率达95.1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危急值报告制度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对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有重要意义。

在危急值报告制度实施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危急值项目,若漏选危急值项目,可能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2)在确认出现危急值后,不得漏报、瞒报或延迟报告,应第一时间将详细信息报告相关医护人员。(3)详细做好登记工作,并将危急值报告制度实施情况作为科室工作考核内容[10]。

综上所述,危急值报告制度在放射科质量管理中应用,能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医患关系,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1]邱胜丰,张美娟,夏晓红,等.危急值报告制度的临床应用[J].江苏医药,2016,42(19):2157-2159.

[2]Collins J,Amis E S,Beauchamp N J,et al.A guide to the external review of an academic radiology department[J].Academic radiology,2014,21(3):400-406.

[3]Granja C,Almada-Lobo B,Janela F,et al.An optimization based on simulation approach to the patient admission scheduling problem:Diagnostic imaging department case study[J].Journal of digital imaging: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Radiology,2014,27(1):33-40.

[4]许建勋,李志萍,闫志武,等.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执行中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5,15(11):1663-1664.

[5]金建敏,赵彩莲,金雯.门急诊、住院危急值报告流程的专项调查与管理[J].浙江医学,2016,38(13):1129-1132.

[6]李亚超,田文敏.放射科医疗不良事件分析与对策[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5,22(2):14-15.

[7]付兴会,钞俊.放射科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及干预效果评价[J].山西医药杂志,2015(18):2129-2131.

[8]孙杰,徐炜新,任军,等.信息化管理背景下建立检验危急值报告追踪预警机制的研究[J].检验医学,2014,29(4):380-383.

[9]李晨,杨裕辉,王勇,等.超声危急值报告在医疗安全中的作用[J].中国医院,2015,19(1):42-43.

[10]王亚丽,何萌,林一民,等.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改进与效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22):3230-3232.■

R195

B

1671-1246(2017)10-0127-02

猜你喜欢
放射科科室报告
我国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放射科专业基地入科教育的实践探讨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放射科应急防控管理方案的探讨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报告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报告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