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应该避免出现十种现象

2017-06-09 17:26杨晓勇
高中生·高考指导 2017年4期
关键词:高考作文考场审题

杨晓勇

对高考而言,作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有些考生平时训练不够.在考场写作文时容易出现一些导致失分的现象,令人惋惜。

本文对考场作文经常出现的十种可能导致失分的现象进行简单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备战作文。

1.卷面不整洁

據阅卷老师介绍,有部分考生过不了书写关。有的考生本来字写得就不好。写出来的作文字迹潦草,甚至连标点都标不清楚,还有很多涂改的现象。阅卷老师看到这样的作文,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考生的态度——这么重要的考试,你怎么这样对待呢?当然,一些考生字写得真的不好,可只要认真书写,字里行间就能让人觉得其态度是很认真的。这样,阅卷老师也不会过分计较。

高考中,考场作文如果卷面不整洁,很难得高分,绝大多数是二类以下的分数。

2.标题过于浮夸

命题作文还好,毕竟标题是规定好了的,只要不另取一个标题就行。但是,现在的考场作文基本上是材料作文,需要考生自拟标题。考生拟的标题即便不能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也要做到中规中矩。考生千万不要用大话、“假哲学”来拟题。例如“我们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之类的标题,阅卷老师一看就会在心中打一个问号。

3.开头就是败笔

有的考生辛辛苦苦写了七八百字。可能阅卷老师根本不会去仔细看,因为开头就告诉阅卷老师,这篇作文没有看的价值。以下几种开头可能直接导致考生的作文被冷落。

①写材料作文时,第一段几乎把试题材料照抄一遍。考生可能觉得这是引用或者联系试题材料,岂不知哪个阅卷老师不知道试题材料的内容是什么?需要考生用长篇大论来复述?如果考生真的用一段话甚至超过50个字把试题材料复述一遍,阅卷老师可能就会想:“就几百字的文章,你都敢用这么多字来复述试题材料,你的文章还能写好?这至少有凑字数的嫌疑,并且是不慎重的态度……”

②开头的观点就存在争议,让阅卷老师觉得考生偏激,看问题不全面。一个偏激、看问题不全面的考生能写出什么好作文?例如一个考生开头就说“手机和每个人都已经建立了很深的感情,每个人都爱它……”,“每个人”太笼统了,容易让阅卷老师感觉考生在以偏概全。

③套作开头。很多考生觉得用排比句开头比较好,于是开场就用“正因为有了……才会有……”之类的句式写上好几句,但是不得要旨,让阅卷老师感觉这是为排比而排比。例如有的考生写“自信”的话题,上来就说“老鹰因为自信才飞上蓝天,小溪因为自信才流进大海……”,让人啼笑皆非。

④感慨半天,却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有阅卷老师说,很多考场作文的第一段可以直接删掉,根本就没有什么意义。例如一个考生开头写道:“一转眼,快高中毕业了,我们的心被高兴和喜悦占据,同时也充满了对同窗依依不舍的留恋……”这个开头感慨了半天,要表达什么观点却并不鲜明,并且语言口语化,显得很平淡。这样开头的作文很难拿到高分。

当然,除了以上列举的几种,还有其他不理想的开头,这里不再详细介绍。

4.讲“低级”的道理

例如有的考生在作文中,非要给“揠苗助长”做一大段解释.说这个成语表现出事物的发展自有其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道理。哪个阅卷老师不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这样的作文,只会给阅卷老师留下凑字数的印象。

5.不能切题

高考作文历来把审题放在第一位,考场作文简明快速地进入主题是非常重要的。近几年高考作文的审题难度有所降低,评卷标准也有所放宽,但是考生依然不能轻视审题这个环节。一般情况下,考生在审题时应该力求稳妥,不能盲目地剑走偏锋。几乎所有的考生都能看懂作文材料,但是有的考生写出来的作文未必能让阅卷老师看懂。因为即便标题是考生自己拟的,主题是考生自己定的,作文是考生自己写的,但是行文不能切题,阅卷老师看了之后,感觉内容与标题的联系不是非常密切,甚至有凑字数的嫌疑,给的分数也不会太高。

6.思想缺乏深度。不积极向上

在很多阅卷老师眼中,恋爱题材是高考作文的禁区,武侠故事是“无人区”,发牢骚的文章是“白区”。高考这么重要的考试,有的考生却把爱情故事拿过来分享。有的考生看问题偏激,眼里满是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一切都是别人的问题……这些类别的作文,在高考中往往是不受欢迎的。

7.“无中生有”的观点

例如一个考生在考场作文中写道:“司马迁遭受宫刑……他没有气馁,却淡然处之,一笑而过。”现实中的司马迁真是这样的吗?“一笑而过”太不严谨了,不符合史实。司马迁在文章中也曾经写过相关的事情,意思是每每想起,生不如死,汗水都湿透了衣服……

这只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据阅卷老师介绍,还有很多考生在考场作文中“牵强附会”,让人不敢苟同。这样的考场作文很难有较强的说服力,自然难以得到理想的分数。

8.说幼稚的故事

有些考生写作水平一般,喜欢在考场作文中写“小学时候的我……”“初中时候的我……”之类的故事。要知道,考生即将迈进大学校门了,所写的文章也应该比较成熟了。一些怎样与小伙伴们互相帮助、战胜困难的内容,很难得到阅卷老师的认同,更不要说共鸣了。

9.套用模式明显

高考中让阅卷老师发现套作的后果会怎样,考生应该很清楚。一些考生在平时的训练中,过多套用“三大段”“观点+材料”“引一议一联一结”之类的模式,结果在考场作文中虽然也出现了一些论据和观点,但是说的尽是套话,容易让阅卷老师产生套作的感觉,给出较低的分数。

10.主旨句不明显

一篇考场作文如果没有及时、醒目地用主旨句点题,就难以产生“视觉冲击力”,难以让阅卷老师在瞬间被打动。对一些优秀的考生而言,这个问题也值得重视。高考阅卷时间紧、任务重,阅卷老师很难静心把每篇作文都仔细读一遍。一般情况下,阅卷老师将作文浏览一遍,就会给出分数。如果两遍扫下来,还没有从作文中找出主旨句,看看作文的语言还可以,字迹也可以,阅卷老师往往就会给出一个中等的分数。

除了以上列举的十种现象外,还有盲目创新、字数不够等现象也可能导致失分。在平时的备考中,考生就应该避免出现这些现象。

猜你喜欢
高考作文考场审题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被高考作文概括的年轻人
高考作文没有统一标准
期末小考场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
高考作文常见错别字大全
高考作文“踮起脚尖”升格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