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研究生专业精品课建设中教学内容与教材建设研究

2017-06-10 01:45刘玲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7年2期
关键词:农业院校研究生教育精品课程

刘玲

摘要:精品课程建设可以聚集优质教育资源,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在分析农业院校研究生及其专业课程特点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与教材建设方面提出农业院校研究生专业精品课建设的思路与措施,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研究生教育教学实践工作的成效。

关键词:农业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7)02-0083-03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以农业院校的研究生课程为例,精品课建设首先要建立在完善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和正规的监督管理机制下,既要体现课程与实践的相互作用,又要针对农业院校研究生的特点寻找合适的教学内容、方式和教材。因此,本研究在保证优秀师资队伍和管理模式条件下,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材内涵建设进行深入研究,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 普通农业院校研究生特点和课程特点

一直以来,在招收研究生的过程中,学生的性别、籍贯和家庭状况具有一定代表性。大部分学生为女生(达到90%),学生多数来自本地区,而有些涉农专业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研究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呈现两个方面特点:一些学生保持本科时的学习态度,往往主动性没有充分发挥,特别是一些专注学习的女生“学霸”,依然采用逐字逐句挖掘课本知识点的方法;而另一些学生正好相反,在课程学习上非常盲目,对专题类专业课程不重视,上课态度散漫,为获得学分而学习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2 研究生课程现状

以往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师都是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硕士导师,他们的授课方式比较灵活,不局限于课本,常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在课程中辅以大量的实例,使课程听起来生动形象,这是研究生教学与本科教学不同的地方。但也不排除有些教师,他们以研究生专业课不适合按部就班地讲述课本内容为借口,就此上课天马行空、课程主题准备不足、内容分散混乱,更有一些教师由于科研实践任务繁忙而对教学方面的课程投入不够,导致授课教学状况不及本科教学。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学校高度重视研究生精品课程的立项和申报工作,从教师队伍的组合、高水平教材的甄选到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考核都很周全,这极大地激励了研究生精品课程的建设与提高,使研究生课程整体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当然,也有课程申报成功并立项后,并未着重建设,课程投入不足,收效不佳。

3 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

3.1 教学内容的选择

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学内容应更符合研究生教育的特点。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其有别于本科教育层次的立足点在于“研究”,而研究必须以知识积累为后盾。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专业基础是研究生创造性研究的基础。因此,在教学内容选择上要贴近科学研究的需要,既广博又深入。另外,在知识内容上更需要与时俱进。从国外研究生专业课程来看,他们更重视课程与实践的相关性和奠基作用。某门课程往往有多位教师授课,不同教师讲解不同章节;教师的科研内容与章节相关,能够深入地将科研实践内容融汇到课程中去,使学生从中既学到基础知识,又能了解相关科研进展。我国研究生精品课程如果不能达到多位教师授课,也不妨在课时内安排一定学时,邀请课程领域内的专家来讲授相关知识,这样既可开拓学生视野,又可进行交流与实践。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发挥课程的示范、辐射作用,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和资源共享。目前精品课程建设应充分发挥优质资源共享,体现高校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使更多学生受益,同时,不能只着眼于国内现有水平,还必须向世界先进国家学习。

3.2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合适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取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而且可以在复杂深入的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激发学习动机,发挥潜在的高层次思维能力,辩证地、全方位地分析与探索复杂问题,甚至创造性地利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中的种种具体问题。采用本科教学中常见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用说让学生深入思考和解决科学问题。研究生课程应更侧重于结合实际案例的讲解,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结合科研项目并兼顾相关扩展知识的讲授。研究生课程教学特别是精品课程应更多地采取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实践教学等参与性、实践性强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相互协作能力。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可以采用分组讨论、计分发言等方式调动多数学生参与核心问题讨论。另外,教师可以根据部分学生的讨论内容进行跟进调研,学生们的课后作业可以采取调查研究、查找资料、总结分析等方式。目前多数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是因为多媒体承载的信息量大,可以把实践教学等相关内容拍摄成视频,当然也可以采用寓教于乐的活泼视频如动画、网络化方式等。

3.3 教材建设的必要性

教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系列化的优秀教材与精品课程建设互相促进十分必要。目前专业课程的教材一般是由课程组根據国内外优秀教材和教师们的教学实践编写的,但随着自然科学水平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提高,相关教学内容更新很快,很多内容需要不断添加到课堂教学中,因此教材建设显得有些滞后。另外,市面上出版的精品教材越来越少,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有些教师为了应对评职称、晋级等个人功利目的而粗制教材,使得教材质量没有保证,因此,他们往往只将教材作为课堂内容的参考。精品课程教材建设是一个质量工程,要想认真出版优秀教材,就要及时反映科技创新,结合教学实际和课程特点不断修订才好。总的来说,精品课程教材建设应以纸质理论教材为基础,以网络课程建设为重点,以系列参考书为辅助。

3.4 其他条件的具备

研究生精品课程以学生能够掌握课程知识、消化课程内容并应用实践为主要目的。课程学习作为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其重心应落在对研究生治学能力和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上。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研究生的创造性,培养其科学的思维习惯和认知品质,更好地为科学研究服务。为了使沉闷的课堂内容充满生机,使普通农业院校研究生摆脱思维不够活跃、过于死读书的顽疾,除了要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材建设几个重要方面下功夫外,还要有一些辅助条件,如改革考核方式,以有效督促学生主动地学习课程知识。很多时候考核方式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单一的闭卷考试固然能够促使学生认真记笔记和复习,但是对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却帮助不大,况且研究生阶段需要的不是只会答卷的学习机器,因此,考核应以实践操作、论文、演讲、口语考试、日常课堂活跃程度作为评价的重要方式。另外,规范课程学习和管理制度、严格检查监督、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也非常重要。从教师层面上讲,就是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教师的学术地位和工作成果一般通过科研成就来衡量,这导致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重科研、轻教学。如何鼓励教师上好课,是各校本科教学就开始面临的问题。科学考核和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态度、教学效果等,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评价与成果互动的鼓励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激发教师的授课热忱。从学生层面上讲,建议给予研究生选课自由,让学生尽可能选择与自己研究课题相关的专业领域,而所选课程一旦决定后,不得随意更改。

4 结语

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学校、学院、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农业院校的研究生是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骨干,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思维活跃、扎实肯干的科研能手,研究生教育任重而道远,而专业课教师能做到的,就是把自己的课程认真建设好,打造更多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 龚志武.关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现状的若干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8(5):53-55.

[2] 徐玲芳.关于对研究生课程学习的几点认识[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5):51-54.

[3] 肖玮萍.关于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6):15-16.

[4] 宗芳,李志瑶,唐斌.研究生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4(2):129-131.

[5] 汪洋.教材建设对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性[J].时代农机,2016,43(12):121-122.

猜你喜欢
农业院校研究生教育精品课程
高等农业院校宠物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育人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农业院校大学生英语写作焦虑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与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MOOC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性的缺失与对策研究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强本固基,建设高质量的农业院校
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促进教学质量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