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湖南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2017-06-10 08:52郭丰
教育界·下旬 2017年4期
关键词:发展战略人口老龄化

郭丰

湖南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湖南自1996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为缓解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必须进一步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结合湖南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湖南高等教育必须在理念、规模与结构、培养目标和方式上做出战略调整,构建跨越式、多样化、国际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

【关键词】湖南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人口老龄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项目编号:XJK0168GD030)、湖南理工学院教研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6B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意义的高等教育,可追溯到900多年前意大利创办的波隆尼亚(Bolona)大学。近千年来,大学的形态不断变化,大学教育的名称也被“高等教育”所取代,但人们习惯上仍将实施高等教育的所有机构称之为大学。英国教育家阿什比认为,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环境就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它要求大学的理念必须与时俱进;遗传乃是各国的文化传统,它致使大学的教育理念具有某种凝固性,世界各国文化传统不同,因而存在不同的教育理念。社會发展的需求决定了大学的价值在于创造新的知识、培育新的思维方式和培养人才。从大学服务社会实践的需要来看,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分工合作日趋紧密,唯有创新才能使湖南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并融入国际竞争;另一方面,在人口老龄化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湖南高等教育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的时期,人口老龄化的宏观社会环境影响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思想市场的形成,因而我们必须对高等教育的观念、规模结构、培养目标和方式做出战略调整。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发展战略一般是指事物从低级转变为高级的演变过程。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始于对教育发展目标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后,人们开始探讨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式、阶段、对策等问题。马丁·特罗提出了“精英-大众-普及”的三阶段发展模式理论[1];菲力浦·库姆斯对世界高等教育大发展所引起的质量下降、经费短缺、失业、人才外流以及受教育机会的不均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阐释[2];克拉克·克尔探讨了美国及世界高等教育的问题[3]。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21世纪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基本的政策建议、行动纲领和发展方向。

我国对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问题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全国各地开展了人才需求预测;二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研究了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4];三是20世纪90年代,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学界广泛开展了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与速度、质量与效益、条件与可能、方式与策略等方面的研究;四是进入21世纪后,我国高等教育面临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一些学者发表了若干研究成果,如高新柱探讨了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5],王洪才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的基本策略[6],徐警武在对学龄人口预测的基础上,分析了高等教育应选择的发展战略[7]。

进入21世纪后,对湖南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研究才开始增多。如对湖南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进行的研究[8],未来要适度控制普通高等教育的整体规模,开辟学习型成人高等教育空间[9];区域经济对职业教育人才的需求,是湖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10],湖南民办高等教育同质化、地域相对集中、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11]。有学者还研究了湖湘文化对湖南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引领作用[12],近年来,人口老龄化对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人口老龄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需求市场、教师队伍建设、高等教育经费、高等教育资源以及教育形式多样化等方面[13]。

综上,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源于20世纪60年代,在我国则是改革开放以来才得以发展。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大多只从整体性、全局性角度进行探析,专门研究湖南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文献并不多见。

三、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外部环境

分析湖南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是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

(一)内部环境

近代意义上的湖南高等教育可追溯到1902年创建的省城大学堂,百余年来,它经历了分、合、再分、再合的过程。1978年后,它又大致经历了拨乱反正、探索改革、深化改革及弯道超车等四个阶段。截至2016年5月,湖南共有普通高校123所,高校数居全国31个省(区、市)第6位。湖南有两所“985”高校,“211”高校的数量在全国各省(区、市)排名中并列第8位。据教育部2016年提出的“双一流”建设目标,湖南制订了“双一流”建设实施方案,到2020年,争取有40个左右的学科进入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前1%,45个左右的学科进入全国前10%,到2030年,湖南将争取有3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或特色大学行列。目前,湖南的研究型大学偏少,优质生源比例偏低,高等教育总体上大而不强,人文社会科学相对落后。

湖南省辖14个市、州,是中西部经济发展最活跃的省区之一,尤其文化产业走在全国前列。湖南高等教育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受到湖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2015年,湖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047.2亿元,同比增长8.6%,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居全国31个省(区、市)第10位。2015年湖南各市、州GDP及高校数如下表所示:

表1数据显示,湖南各地市、州的经济总量、人口数与高等教育资源分布并不十分匹配,如岳阳市的GDP总量居全省第二,教育区位优势突出,高校数却远落后于湘潭市、衡阳市和株洲市。另据湖南省统计局数据,截至2014年5月,全省总人口为7174万(是台湾省的3倍,但高校数约为台湾的60%),居全国第7位,人口密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倍。截至2014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6737.24万,其中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数分别为1236.37万、4374.67万、1126.20万。0-14岁人口占常住人口数的18.35%,15-59岁的人口占常住人口数的64.93%,其中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4307.12万,比上年减少18.82万,同比降低0.44%。在劳动力数量持续下滑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二)外部环境

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处于“全球-国家-地方”的三维空间中,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办学水平,是一国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与美国相比,中国在高校数量、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中美两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相近,但中国人口是美国人口的4.3倍,高校数却只有美国的2/3,且国际学生并非是造成两国高等教育规模差距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有待大幅提升,未来还需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数百所世界知名大学,才能适应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沈文钦将主要高等教育国家分为五个梯队,中国属“大而不强”的第四梯队,实力仅优于一些亚非拉发展中国家[14]。从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情况来看,尽管湖南的高校总数位居全国前列,但高水平大学偏少。欧阳河通过遴选高等教育在校生数、毛入学率、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占人均GDP比例等指标计算出高等教育发展指数(HEDI),湖南仅居全国第14位,得出湖南高等教育“大而不强”的结论[15]。

四、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

从教育目标来看,高等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影响经济的供給侧和财富的创造,更重要的是改变消费者的偏好和培养消费者理性选择的需求行为。根据湖南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拟定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构建与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成为我国中部地区培养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和普及科技文化知识的基地。实现这一目标可分两步走:一是到2020年前,改革和调整现有高等教育的体制、布局、规模与结构,侧重提高质量并适度发展规模;二是到2030年前,“双一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部分高校的某些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成为服务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乃至辐射西部地区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从而形成立足湖南—服务中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高等教育新格局。

为实现上述战略目标,还需拟定几项具体的指标。①学校规模。到2020年,全省高校在校生达135万人,校均8000人左右,其中研究生10万人,本科生59.75万人,专科生65.25万人。②重点高校。到2020年,湖南省与部、委共建4-7所重点高校,建设5-8所省属重点高校;争取有11-15所高校进入国家“双一流”行列;建设20所左右的示范性高职专科院校。到2030年,基本建成5-10所研究型大学,在办学条件、科研水平、教育质量等方面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其中部分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③重点学科和基地建设。到2020年,建设1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5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00多个省级重点学科,其中18个进入全国一流行列,13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争取新增一批对湖南省和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的硕士及博士学位点,新增20个博士后流动站;新建6-8个国家级基础研究基地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④重点研究院所。2020年前,围绕长株潭、洞庭湖区、湘西开发和经济发展,以人工智能、新材料、汽车产业、旅游文化创意、新能源、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为核心,建设50个左右具有湖南特色的重点研究院所和一批重点实验室。⑤高教管理体制。2020年前,通过中外合作办学、省部共建合作办学,调整、划转和吸收企业集团或科研院所参与办学等,改变高等教育封闭办学的状况。

五、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对策

(一)跨越式发展战略

一所大学乃至一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其道路虽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卡内基·梅隆大学、沃里克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从一所普通高校发展为国际知名高等学府,都只用了30年左右的时间。面对21世纪信息化速度加快、全球化进程加速、市场化程度加深、城市化趋势增强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湖南高等教育必须弯道超车,在规模和质量上实现跨越。“十三五”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湖南承前启后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契机,要以提高质量为战略重点,分“中部一流”和“全国强省”两步跨越。为此,一要合理规划,主要包括高校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和教师队伍规划、校园建设规划等;二要发挥优势,优先发展传统特色学科;三要注重人才战略,汇聚海内外优秀人才;四要创新现代大学理念,建立科学的现代大学制度。大学跨越式发展的核心是大学制度建设,制度决定效率,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质是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制度。

(二)多样化发展战略

多样化发展战略包括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和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两个方面。湖南高等教育应当进一步放宽办学自主权,实行公办与民办并存的多元办学体制,逐步形成高等教育市场机制,使竞争成为推动湖南高等教育办学形式多样化的动力;另一方面,高等学校对人才的培养必须实现人才层次和规格的多元化。在人文教育改革浪潮下,高等教育应确立个性化的整体观,设定“合格加特色”的培养目标,探索开放而有弹性的教学模式,实施通才教育,激发教师与学生的个性,有针对性地通过实践活动和个体反思促进教育影响的内化,为学生营造宽松、适于创新的环境。

(三)学科发展战略

“十三五”期间,湖南应进一步发扬传统理工科的学科优势,重点发展具有湖南地方特色的人文社会学科。具体而言,一要分层次统筹发展各学科专业。普通本科院校学术型学科要紧贴科技发展前沿,培育学科专业新的增长点;加强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逐步调整改造本科院校现有的专科专业;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建设要紧密围绕湖南新兴产业、特色产业,不断发展新兴、边缘、交叉学科专业。二要抓好学科专业的宏观调控工作。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和完善优胜劣汰、滚动发展的学科遴选与评价机制,淘汰一批重复设置率高、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专业,同时进一步扩大高校自主设置学科专业的空间。

(四)国际化发展战略

国际化发展是指湖南的高等教育进行跨国、跨地区交流合作的过程。国际化发展战略要求在培养意识、课程设置上与国际接轨,形成国际化的交流机制。既注重培养,又重视交流,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不断丰富中外合作办学培养模式,拓宽交流国家和地区,同时,加快完善高校章程建设,进一步完善留学生管理体制,形成长期稳定的国际高等教育合作机制,争夺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更广阔的教育市场空间。

(五)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要求在湖南高等教育總体上处于“大而不强”的阶段时优先发展“中心增长极”,除长株潭、衡阳市外,岳阳市、常德市、邵阳市、吉首市、怀化市等地都可发展为省域高等教育中心;当湖南高等教育发展处于相对较高的阶段时,可采取“点-线-面”发展模式。“点”即“中心增长极”,“线”为京广线沿线地带,交通干线的教育区位优势是布局高等教育机构的亮点,此外,湖南高等教育还应走内涵式发展与开放式发展的道路。内涵式发展就是要正确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结构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开放式发展既包括高等教育体系内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之间的彼此开放与衔接,也包括区域内不同学校之间、湖南高等教育区域整体与其他高等教育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1]Martin Trow, Problems in the transition to mass higher education, Paris, OECD, 1974.

[2]The World Education Crisis: A System Analysi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3]Clark Kerr, Times for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The 1990s and Beyond,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4.

[4]张振坤.高教发展战略[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

[5]高新柱.高等教育发展战略30年研究述评[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05):38-45.

[6]王洪才,曾艳清.后大众化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选择[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9(03):53.

[7]徐警武.学龄人口波动下的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选择[J].民办教育研究,2006,5(03):46-48.

[8]曾上尧,郭丽君.湖南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SWOT分析[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2010,26(04):142-145.

[9]黄宜锋,李剑.对湖南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目标体系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9(03):82-87.

[10]李琼.湖南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战略思考[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9,24(03):23-25.

[11]黎利云,周云芳.湘政发〔2008〕1号的意义与落实途径——兼论湖南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之软环境[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8(04):31-35.

[12]戴薇薇,蒋娟.湖湘文化与湖南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探讨[J].大学教育,2014(02):15-16.

[13]王军.我国人口老龄化对教育行业的影响及对策[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1(06):116-120.

[14]沈文钦,王东芳.世界高等教育体系的五大梯队与中国的战略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01):1-10.

[15]欧阳河,张燕,张玉亭,等.湖南高等教育赶超发展战略构想[J].现代大学教育,2007(06):44-50.

猜你喜欢
发展战略人口老龄化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发展战略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基于隶属函数模型分民族人口老龄化的综合判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