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大学生创新创业课外活动”的课程设置的探讨

2017-06-10 08:47宋锐林杨捷
教育界·下旬 2017年4期
关键词:课程设置问题

宋锐林+杨捷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摘要】在国家鼓励创新创业的背景下,高等院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业能力,积极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课外活动”。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课外活动”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设置专门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课外活动”的课程,以帮助大学生更多更好地参与该项活动,从而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大学创新创业课外活动;问题;课程设置

创新创业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主题。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各大院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课外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课外活动”已成为各级院校开展创新与创业教育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创新创业各项课外活动中,参赛团队学生的实践水平低下,就其所涉及的计划书而言,无法合理安排企业组织结构,经营业务范围不清楚,营运流程不清晰,最困难的财务预测与财务分析部分无从下手。這些问题一方面打击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使得参赛作品的质量也很受影响。针对这些问题,设置专门面向“大学生创新创业课外活动”的课程是很有必要的。

一、大学生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课外活动”中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意识不强,找不到创业项目或者创新点

据统计,有超过八成的大学生有参加创业设计大赛的意愿,但是只有不到二成的学生参与其中。有些学生参赛热情比较高,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也比较突出,但却苦于找不到好的创业项目,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收集和分辨信息的能力,视界狄隘,获取优质项目信息的途径有限,参赛作品水平低且数量有限。

(二)本科生知识储备有限,实践创新能力不足

本科院校参赛主体多为大二、大三学生。作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创业设计大赛需要参加竞赛的选手既要拥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又要有相应的实践经验,还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对参赛者的要求比较高。但是受应试教育惯性思维影响,学生对这些与考试无关的知识有效储备不足,在实践过程中也不能很好地进行发散思维,无法从创新的视角来看问题。这也是竞赛质量较低的原因之一。

(三)创业计划撰写困难

创业计划书包括创业种类、资金规划、阶段目标、财务预算、营销策略、风险防范、管理规划等,在创业过程中,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创业团队无法清晰确定创业种类和阶段目标,不能模拟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财务人员对资金规划、财务预算无从下手,风险防范和管理规划更是无从谈起。创业计划书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课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创业团队来说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原因还是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因此,设置创新创业专项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二、以创新创业项目为基础,设置具有针对性的专项指导课程

设置创新创业专业理论课程,帮助学生寻找创新创业项目,提高商机把握能力。创业过程由商机驱动,如何识别和把握商机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针对学生对理论知识不关注和不易理解的特点,在该课程中可以邀请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师做专项问题讲座。教师引入创新创业实例,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组成创业团队去收集信息,剖析市场环境,寻找创新创业项目。

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创新创业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创业准备工作。创办企业需要具有合法的营业资格,即必须要到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手续。只有依照程序进行工商登记注册,企业经营才是合法的,才能受到保护。该部分提供了工商注册流程的知识点,让学生掌握公司的法定术语的基本属性及含义,从侧面了解与企业相关的政府部门及职能划分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对企业的创立有一些基本的认识,同时激发学生创业的热情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这部分课程中要求创业团队以创新创业项目为依托,在模拟环境中,独立完成企业的创立活动。

引入ERP沙盘模拟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认识创业管理。创新创业所需的企业管理、工商管理、经济、会计、税务等理论课程其实已经分布设置在大学的每个阶段。但是由于理论和实践的区别,创业团队无法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引入ERP沙盘,创业团队以自己选定的创新创业项目为背景,让学生实战模拟企业的运营管理,围绕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制订各项决策,并最终推动企业成长壮大。在ERP沙盘模拟中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进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不同阶段扮演者不同的角色,如调动者、分析评论员、银行家、业务顾问、创业导师等。教师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操作方法,熟悉运营规则,正确运用课程中学习到的知识技能,帮助学生全面体验创业和经营的全过程。ERP沙盘模拟实训要求学生根据模拟情况出报表,算成本,做预算,还要进行投资、融资管理等,在复杂的环境下做出最优的财务决策;同时,从设立企业到模拟企业的运营管理,可以全方位训练提升学生的分析与经营决策能力。

指导学生撰写创业计划。撰写创业计划书是创业的第一步,通过撰写创业计划书,创业团队会更了解项目的整体情况及业务模型,亦能让投资者判断该项目的可营利性与成长性,是市场融资的一种关键工具。在进行该部分内容时,要求创业团队分析创新创业项目的选取过程,总结企业的创立过程及企业组织结构等基本知识,并以ERP沙盘模拟的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和各项数据,结合会计学专业的知识,进行项目财务可行性分析与资金来源规划。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背景环境进行商业机会分析,组建经营团队,制订资金筹措计划,撰写公司名称,制定公司章程,编写一份完整的创业计划书。

转化课程成果。对于在课程中出现的有价值的操作性强的创新创业项目给予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将课堂成果转化成实际的生产力或者发明创造,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热情。同时也可以将已经形成成果的创新创业项目编制成为创新创业案例,融入教学过程中,使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更加完善。

面向“大学生创新创业课外活动”的课程设计强调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为基础,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运用“做学相辅”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既能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个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另外,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更好理解大学阶段的理论学习,确立正确的发展目标,有利于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Z].2015.

[2]李玉琳,王南.高职院校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 (24):70-71.

[3]付冬娟,李坚.大连市高校创业教育调研:基于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5(01):95-98.

[4]丁永波,周柏翔.管理类本科专业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29(01):62-64.

猜你喜欢
课程设置问题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