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创新

2017-06-11 08:08王毅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3期
关键词:美术教学创新幼儿园

王毅

摘 要:美术教育是幼儿园开展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幼儿美术也应得到一定程度的创新,其创新的关键在于打破传统的旧模式,创建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新教育模式。本文以发展现阶段幼儿园在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问题给予一定的解决方案,在新教育模式下,如何更好的将幼儿园美术教学得到更好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 美术教学 创新

引言

幼儿园是一个孩子进入群体的第一个阶段,开始接受学校的教育,美术教育又是幼儿园的重点教育内容,是启发学生美学的开始阶段,对培养优秀的幼儿,促进幼儿不断进步、不断成长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幼儿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幼儿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因此,幼儿园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美术教学观,科学有效地实施这个阶段的美术教学活动,为更好的推动幼儿园美术教学发展奠定基础,老师应当充分重视幼儿园的美术教育。[1]

一、幼儿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幼儿有其独特的性格特点,喜欢涂画,喜欢多彩的事物,等到幼儿进入小学之后,随着学校的课程设计,学生过于注重理性水平的提升,忽视了对美术技能的掌握,导致审美素质得不到加强。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形式和内容通常不切实际,与幼儿的生活相差很远。而艺术又恰恰来源于生活,对美术所开展教学也应多方面的来源于生活,但是现阶段所开展的教学并没有联系实际。具体表现在以下三点:[2]

首先,内容空泛,脱离生活。幼儿的情感主要来源于生活,而艺术正式情感的体现方式之一,所以,艺术与生活紧密项链。幼儿教材内容所体现的美术作品仅仅反映出其作者的心理体验,而不是幼儿自身的感知。所以,仅仅通过教材是不能够让幼儿领略艺术之美的,长此以往,会降低幼儿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度,影响教学质量。

其次,教学模式“重老师,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老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幼儿自身的创造性和灵动性,只凭借单纯的技能和知识的简单传授,间接的扼杀了幼儿的天性,这样还怎么去让孩子们创造美呢?[3]

最后,教学过程套路化。艺术教育应当是最具有灵性的教育,如果老师把灵性的教育模式化、固定化,只采用一种方式,老师教,学生,照葫芦画瓢进行模仿,不去鼓励创新,那么所教出的学生也会死板化、统一化。[4]

二、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创新对策

1. 立足艺术,充分发挥艺术特性

艺术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传统的幼儿美术教学通常将艺术定义为静止的涂画,这恰恰有悖于艺术本身的灵动性。艺术知识与普通的学科知识有很大差异,普通的学科通常用文字进行信息的记载和传递,而艺术知识是通过抽象的形象来表达,是通过美术色彩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信息的传递。所以,在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对艺术技能的培养,摒弃传统的语言讲解模式,而是让幼儿动手操作,在实践中认识美,发现美,感受美术的魅力。

比如:老师在教幼儿如何画花朵的时候,可以组织幼儿开展春游活动,在活动中观察各式各样的花朵,把自己认为最漂亮的花朵画下来,通过这种教育方式,不仅让幼儿贴近了自然,贴近了生活,也感受到了自然之美,艺术之美,锻炼了幼儿的观察能力,激发艺术灵感,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2. 立足幼儿自身特点,优化教学结构

在教学过程中,最容易让学生学到技能的模式就是最能立足于实际情况、符合自身性格情况的教学模式。学生对身边所熟知的事物更容易收获成功,增强自信心。所以幼儿园所开展的美术教学是立足于幼儿自身能力特点,采用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的事物为素材,更容易提高教学质量。此外,优化教学结构,良好的教学结构是满足学生心理特点,将教學效果最大程度的体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以幼儿为中心,老师为辅助的教学结构,将幼儿的天性发挥至最大处。[5]

3. 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艺术氛围

幼儿教育是一个孩子的启蒙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进行合理的示范,特别是对于美术的教学,老师可以将所描述的事物形象化,以此为基础,通过规范的动作和直观的表达途径将事物形象详细描绘出来,展示给幼儿所描述事物时的顺序和方法,让他们通过反复学习和锻炼,掌握其中的技能,适当的时候老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比如:老师在教幼儿画小鸭,其教学过程可以分为三步:步骤一:一只美丽的鸭妈妈生出了一个小鸭蛋,画出一个鸭蛋;步骤二:鸭蛋里冒出来了一只可爱的小鸭子,画鸭子的身体,大大的眼镜,红红的嘴巴;步骤三:小鸭子学会站起来了,画出小鸭子的小爪子。这样一只可爱的小鸭子绘画完成。

通过对图画情景的创设,老师有感情的讲解以及准确、清晰、缓慢的演示,幼儿就能够很好的了解画小鸭子的步骤和要领,进而画出自己喜欢的小鸭子。这种方式同样也适合于手工折纸方面的学习,折纸手工也是幼儿园培养幼儿美学意识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比如手工折星星,老师给每一个孩子准备颜色多样的彩纸,发给学生,随后,老师有步骤的进行演示,将一条长约15厘米,宽约1厘米的长条进行制作操作,并且耐心的讲解,让学生理解清楚,掌握牢固,将幼儿完成的作品收集起来,可以做成装饰品,发挥联想和动手能力,为幼儿园增添一份源于孩子们自己手中的艺术气息。

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幼儿园的美术老师,应当充分认识到美术对幼儿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意义,深入挖掘和培养幼儿的美学意识和美术潜能,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模式,持之以恒,多组织一些美术主题活动,创造一些学习氛围,给予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和锻炼机会,让幼儿充分发挥自我创造性,为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美学基础。

参考文献

[1]何英娜. 浅谈幼儿美术教育中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J]. 学周刊,2016,(28):236-237.

[2]崔书娟. 如何创新幼儿美术教育[J]. 文学教育(下),2015,(08):151.

[3]张东娟,孙静. 创新教育下幼儿美术创作兴趣的培养[J]. 教育教学论坛,2013,(08):254-255.

[4]邓小靓. 浅谈幼儿美术教育创新之造形活动[J]. 美术教育研究,2013,(02):146.

[5]幼儿园民间美术欣赏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究[D]. 张玮.山东师范大学 2015

猜你喜欢
美术教学创新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