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分析

2017-06-11 12:31陈荣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3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微课应用

陈荣佳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进入现实课堂中,它将革新传统的教学方式。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若加以合理利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以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为例,尝试将微课引入自己的课堂教学,改善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更给力。

关键词:微课 思想政治 课堂教学 应用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与学习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微信、微博、微小说、微电影等为标志的“微时代”已经到来。高效快捷、短小精悍的“微课”作为微时代的新事物,也已悄然全面进入教育领域,进入教学与课堂。微课的出现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理念中强调:“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而将微课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结合起来,不仅符合了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理念的突破创新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全新的依托和载体。[1]

一、教师的微课教学准备

高中思想政治微课运用的准备,不仅仅是微课视频内容的制作,还应包括对整个教学流程的内容,要求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学习单元、学习活动流程等),同时附有配套的练习或反馈。所以,微课教学准备以微视频为核心,包含与教学相配套的“微教案”、“微练习”、“微课件”、“微反思”及“微点评”等支持性和扩展性资源。对这些环节进行完整设计,才能构成脉络清晰、结构完备的一节思想政治微课。教师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在设计和制作微课时可以融入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综合选用问题探究、情境体验等不同素材,在课堂中延伸其探究活动、互动环节,增强课堂的可实施性、可操作性。例如在设计“新时代的劳动者”微课时,可以加入情境模拟的元素,让学生在微视频的指导下进行角色扮演,包括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体会就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以便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鉴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教师进行微课设计时应注意价值导向性和感染性,以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二、课堂活动的开展

学生在课前可以利用微课资源预习新课内容,包括知识点、知识结构或是引申内容,通过视频观看对这些内容产生初步的学习兴趣,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学习的预习过程中,可以利用网络交互平台,做到学生教学生、学生问学生、学生帮学生,生生互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数据在课前进行学情分析,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安排就有的放矢,针对性强,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教师在利用微课进行课堂教学时主要有“起”、“转”、“承”、“合”四个环节。学生代表对课前可以利用微课资源预习新课内容的情况进行汇报,是该课堂的“起”;根据课前练习提出疑问,总结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是该课堂的“转”;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与兴趣選择相应的探究题目是该课堂的“承”;学生参与到学习小组中建构新课的知识体系是该课堂的“合”。课堂中有学习小组的讨论,有班内展示,教师重视课堂生成和及时评价,体现了师生认知有冲突、教学有意外。课堂结构的起、转、承、合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课堂的单调、乏味,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系统性。教师把课堂上讲的任务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开动脑筋,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在大胆展示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课堂是一个不断探究、展示、生成、再探究、再展示、再生成的过程,课堂上不断产生思想的碰撞和知识的火花,出现新的生成,变成了动态活跃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不必担心讲解的乏味会使学生情绪低落,学生可以充分体会到上课的快乐和学习的乐趣。由于教学贴近学生的实际,教师对课堂活动设计进行灵活调整,实现了教学手段的多元化。不断变化教学活动形式,才能使学生在各种学习活动中有所收获。[2]

三、学生课后巩固

传统课堂中,教师对知识点的讲授受到时间、班级人数的制约,很难做到既全又精。不同的学生由于领悟能力的差异,对于知识点的把握程度会有所不同,节奏上也会有快慢之分。这时,学生可以在课后利用微课资源来解决困惑、帮助理解、巩固知识。微课资源只需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就能将一个教学重、难点讲解清楚。容量上,微课的容量大小一般不超过十分钟,格式一般均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短小精练。内容上,微课主要围绕课堂教学中某个不容易讲解清楚的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制作,学科知识点包括重点、难点等。在课后,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来有针对性地选择恰当的微课进行加深和巩固。例如《经济生活》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中关于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变化问题,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可以制作相应的微课展示曲线的移动规律,让学生加深理解。微课满足了孔子所提倡的“因材施教”理念,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微课资源,对症下药,事半功倍。这样既解决了教师对于不同学生的教学效果很难做到整体性与差异性并存的困难,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而提高整体教育质量。[3]

结语

对于目前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而言,采用微课程这样的教学资源来进行辅助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尽管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在一定的程度上提升了教学效率,但信息的快速发展使得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应用更多与时俱进的教学资源进行辅助教学。微课程教学能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切的情境,帮助学生收获更好的学习体验,进一步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性。[4]

参考文献

[1]费金娟.高中政治微课程的开发策略与应用管理研究[J].广西教育,2014(4):17-18.

[2]刘婵.微课程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的设计研究[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21-22.

[3]王燕.微课程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3):20-23.

[4]张天宝.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微课应用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