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

2017-06-14 00:47赵国卿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7年4期
关键词:县官形声字小妹

赵国卿

梳理一下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5,就会发现,每册教材除按单元编排课文外,又设置了“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三个栏目。由于课时较紧,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三个栏目忽略掉了。特别是“梳理探究”这个栏目,每册安排3个专题,共15个专题。这些专题,有的侧重对以前所学的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有的则通过自主思考或合作研讨,培养探究能力。这些专题,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有选择地开展探究性学习,不但能如期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索精神。

一、典型示例。教给方法

《语文》必修1中的“梳理探究”栏目安排的是《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三个专题,教师可以抓住《优美的汉字》这个专题进行典型示例。

1.巧妙导入

古代有一个县官断案,嫌疑人的名字叫冉佳俊。由于县官是个白字先生,所以,等嫌疑人上堂后,县官将惊堂木一拍,大叫一声“再往後(后的繁体)”,嫌疑人一听,马上往后站了站;县官又叫“再往後”,嫌疑人又往后站了一些;县官生气了,这个嫌疑人怎么搞的,又大叫一声“再往後”。这时,嫌疑人诚隍诚恐地说:“老爷,再往后就出门了。”原来,县官将嫌疑人的名字念错了。

这个故事表明,汉字虽优美,读不准,丢人不浅。因为汉字中的形声字在《说文解字》中已占82%,现代汉字中已占90%以上。所以,许多人认字认半边,闹了许多笑话。事实上,《新华字典》所收的形声字,声旁有效表音率是39%。可见,如果不充分注意到古今读音的变化使一些形声字的声旁失去了表音作用,见到形声字就读半边,绝大部分是要出错误的。因此,只有学习汉字的有关知识,才能认准、读准汉字,用好、用活汉字。

2.知识梳理

《优美的汉字》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可从四个方面梳理:(1)汉字的起源:产生——汉民族的祖先在劳动中不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时间——公元前13-11世纪的商代,字形——“图画字”或者“象形字”;(2)汉字的形体演变:甲骨文一金文一大篆一小篆一隶书一行书一草书一楷书;(3)汉字的构成:象形一指事一会意一形声一假借——转注,前四种是构字方法,后二种是用字方法,称为“六书”;(4)汉字文化:汉字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如汉字与年号、谥号、庙号,汉字与姓氏、名字,汉字与避讳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汉字与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也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书法和篆刻,为汉字插上了艺术的翅膀。

3.拓展链接

借“现代汉字中的形声字”这个点展开链接——(1)现代汉字主要是形声字系统:现代汉字形声字已占92%;(2)形声字形符和声符的组合情况:形符表示字义的类属,声符表示字的读音,其组合情况常见的有左形右声、右形左声、上形下声、下形上声、外形内声、内形外声;(3)形符又叫“意符”,有表意作用,声符有表音作用,但随着汉语的发展,声符的表音很不可靠,因此,切忌认字“认半边”。

4.延伸探究

根据教材安排,本专題下的延伸探究题目是:许多汉字都与典故、轶事联系在一起。学习汉字的同时如果能了解一些与之相关的典故、轶事,不但妙趣横生,而且能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请以“趣话汉字”为题,开一次讨论会,或写一篇文章。

二、教师引导。如法炮制

教师以“奇妙的对联”这个专题为例,设计探究路径和课题,指导学生运用“典型示例”中教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始探究。

1.巧妙导入

用“苏小妹三难新郎”的趣联故事导入。宋朝词人秦观,才华过人。他听说苏东坡之妹苏小妹,不但相貌端秀而且工诗善词,久有爱慕之心。一日闻小妹要到庙中进香,便扮作游方道人,亲自相看,以试其才。待小妹到来之时,少游双手合十道:“小姐有福有寿,愿发慈悲;”苏小妹见是化缘的道士,便应道:“道人何德何能,敢求布施?”少游再施一礼:“愿小姐身如药树,百病不生;”小妹随口就答:“随道人口吐莲花,半文无舍。”秦少游心下欢喜,又上前道:“小娘子一天欢喜,如何撒手宝山?”苏小妹见道人啰嗦,已有些不耐,便含嗔应道:“疯道人恁地贪痴,哪得随身金穴!”

秦少游见苏小妹果是名不虚传,便去苏家求婚。苏洵让每个求婚者写一篇文章,交女儿批阅。小妹在少游的文章上批道:“不与三苏同时,当是横行一世。”苏洵便将苏小妹许给了秦少游。成婚那天,小妹发现秦少游原来是“疯道人”,便有意相难。开始两题都没有难倒秦少游,小妹便出一联让少游足对:“闭门推出窗前月;”少游怕对得平淡不能显示自己的高才,便坐在池塘边苦苦思索。直到三更,苏东坡出来打探妹夫消息,见少游在池塘边不住喃喃念着“闭门推出窗前月”,知是小妹发难,便悄悄拾起石子朝水池中投去。秦少游忽听“砰”的一声,见池中月影散乱,遂受启发,连忙对出下联:“投石冲开水底天。”这时,洞房门也“呀”的一声开了。

2.知识梳理

专题《奇妙的对联》涉及的对联常识有四个方面:(1)对联概念——也叫楹联、楹贴、对子,是一种传统的文学样式,由骈文和律诗的形式演变而成;(2)产生时代——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3)对联特点——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字数多少无定规,但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4)书写格式——上下联都是竖行书写,从上到下,字字对称、行款整齐。

3.拓展链接

(1)对联的欣赏——对联大体可分为:名胜类、喜庆类、哀挽类、谐讽类、文艺类、行业类、集句类等;(2)拓展:具体见《语文》必修1相关练习。

4.延伸探究

查阅、复习学过的古诗文,包括课外所学,从学习、友情、做人、立志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辑几副对联,准备在成果展示课上展示。

三、举一反三。自主探究

以本册教材安排的第三个专题《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为探究对象,将学生分成8个小组,运用所教方法,举一反三,开展自主探究。等学生自主探究完成后,组织一次成果展示会,让每小组展示探究成果,而后将学生的探究成果的纸质材料装订成册,作为班级探究性学习成果收藏。

猜你喜欢
县官形声字小妹
形声字太调皮
画说汉字——摆(bai)
及时雨
演状元
我们的新发现
东游Q记
六条腿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