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7-06-14 10:10彭建华张宏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7年4期
关键词:包弟巴金小狗

彭建华 张宏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把“语文核心素养”分解为了四个维度: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标准》对语文学科教学的目标进行了的廓清界定,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就应当将“语文核心素养”作为我们努力的方向。结合课程与学科意义,我们可以将“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四个维度对应为“学习素养”“学科素养”“人的发展”三个层级。因此,具体到高中语文学科,笔者认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语文教学也可以从这三个层面人手。

为了更好地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我以《小狗包弟》为例作了初步的教学尝试。

一、学习素养的培养(自主、探究、合作)

学习素养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语文教材教学而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力”。请看我在执教《小狗包弟》时的教学案例:

第一课时,我让学生自读课文,并提了三个问题:一是文章题目为“小狗包弟”,那么围绕“狗”作者写了哪些内容,请快速浏览全文,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二是文章开头写艺术家与“狗”有何作用;三是对于巴金来说,“包弟”不是一条普通的小狗。文中哪些地方集中描写了包弟的一些经历,由此你可以看出“包弟”是怎样的一条狗?

学生进行快速阅读,然后围绕三个问题展开思考讨论。在学生思考成熟后,我让各小组推荐3个人分别对上述三个问题进行回答。

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让学生体验到了主动学习的乐趣。语文课应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此,以问题为导向,以学定教,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学会、会学、乐学,真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二、学科素养的培养(言语能力、语文思维)

语文教材重在“如何传播信息”,重在培养学生掌握传播信息的方法和智慧,也就是言语能力和语文思维,这是学生阅读行为的真正目的。所以利用教材教给学生“表达”“写作”“思维”,这些都是高中语文学习中不容缺失的部分。

我是这样达成学科素养培养的:

无情的现实,带走了包弟,对于巴金来说,包弟的离去已经不可挽回,唯有对小狗包弟无尽的怀念和深深的歉意。哪些语句集中描写了巴金对包弟的怀念与歉意?并用你认为最合适的语气、语速读给大家听听。

学生纷纷起来品词析句、情感朗读。

“文革”是杀死小狗的罪魁祸首,巴金当时的选择实属迫不得已。然而,这位世纪老人却主动地背上了这个精神上的包袱,对一只小狗欠下了一笔十三年零五个月的心灵债。从巴金的歉疚和忏悔中,我们看到了巴金怎样的品质?结合当时的背景,你认为巴金的歉疚和忏悔对我们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讨论交流4分钟,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说:巴金对小狗包弟的歉疚与忏悔,不仅体现出他的善良和人道主义精神,更是对“文革”这场浩劫的揭露,进而警醒后世不要重演这样的灾难。巴金认为,他具有这样的责任。而这正是他被誉为“20世纪中国的良心”的重要原因。

从文章中我们看到了一个____的巴金。

学生填写的答案丰富多彩,如:一个坚守良知的巴金;一个敢于正视灵魂弱点的巴金;一个定格在真善美的净土上的巴金……

接着我安排了一个小练习:如果今天你要向好朋友推荐《小狗包弟》,你会怎样推荐呢?请写上一则推荐语,10-70字之间。

在此教学活动中,我通过表达与写作,有意识地将言语能力和语文思维的培养训练融入课堂,让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教材教学中能得到有效提升。

三、关注人的发展(立德树人)

很多老师把语文课程当成了纯粹的“德育”,却忽略了语文教学的“立德树人。”较之于其它学科,它更温润、更具感召力,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认真对待文本所包含的“情感”和“审美”资源,设计出合乎学情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人的精神的实实在在的成长。

在执教《小狗包弟》时,我是这样来进行情感重塑和审美培养的,为了加深学生对巴金人格的认识,完成精神内化,我又用多媒体提供了以下辅助材料:

“五十年代我常說做一个中国作家是我的骄傲。可是想到那些‘斗争,那些‘运动,我对自己的表演(即使是不得已而为之吧),也感到恶心,感到羞耻。今天翻看30年前写的那些话,我还是不能原谅自己,也不想要求后人原谅我。”(巴金《怀念胡风》)

“我从《忏悔录》的作者这里得到安慰,学到了说真话。”(巴金《再访巴黎》)

“要讲话就得讲老实话,讲自己的话,哪怕是讲讲自己的毛病也好。”(巴金《“豪言壮语”》)

“我不靠驾驭文字的本领,因为我没有这样的本领,我靠的是真感情。”(巴金《病中集·后记》)

教师小结:

巴金主动背上了精神包袱。有人说这正是他人性的闪光点。他的忏悔让我们看到了他自我反省的勇气和气度,对良知的坚守,对责任的担当,对人性真善美回归的呼唤。

最后由教师总结,完成了课文的升华:

让我们记住这位老人,并学习他坚守良知、正视灵魂弱点、铸造一种坦诚真实的人格的勇气。让他留下的涤荡心灵的文字,化着一泓清泉,浸润着我们的灵魂。愿在座的学子在感受文学美的同时,也坚守我们心灵的真善美。

对“忏悔和自省”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浸润,学生能理解到这是一种对责任的自觉承担。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认识到“自省”是一种崇高的精神,令人崇敬、景仰。且由个人的自省上升到对时代悲剧、对民族、社会的反思上。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一种审美净化。

总之,教材是为学生学习而设计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素养、学科素养和审美、育德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学科素养提升的重要媒介。所以,我们应当以语文教学核心素养为导向,向真正的语文靠近,从中去探索“教什么”和“怎么教”。对于高中语文教师而言,我们要做到心中有“数”,让语文课真正担起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的重任。

猜你喜欢
包弟巴金小狗
一生
巴金的“不在意”
“害”与“被害”的叙事:延展《小狗包弟》最重要的张力
重读《小狗包弟》
巴金人物轶事——因书得爱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小狗的憧憬
小狗
巴金《小狗包弟》赏析
小巴金“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