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仁、髡残、八大山人和石涛活跃在明末清初画坛上的四位僧人画家(一)

2017-06-15 13:29木匠
北广人物 2017年21期
关键词:画坛八大山人石涛

□木匠

弘仁、髡残、八大山人和石涛活跃在明末清初画坛上的四位僧人画家(一)

□木匠

阴眼下,故宫武英殿内,“故宫博物院藏‘四僧’书画展”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阴“四僧”,指的是弘仁、髡残、八大山人和石涛这四位活跃在明末清初画坛上的僧人画家。此次展出的四僧画作共 81 件套,总计 163 件,作品数量之多为历次和“四僧”有关的主题展览之最。

阴据故宫博物院消息,弘仁的《西岩松雪图轴》、髡残的《白云钓船图页》、八大山人的《枯木寒鸦图》和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卷》等名作均在展出之列,其中还有不少作品都是首次对外展示。

阴据悉,该展览将持续至 6 月 28 日结束,参观者凭故宫博物院门票即可免费参观。

在中国画史上,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既是僧人,也是文人,他们的画作无处不流露着文人的习性、禅的三昧和老庄的智慧。他们就是明末清初“画坛四僧”:原济(石涛)、八大山人(朱耷)、髡残(石溪)和渐江(弘仁)。他们既是僧人,也是文人、画家,他们的作品在明末清初的画坛上,可谓各树一帜,其笔下的意境山水更是孕育了人对于自然、对于生命的大彻大悟。弘仁开新安一派,髡残开金陵一派,八大山人开江西一派,石涛开扬州一派,各有风格。他们都师古而不泥古,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一片艺术新天地。

他们的画风对后来的“扬州八怪”都有较大的影响,近代的吴昌顾、齐白石等画坛名家都对他们的山水膜拜有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明末清初四僧画笔下的那山那水,感受那份来自大自然生命的纯粹美好吧!

一、弘仁

弘仁,1609 年出生在安徽歙县一富绅家庭,俗姓江,名韬,一名舫,字六奇,又字鸥盟。

在他年幼时,祖父决定去杭州做生意,便带着他们一家人迁居到了杭州。可是,当他们一家人到杭州后不久,祖父和父亲就相继染病去世了。无奈,母亲只好带着他返回歙县,生活也变得困顿了起来。弘仁虽自幼孤贫,性癖,但却勤奋好学,更有孝名。和那个时代的所有读书人一样,他为自己设计的人生道路也是读书做官。

但就在他刚考取了秀才,还未来得及去考举人、进士之时,李自成进了北京,大明皇帝崇祯于城破之时,在煤山上了吊。紧跟着,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又引清军入了关,大明江山就这样灰飞烟灭了。作为一个自幼熟读“四书五经”,深受儒家忠君爱国思想影响的读书人,弘仁自然不会甘心做一个亡国奴。是时,其母已经去世,为反清复明,他千里迢迢投奔了已在福州称帝的唐王朱聿键(明太祖朱元璋的第 23子唐王朱的八世孙,1644 年,崇祯在北京自缢后,福王朱由崧在江南建立了弘光政权,也称南明。次年,弘光帝被清军俘获,于是,唐王朱聿键便成为了南明的第二位皇帝)。

可是,朱聿键并不是一个明君,他不仅没有想方设法抵抗清军,而是一心一意地想要消灭在绍兴称帝的鲁王朱以海(明太祖朱元璋第 10子鲁王朱檀之后)。大敌当前,这些人还在同室操戈,自相残杀,根本不管大好山河片片沦丧,百姓流离失所,弘仁不禁对这个南明小朝廷非常失望,心灰意冷。眼见复明无望,也不可能在新朝为官,这个备受打击的读书人终在 1647 年,为图内心的清净,在武夷山出了家,师从古航禅师,研修起佛法来,古航禅师为他取了“弘仁”这个法号,他又给自己取了一个字,叫“无智”,号渐江(渐江原是他家乡的一条小河),别号“梅花古衲”。

1655 年,在跟古航禅师游历了很多名山大川之后,弘仁回到他的家乡安徽歙县,居住在县城西郊披云峰下的太平兴国寺和五明寺。常年来往于黄山、齐云山和武夷山之间。除礼佛之外,就是寄情于笔墨,时与查士标、孙逸、汪立瑞并称“新安四大家”,也称“海阳四大家”。

据史料记载,弘仁在出家以前,就已经开始作画了。今存他最早的两幅作品一幅是崇祯七年(1634 年)的《秋山幽居图》;一幅是崇祯十二年的他和其他四位画家合作的《冈陵图》,他在这两幅画上的落款,用的还是他俗家的名字“江韬”。有画评家称:《秋山幽居图》笔墨、构图都明显带有黄公望(元代画家,为元四家之一)、董其昌(明代画家,尤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归于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而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入隶入,有晋人风骨,亦擅诗文)二人的影子,笔法虽然细腻,但仍略显拘谨;后一幅显然是融合了黄公望和倪瓒(亦元四家之一)两家的技法,意境雄峻清旷,已俨然一代画宗矣。

弘仁中晚年受倪瓒影响更深,但又不拘泥于倪的画法,而是将倪的笔法、构图、美学思想与黄山地区特有的自然风光相结合,成功地塑造出了既超脱、简淡,又蕴含生机、意趣的黄山景象。

有学者总结他的画常给人以冷寂、荒疏之感,特别是一个“冷”字,在很多研究他的文章中均能看到。但他的“冷”,又不是真的冷,而更多的还是一种空灵与超脱。他出家后,奉行的是“净土宗”。“净土宗”讲修行有三种境界:一是自觉,二是觉他,三是觉心圆满。他笔下的高山、断崖、青松,都有一种风动、水动而我不动的境界,当是一种“自觉”的修为。

清初,周亮工在其《读画录》中说:“江南人以有无定雅俗,如昔人之重云林(倪瓒,字云林)然,咸谓得渐江足当云林。”今存世的弘仁画作多数与黄山有关,如 《黄山天都峰》、《始信峰图》、《黄山图》等。与他同为“四僧”的石涛对他的画作评价也极高:“渐江游黄山最久,故能得黄山真性情也,即一木一石,皆黄山本色,风骨冷然生活。”

康熙二年冬,当弘仁准备再游黄山时,不料染疾,一日忽掷帽于地,大呼:“我佛如来观世音!”遂圆寂。墓在披云峰下五明寺附近,墓周有梅花数十株。

他的好友汤燕生曾经写过一首诗,其中有:“先期一日弄寒烟,乞与贫者度腊钱”之句,并于诗序中解释说:“师告逝前一日,尚手作二画,以贻贫者。”由是可见,弘仁法师尽管身在空门,还是很关心民间疾苦的。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画坛八大山人石涛
建构八大山人研究的知识谱系
——评朱良志先生《八大山人研究》(第二版)
清·八大山人《湖山泛舟图》
汪观清:深耕画坛,“牛”劲十足
八大山人作品欣赏
画坛“狂士”的传神写真
——评王晓丹的《雅线意彩》
论石涛之画法与禅法
浅析赵孟▌绘画对画坛的影响
弗利尔美术馆解谜八大山人
《苍松秋色》
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