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精准脱贫

2017-06-15 15:24
当代贵州 2017年15期
关键词:养蜂选派贫困村

党建引领精准脱贫

文 陈 鹏 彭忠卫

4月6日上午,正安县杨兴镇桐梓村张家坝组农民党员何长书,来到技术帮扶户朱开顺家查看蜂房和蜂群,为对方提供养蜂技术帮助,这是何长书每天的必修课。

68岁的何长书曾经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正安县经贸局驻村干部的帮扶下,他养殖蜜蜂40群,卖了30000多元,全家已于去年成功脱贫。

“脱贫不能忘党恩,致富要靠带头人。”何长书说,贫困群众要致富,离不开党的好政策,也离不开能人引领。他没有忘记自己的党员身份,脱贫后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利用自己精通养蜂技术的优势,带动帮扶贫困户发展养蜂。

近年来,正安县在精准扶贫过程中,认真落实省委、市委结对帮扶要求,以“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思路,形成“支部带富、党员创富、群众致富”工作格局,使党建与扶贫有效融合、相互促进,有效推进了脱贫攻坚进程。

正安县按照“54321”结对挂帮机制(正县级5户、副县级4户、正科级3户、副科级2户、一般干部1户)积极开展结对帮扶,共落实挂帮干部5000余人,对计划脱贫的精准扶贫户实行帮扶全覆盖,帮扶人与帮扶户一定三年,不脱贫不脱钩。

“您家的致贫原因是什么?”“党的政策享受得怎么样?”“现在还需要什么帮助?”……在正安县的各个贫困户家中总能听到这样关切的询问声。县各级领导干部深入村组走访贫困户,帮助分析致贫原因,为他们想办法、谋出路。

遵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正安县委书记邓兆桃(右),正安县委副书记、县长吴起(左)与搬入新家的贫困户交谈。(彭忠卫/摄/)

在正安县,由县委组织部牵头,26个部门参与,建立了精准扶贫会商制度,要求各职能部门70%以上的项目资金要向贫困村、贫困人口倾斜。在推进党建扶贫工作中,做到派人精准,共选派部门优秀干部90名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人数达270人,形成了全党动员、聚力脱贫奔小康的局面。

向森是正安县畜产办选派到杨兴镇新建村的驻村帮扶干部,2015年6月到新建村任“第一书记”后,通过积极争取协调,为该村争取资金94.4万元建设生态养殖项目,拉动基础设施和生产投资236万元……如今的新建村,黔北民居错落排列,水泥道路纵横交错,全村绿树成荫,路面干净整洁,村民安居乐业。

为有效推进党建扶贫,正安县除了选派党员干部到贫困村开展工作,帮助村支“两委”出点子、谋路子外,还充分调动县直相关职能部门的帮扶积极性,共同助力精准脱贫。

正安县把党建工作与精准脱贫有效融合,积极探索助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新路子。如,杨兴镇新建村探索出“产业党小组+党员致富能手+精准脱贫户”“村级集体经济实体+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和溪镇马鞍村探索出“支部+专业合作社+精准扶贫户”及“三带三强一促”发展模式……

“党建扶贫,就是要充分发挥基层干部的智慧,充分利用他们的新思维、新点子、新方法,帮助更多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新路子。”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刘体华说。

(作者单位:正安县外宣中心 责任编辑/喻 丹)

猜你喜欢
养蜂选派贫困村
养蜂振兴待后生—拜读张莉代表建议有感
贫困村变身“客栈村”——勐腊县勐伴镇河边村的脱贫印记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建昌县:激发选派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省首批选派干部已全部驻乡村开展工作
省首批选派干部已全部驻乡村开展工作
建昌县:激发选派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脱贫攻坚拉响新警报
锦屏县关工委举办养蜂技术培训
养蜂专用车实现养蜂一站式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