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资助政策下的贫困生价值观教育分析

2017-06-15 17:09魏春丽
祖国 2017年9期
关键词:价值观教育贫困生高校

摘要: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现大学梦,我国逐步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高校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各种原因,当前在高校资助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比较严重的贫困生价值观教育缺失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就如何加强贫困生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思考策略。

关键词:高校 资助政策 贫困生 价值观教育

近年来,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为大批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和实现大学梦、人生转折梦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政策保障。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在高校资助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折射出在落实高校资助政策的过程中存在贫困生价值观教育缺失与不足。

一、当前我国的高校资助政策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精神,先后积极提出和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为此经过数十年的积累和探索,逐步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高校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当前,这一系列资助政策体系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杂费减免、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师范生免费教育、困难生活补助、勤工助学岗位、往返交通补助以及引导、鼓励社会企业与个人设立的各种种类繁多、覆盖面广的奖学金、助学金等。在系列资助政策的帮助下,许多贫困大学生考上大学后只需要通过高校开设的“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到校报到后再根据自身情况申请相应的资助以解决自身学费、生活费、住宿费等困难。这一系列资助政策体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帮助大量的贫困学生进入大学深造并实现了个人命运的改变。

二、在落实高校资助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资助政策的实施,为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入大学深造提供了宝贵的求学机会,大大减轻了贫困生的经济压力、生活压力、心理压力和学业压力,初步实现了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广泛支持。然而,在高校资助政策实施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贫困生价值观教育缺失就值得高度重视。具体表现为:

一是由于享受的資助政策大多是无偿性的,这就导致一些贫困学生的过度功利化,因而对资助政策产生“等靠要”的依赖心理,有的则为了获取资助故意隐瞒自身家庭和个人消费情况,甚至在班级评定过程中采取走关系、搞串联等行为影响了资助对象评选的真实性和公平性。

二是由于开展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存在很大困难,导致一些贫困生钻资助政策的漏洞,为了获取资助而虚构贫困证明材料、夸大贫困程度的现象时有发生,在个别高校甚至出现过少数学生为了获得资助经费而恶意“赛穷”的极端现象。

三是一些贫困学生由于综合素质和自我约束管理能力差,不能够正确认识资助款项的目的和意义,因而没有真正将获得的助学金、奖学金、困难生活补助等资助经费用在学习方面,而是用在请客、交友、玩乐等消费上面,造成资助经费的浪费。

四是一些贫困生感恩意识不强,社会责任感不强,对待获取资助采取“理所当然”和心安理得的态度,有的在大学毕业后违背诚信原则,不归还或不按期归还助学贷款,有的则没有主动感恩和回报社会的意识,不能够积极为社会贡献应尽之力量。

三、高校资助政策下加强贫困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思考

(一)高度重视对贫困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许多贫困大学生由于受到家庭贫困和幼年苦难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常常表现出自卑感重、自尊心强、思想负担重、精神压力大、性格孤僻、知识面不宽等特点,这就容易造成一些贫困大学生对自身不自信、对社会产生敌意,从而难以自动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要注重对贫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一方面,要认真鼓励和引导贫困生认真学习知识,不断增强技能本领,加强身体素质锻炼,从而提升贫困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理性看待经济困难,积极对待人生逆境,充分利用国家资助政策提供的机遇与平台,不断增强意志和塑造品格,实现精神的富有。再者,就是要多关心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班级、院系、学校等多层级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积极为贫困生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帮助贫困生纠正认识偏差和情绪障碍,从而尽快摆脱心理困境。

(二)积极对贫困生开展感恩教育和诚信教育

一是通过举办感恩、诚信的主题班会、讲座、宣传栏等,积极宣传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积极营造感恩的良好氛围,让贫困生切身感受到来自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关爱与帮助。二是积极将感恩教育和诚信融入于助学金、奖学金评定等全过程,让受助或获奖的贫困学生认识到这不是“理所当然”的,而是国家和社会对自己的特别关爱,需要自己牢记恩情和懂得感恩。三是严格把好奖助学金评定关口,建立相应的考核奖励制度,对不懂得感恩、没有诚信意识的学生,发现一起就严肃处理一起,积极营造感恩诚信有益、忘恩失信有害的导向和氛围。四是通过组织各种文化宣传活动,积极在贫困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三)加强对贫困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与弘扬

一方面,要让贫困生明白自己身上承受着更多恩情和关爱,更应该积极回报社会;另一方面,要引导贫困生正确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积极将实现自身价值与为社会贡献力量相统一起来。同时,要鼓励贫困生坚定信心,珍惜机会,刻苦学习,增添战胜困难、超越自我的能力和勇气,积极奋发成才,做一个对人民有益、对社会有用、对国家有利的人。

四、结语

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条件、经济水平、社会历史、家庭等因素,我国一直存在一个特殊的贫困大学生群体。为了实现“不让每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庄严承诺,我国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资助政策体系,对缓解贫困生的经济压力起到了重要作用。针对当前高校资助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贫困生价值观教育缺失的问题,要求我们切实引起对高校贫困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视,并根据实际,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贫困生走出“精神贫困”。

参考文献:

[1]杨晶.高校资助政策下的贫困生价值观教育[J].时代教育,2015,(11).

[2]李大卓.高校资助体系下的贫困生感恩教育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6).

(作者简介:魏春丽,学历:本科,工作单位: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职称: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学生管理。)

猜你喜欢
价值观教育贫困生高校
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浅谈“英语小话剧”对学生英语学习及价值观教育的促进作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
克力朩倾心捐助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