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悱启发 读学分导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实录及评析

2017-06-19 02:19执教于东评析李晓密
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我为人人养花德国人

◇执教/于东评析/李晓密

愤悱启发 读学分导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实录及评析

◇执教/于东评析/李晓密

一课题质疑,导出期待

师:同学们好!于老师是第一次来到曲阜,如果我想去游玩,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可以推荐一下吗?

生:老师,您可以到孔府、孔庙、孔林去看看,那里具有非常厚重的文化底蕴。

师:现在老师对曲阜这座城市有了一定的了解。这节课,我们读读课文,穿越时空的隧道,跟随季羡林先生到德国去游玩一番。(板书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听老师读课题,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生:自己的花为什么要给别人看呢?

师:带着这样的疑问,像老师这样读读课文。

(师范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导出感受

师:快打开书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

(指名读文,相机指导)

师:我们先来读第1自然段。读课文要注意抓住关键词把句子的意思读出来。第2句话,作者谈论的焦点是“花”,所以应该把“花”强调出来。第3句强调的是——“德国”,对,还有“民族”。读第2自然段,要注意读准“脊梁”一词,“脊”是三声。在文中,“花的脊梁”指什么呢?

生:指的是花的枝干。

(指名读第3自然段)

师:读得真好,把掌声送给他!为什么呢?原因有二:一是这么长的一句话,他刚读了几遍就读得一字不差,朗读本领了得;二是这一段的最后半句不大好读,老师最开始读到这儿的时候还考虑了一下。我们来问问他——你是怎么把这后半句读得这么好的?又是怎么停顿的?

生:“如入山阴道上”意思就是好像进入到山阴道,所以在“如入”后面停顿一下。

师:看,根据意思和词语之间的联系来断句,是读好长句子的一个办法。快在书上画一画停顿吧!作批注可是非常好的学习习惯!

(生在书上作批注)

师:谁来说说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生: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作者在德国留学时,对德国人独特的养花方式感到吃惊,看到美丽的景色后又感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美好的境界。多年以后,作者再次到德国,有了更深的感受。

师:你已经朦朦胧胧地感受到了这种深意,相信随着学习,你会有更深的体会。

生:这篇课文中作者介绍了德国人养花的方式和德国城市的景致,赞扬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美好的境界。

三细读品味,导出思考

1.了解养花方式,体会别样习俗。

师:德国人是怎样养花的呢?请同学们边默读课文边作批注。

(生读文、作批注)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吧。

生:他们把花都栽种在外面,这样做是为了给别人看。

师:再读读这句话,相信有一个地方会引起你的关注。

生:临街窗户的外面……

师:你是怎么理解这一句的?

生:临街窗户,就是只靠近街道栽种花,这样做就可以让走在街上的人看到。

师:看,说得越来越清楚啦!他们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生:这不是一家两家的行为,家家户户都这样做。

师:再读读这一段,相信一定还有一个字会引起你们的关注,让我们知道这是德国人共同的行为。

生:都在养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

师:作者一遍一遍地告诉我们这一点,说明这样养花已经成为德国人的一种——

生:习惯。

师:每个人都这样做,就不仅仅是习惯了。

生:这是一种独特的习俗。

(板书:习俗)

2.欣赏异国美景,品味别样境界。

师:这样的习俗给德国带来了什么样的景致?谁来读给大家听?

生:(读)“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师:走在大街上,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呀?自己在下面一边想象着,一边读一读。

生:“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我感觉到花非常多而且非常美。

师:哪个词语让你感受到美了?

生:“花团锦簇”,说明花开得很多,很茂盛。

师:还有补充吗?

生:“姹紫嫣红”,让我感受到花五彩缤纷,真是太美了!

生:花的海洋,海洋是什么样的?非常辽阔,花的海洋说明了一条街上开满了鲜花,太多啦!

师:看看这家的窗子前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看看那家的窗子前也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眼睛都有点看不过来啦!这就是——

生:应接不暇。

师: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让大家感受到吗?

(生读课文)

师:如果你能够将这两句中的四字词语读得慢一点,给我们想象品味的时间,就会让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啦!

(生再读课文)

师:好的阅读者,都有想象的翅膀。一个句子,甚至是一个词都会让人浮想联翩,产生无限的遐想。听老师来读,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慢慢地闭上你的眼睛。

(师读,生交流)

生:老师,我仿佛看到了许多种花,开得特别茂盛。

师:是呀,都有什么颜色?

生:有红的,有绿的,有粉色的,有橘黄色的……

师:鲜花怒放,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雪,争芳斗艳,美极了。这么多的花,这么多的颜色,就是——

生: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师:深深地吸一口气,你仿佛闻到了——

生:我仿佛闻到了花的香味,这香味让我陶醉。

生:我仿佛闻到了茉莉花的浓香。

师:菊花的清香、百合的淡香、茉莉的浓香,真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呀!一阵微风吹过,这花海就漾起波纹。这时候,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有许多人驻足观看,发出赞叹,说这儿的景色真是太美了,我们快拍张照片吧。

生:我仿佛听到了窗台前一对德国夫妻的谈话。男的说,你看,咱们这小小的举动多么了不起,给别人欣赏咱们养的花也是一种幸福。女的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

生:我仿佛看到美丽的蝴蝶飞来了,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师:这仿佛成了一幅活的画,充满了生机。谁来读一读?

(生读课文)

师:(播放课件)山阴道在浙江省绍兴市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一路上山清水秀,美不胜收。山阴道可以说是天地间的大美景,作者说德国的每一条街道都像山阴道一样,你感受到什么了?

生:通过老师的资料介绍,我感受到山阴道已经够美的了,一比较,感觉德国街头的景致才更美。

生:这是人们通过自己双手创造的美景,竟然可以与自然之美相媲美啦!

师:来,让我们一起读!

(师生齐读)

师:人们每天沐浴在花的海洋里,闻着花香,听着鸟语,望着窗外一朵朵、一簇簇、竞相开放、姹紫嫣红的鲜花,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生齐读)

师:能试着把它背诵下来吗?还不太熟练的同学请拿起你的书美美地读。

(生尝试背诵)

师:刚才我们一起领略了德国城市美丽的风光。这样奇丽的景致与德国人的习俗有什么关系呢?谁能用下面的词语说说?

(出示)

因为……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

如果……就……

生:因为他们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所以我们才能看到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如入山阴道上。

生:因为每一个德国人养花都是给别人看的,所以人们才能看到这样的景色。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试想一下,如果他们不这样做,那走在街上会怎么样?

生:如果他们不这样养花,就闻不到这样的花香了。

生:假如他们不把花养在临街窗户的外面,游客又怎能欣赏到奇特的景色呢?

生:如果他们不是这样做,行人走在大街上就不能感觉到是花的海洋了。

师:作者在这里仅仅是在赞美花吗?他还在赞美什么呢?

生:作者还在赞美德国人。

生:作者在赞美德国人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境界。

(板书:境界)

师:正因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所以走在大街上看到的是——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现在明白为什么说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了吧?

(生齐读)

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3.重游德国街头,向往别样文化。

师:四五十年以后,作者再次来到德国。刚一下火车,迎接我们的主人问我:“你离开德国这样久,有什么变化没有?”我说——

生:“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师:在这些年中,发生变化的有……

生:城市的环境更美丽。

生:城市的建筑更多了。

师:没有改变的有——

生:花的海洋没有改变。

生:奇丽的景色没有改变。

生:养花的习俗没有改变。

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没有改变。

师:是呀,多年未变,这种境界已经成为一种——

生:文化。

师:于是,我深有感触地说——“美丽”指的东西很多,其中包含着美丽的花,还包括——

生:花景美。

生:习俗美。

生:境界美。

生:文化美。

师:我不禁发出这样的赞叹——

生:“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师:是啊,那姹紫嫣红的花海,那善良淳朴的民风,那恬静高远的境界,那经久不衰的文化,怎能不令作者做起花的梦呢?

(生齐读)

师:怎么会做一个思乡的梦呢?一起读第1自然段。爱花的民族有很多,有德国,还有——

生:中国。

师:是呀,境界是相通的,文化是应该相互学习的。我国的许多城市,也出现了这样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景象,一起看。(播放课件)所以作者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四拓展阅读,走进作者内心

师:作者的感受仅仅是这些吗?请同学们在课下读读季羡林老先生的其他文章,相信你会有更深的体会,那时你再读这篇文章时,感受会更加丰富。

(出示)

《怀念母亲》《夹竹桃》《留德十年》《赋得永久的悔》《万泉集》

师:文中作者采用了怎样的写法才让文章这样打动人心的?文章又有哪些好的语言值得积累和运用呢?下节课我们再学习。

评析: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一篇哲理性散文,主要讲述季老先生在德国留学期间,对德国人独特的养花方式以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境界的惊叹。本文展现了德国特有的习俗文化,表达了作者对人与人之间关怀、友善的赞美,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同时也寄予了对中国仁爱、礼让等传统文化的追求。

面对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在文中徜徉呢?于东老师的教学带给我们如下思考。

一、身临其境,读出文章的画面

对于散文,只有做到如见如闻、感同身受、身临其境,才能真正融入文本中。对于儿童读者来说,想象是最重要的一种思维能力。我们看到于老师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是有法可循的。

首先,学生自由朗读,抓住关键词边读边想象,未成曲调先有情。接着,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想象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脑海中的画面丰富起来,不仅看到了鲜花的色彩、形态,还看到了飞舞的蝴蝶;不仅闻到了花香,还看到了驻足欣赏的人群;更为精彩的是,学生还看到了德国居民脸上洋溢的笑容,以及自豪的交谈……有声有色,人景交融,真正置身情境之中。随后,通过对“山阴道”知识的补充,学生的赞叹之情呼之欲出,自然背诵也在最后水到渠成。

二、愤悱启发,导出认识的提升

孔子有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什么时候才是教师引导的最佳时机,才是提升认识的最佳时机呢?于老师的这节课,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当学生感受到这种养花方式已成为一种习惯时,教师恰如其分地引导:每个人都这样做,就不仅仅是习惯了。学生顿悟,原来是习俗。当学生沉醉于德国街头的美景时,教师这样点拨:这样奇丽的景致与德国人的习俗有什么关系呢?让学生由感性的认识进入理性的思索中。当学生体会到“没有改变的美丽”中,不仅有习俗、景致,还有境界时,教师又精巧地点拨:多年未变,这种境界已经成为一种……学生思索后回答“文化”。

课堂的呈现各不相同,有时也会产生可怕的“误读”。比如读到“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一句时,学生经常会将中国人摆在德国人的对立面上去解读,其实季老先生是一种善意的揶揄,远没有达到抨击的程度。于老师的这句“境界是相通的,文化是应该相互学习的”的点评语就显得精准恰当。

我们把教师这种引导称为思维的体操。思维训练不是数学课所独有,语文课同样需要,这样才能提高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三、读学分导,体现阅读的规律

我们平常看到的语文教学,往往都是先把生字新词择取出来,扫清阅读障碍后再进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听了这节课,我们会有或多或少的疑问。其实这也是我们哈尔滨市南岗区语文名师团队工作室多年来的研究思考。

想想我们常态的阅读,遇到一个不认识的词语,是停下来查字典,知道它的读音、词义后再阅读,还是根据构字规律猜测它的意思,抑或是先跳过去,凭借上下文的联系来推想它的意思呢?其实,汉语言学习有这样一个规律,即模糊意会。一篇好的文章必然是一个“自足”的空间,必然会在字里行间通过字、词、句、段、篇之间的解释、补充和勾连,构建起对主旨的诠释。除非这个词对我们阅读形成了障碍,如果不理解,就不明白文章写了什么,这时我们才会关注到这个词,才想到去理解这个词的意思。至于句子读不通顺的问题,我们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反复阅读,让这些生僻、难读的句子和学生反复见面。语言实践的次数多了,学生自然就能读好了。此时,理解文章内容处在显意识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语言学习则处在潜意识里。

再看于老师这样的设计,更接近于我们的常态阅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经历了喜悦、向往等审美体验。待享受到审美体验后,才真正激发了学生探究文章写作妙处的欲望。而盘点写法,积累语言并尝试运用,则是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还原最本真的阅读,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下去。

(作者单位:黑龙江哈尔滨市华兴小学校黑龙江哈尔滨市南岗区教师进修学校)

猜你喜欢
我为人人养花德国人
德国人的德式阅读
德国人的“方便”让人惬意
我爱养花
养花
看看德国人的家庭界限感
乐在百日养花中
养花
德国人为什么1年能休假17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