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早期乳酸脱氢酶、T细胞亚群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2017-06-19 19:22李远光罗明鑫解启莲
临床肺科杂志 2017年7期
关键词:普通型大环内酯亚群

李远光 罗明鑫 解启莲

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早期乳酸脱氢酶、T细胞亚群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李远光 罗明鑫 解启莲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乳酸脱氢酶;T细胞亚群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MP)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的重要病原之一,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占住院儿童CAP的10%-20%[1]。支原体肺炎系常见的儿科呼吸道疾病。虽然支原体肺炎为自限性疾病但是还会并发多种肺外并发症,如脑炎,关节炎,心肌炎以及贫血等,甚至其有可能进展为威胁生命的重症病变,如坏死性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和爆发性肺炎等[1-2]。MPP早期肺部体征往往不明显,因此,当临床实践中怀疑MPP时,仅依靠胸部X线很难将其与其它病原菌肺炎相鉴别。故对可能罹患RMPP患儿进行早期干预尤为重要,为此我们抽取我院已出院诊断为普通型MPP和RMPP的患儿病例,提取其初入院时乳酸脱氢酶及T细胞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

选取2015年03月至2017年02月从我院出院,且入院时病程在7天以内,出院诊断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84例,根据《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年修订)》中诊断RMPP的标准[3],将其分为2组,其中A组为在我院收治的大环内酯类药物抗感染治疗7天,发热、咳嗽症状明显好转的普通型MPP患儿45例,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分布为1岁至8岁;B组为大环内酯类药物抗感染治疗7天,患儿症状无好转,复查胸片示病灶未吸收甚至加重,诊断为RMPP患儿39例,其中男19例,女20,年龄分布为2岁至8岁;分析两组患儿一般状况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患儿在入院后第二天的检测的LDH和T细胞亚群的数值进行比较分析。

二、 方法

1 入组标准

A组:普通型MPP患儿,① 病程中有发热和(或)咳嗽症状,胸片和(或)胸部CT显示:云絮状或大叶性高密度影。入院后完善纤支镜灌洗术显示肺泡灌洗液检测肺炎支原体DNA阳性和(或)血清支原体IgM阳性且滴度>1 ∶64,血培养及灌洗液培养均未培养出细菌[4];② 入院后均给予正规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1岁及1岁以上患儿给予阿奇霉素治疗: 用法为 10 mg / ( kg/d),静脉点滴,连续静滴3天停4天,或口服阿奇霉素片(希舒美),剂量同上,口服3天停4天。出院后继续予阿奇霉素片(希舒美)口服,剂量同上,口服3天停4天,治疗疗程为3周;若患儿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或C-反应蛋白升高者联用二代或三代β-内酰胺类抗生素并积极处理并发症;③ 正规治疗1周内,患儿发热、咳嗽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且未出现肺部及肺外并发症。

B组: 中华儿科学会呼吸学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年修订)》中诊断RMPP的标准及专家共识[5]:将符合以下条件的患儿入组:① 入院后行血清支原体IgM阳性滴度>1 ∶64,影像学提示肺部为云絮状或大叶性高密度影;② 正规大环内酯类治疗效果不佳(正规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一周左右,患儿病情仍未见好转);③ 患儿合并肺外多系统并发症,病情重(除严重肺部病变外还伴肺外多系统损害);④ 大环内酯类药物正规治疗后病程时间超过4周迁延不愈,其中发展为重症支原体肺炎且经影像学检查病情进展恶化;⑤ 灌洗液和血培养的细菌培养均呈现阴性,且正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1周后,患儿发热和(或)咳嗽症状未见好转,通过血常规、呼吸道病毒谱及G、GM等实验排除其他病原学的感染。

2 排除标准

①呼吸道病毒谱或血培养显示检测出除支原体外其他病原学感染者;②既往合并闭塞性细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炎等肺部慢性疾病者;③入院前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已经存在慢性心肺以及免疫系统疾病的患儿。如果患儿在住院期间出现符合排除标准,家属不再配合研究以及研究结束前即出院的情况,则停止其参与研究的资格。

在住院前和住院期间需要记录的数据包括,人口学特点,入院前发热持续时间,入院前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时间,重症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和肺外并发症,有无出现肺不张以及胸腔积液,血常规和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所有患儿在治疗期间全程观察直至出院。研究开始时记录患儿体温和呼吸道体征,之后每8小时进行复测。

三、标本处理

A组和B组患儿于入院第2天清晨常规采集血样。LDH 检测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 T 细胞亚群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均在在我院生化化验室及流式实验室规范操作。

四、统计学处理

结 果

表1 RMPP组和普通型MPP组患儿血浆中LDH、T细胞亚群的比较

讨 论

支原体肺炎的一线治疗药物为大环内酯类药物。目前普遍认同的观点为耐大环内酯肺炎支原体感染和过度免疫炎症反应。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一种病原体,相关研究显示[6-8]:肺炎支原体感染人体后可粘附在人体呼吸道上皮细胞,促进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导致肺部的免疫损伤。可见支原体肺炎不仅是感染直接损伤,还有较强烈的免疫反应造成机体损害。然而近年部分支原体肺炎患儿在正规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后,病情未见明显好转,部分儿童甚至出现坏死性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闭塞性支气管炎等并发症,增添患儿痛苦。尽早识别、及时干预在临床治疗中尤为重要。

乳酸脱氢酶(LDH)存在于所有动物的组织中,其中以肝脏中活性最高,其次为心脏、骨骼肌、肾脏,肺脏甚至在肿瘤组织及白血病细胞也能检测到。当肺组织受损明显时,血清LDH水平可升高。本研究中发现RMPP患儿的LDH于病程早期明显升高,而普通型MPP患儿LDH 水平升高不明显,提示LDH增高罹患RMPP的机率明显增大,可以作为普通型MPP患儿可能向RMPP发病早期的预警指标。另有研究表明,RMPP患儿血浆LDH水平升高与RMPP的严重度存在显著的关联性[9]。在RMPP的治疗中,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可以降低血浆中LDH至人体的正常水平,因此也可以将 LDH的水平作为评估RMPP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

[1] 王静,杨燕,赵顺英.闭塞性支气管炎二例及文献复习[J].中华儿科杂志,2010,48(10):764-766.

[2] Daxboeck F,Eisl B,Burghuber C,et al.Fatal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in a previously healthy 18-year-old girl[J].Wien Klin Wochenschr,2007,119(11-12):379-384.

[3]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修订)(上)[S].中华儿科杂志,2013,51(10):745-752.

[4]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社,2002:1204-1205.

[5] 曹兰芳.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现状和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10,28(1):94-97.

[6] Tamura A,Matsubara K,Tanaka T,et al.Methylprednisolone pulse therapy for 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in children[J].J Infect,2008,57(3):223-228.

[7] You SY,Jwa HJ,Yang EA,et al.Effects of methylprednisolone pulse therapy on 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in children[J].Allergy Asthma Immunol Res,2014,6(1):22-26.

[8] Saraya T,Kurai D,Nakagaki K,et al.Novel aspects on the pathogenesis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J].Front Microbiol,2014,5:410.

[9] 陈莉莉,刘金荣,赵顺英,等.常规剂量甲泼尼龙治疗无效的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探讨[J].中华儿科杂志,2014,52(3):172-176.

[11] Wang M,Wang Y,Yan Y,et al.Clinical and laboratory profiles of 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in children[J].Int J Infect Dis,2014,29:18-23.

[12] Wang RS,Jin HX,Shang SQ,et al.Associations of IL-2 and IL-4 Expression and Polymorphisms With the Risks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 and Asthma in Children[J].Arch Bronconeumol,2015,51(11):571-578.

[13] 邓永洪,张荣贵,刘红霞,等.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变化及匹多莫德免疫干预作用研究[J].河北医学,2015,21(6):920-922.

[14] Gong L,Xu L,Diao M,et al.Clinical effect of treating secondary asthma attacks of children Mycoplasma pneumoniae with combined therapy of montelukast and azithromycin[J].Eur Rev Med Pharmacol Sci,2016,20(24):5256-5260.

[15] Bodhankar S,Woolard MD,Sun X,et al.NK cells interfere with the generation of resistance against mycoplasma respiratory infection following nasal pulmonary immunization[J].J Immunol,2009,183(4):2622-2631.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lactate dehydrogenase and T cell subsets of children with 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LIYuan-guang,LUOMing-xin,XIEQi-lian
AnhuiProvincialChildrenHospital,Hefei,Anhui230000,China

RMPP; MPP; LDH; T cell subsets

10.3969/j.issn.1009-6663.2017.07.033

230000 安徽 合肥,安徽省儿童医院急诊内科

2017-03-10]

猜你喜欢
普通型大环内酯亚群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胸部HRCT影像分析
调峰保供型和普通型LNG接收站罐容计算
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CT影像特点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增SCD和室性心律失常风险
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康复新液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112例临床观察
寿胎丸治疗反复自然流产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Th17/Treg失衡60例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耐药现状及抗生素治疗进展
乳腺癌病人淋巴细胞亚群治疗变化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