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舞蹈教育与示范

2017-06-19 19:39郑添天
祖国 2017年10期
关键词:儿童教育示范舞蹈

郑添天

摘要:舞蹈是视听觉综合性的艺术形式,直观动态性是舞蹈的艺术特征之一,示范教学是舞蹈教学中最主要、最常见的教学方法。它是教师通过具体的动作示范,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所要学习动作的表象,了解所学动作的结构、要领和方法,正确的示范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儿童认知能力和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示范教学是儿童舞蹈教学中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儿童教育 舞蹈 示范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普及和广大发展,艺术教育被越来越多的家长们重视起来,其中舞蹈艺术深受广大家长和小朋友们的喜爱。它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在培养儿童毅志力、创造力、审美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上起着一定的作用。在儿童舞蹈教育中,想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很重要。教师应因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的,获得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儿童认知能力的特点

一般来说,儿童的认知能力包括感知觉能力、注意力、记忆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推理能力等。儿童的认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增强。在进行舞蹈教育活动的同时,教师要充分了解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认知能力的特点,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从感知觉方面来看,三、四岁的儿童还不能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观察,他们感知的是事物的外表,喜欢观察具体的、突出的、鲜明的东西。只有到了五、六岁的时候,才逐渐具有目的性,才能逐步地按照预定的任务和成人的要求,有意地进行感知和观察活动。

学前儿童的注意力不持久,不稳定,难于长时间地注意同一事物,记忆带有很大的直观形象性和无意性。凡是生动、具体、形象的事物,形式新颖色彩艳丽的对象,都比较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要记住什么事情,必需先要注意那个事情,记忆是永远离不开注意的。例如,在英语课上,老师教大家“apple”这个单词,如果老师只是把它写在黑板上带着大家读,可能有的小朋友就会不由自主的想其他事情注意力不够集中,而如果老师拿一个带有苹果图案的图片,或者拿着一个真的苹果,来教小朋友读“apple”这个单词,他们很可能就会被老师手里的这个道具吸引过去。再如,儿童在看动画片或漫画书时,会很容易记住里面的每个人物,包括人物与人物之间发生的具体事件、故事情节等。因为动画片和漫画书里面的人物形象鲜明,具有特色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他们自然地会记住那些自己感兴趣的、喜爱的东西。

学前儿童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初步的抽象概括性。具体形象是对摆在他们面前的,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具体事物才能进行思维。幼儿初期这个特点体现得更为明显。随着儿童知识范围的扩大,经验的增多,语言的发展,中、大班儿童也能进行初步的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够掌握一些实物的概念和数的概念,并能用概念进行简单的判断和推理。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顺序是由具体的、形象的发展至抽象的、概括的。尤其是处于3—4岁的儿童,他们只能对直观的具体的形象产生认知,还处于认知能力发展的低级阶段,所以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活动时,应增加肢体语言多做示范,讲解的同时配合身体的动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通过直观鲜明的形象在模仿中学会动作。

二、示范的重要性与作用

示范是儿童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手段,这是由舞蹈本身的特点和儿童生理、心理的特点决定的。从认识规律上讲,间接经验的获得不如直接经验容易,基于这一点,要使学生掌握前人的经验知识,教师必须遵循人的认识规律施以巧妙的传授方法,去唤起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兴趣,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儿童的生活阅历较浅薄,对事物的认识还只停留在表面,他们对舞蹈动作的获得,审美感知的形成大部分来源于示范。如儿童舞蹈《小浪花》,其中有脚尖快速点地的动作,模仿用脚拍打浪花,动作要求轻盈快速的完成,如果老师只是用语言形容,学生可能体会不到是什么样的动作感觉,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做示范,先给他们视角上的认识,再逐渐的模仿到掌握。教师通过亲身示范把“形象教材”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练习把这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通过自身的示范,还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示范。学生之间虽然年龄相仿,但在学习和接受能力上有一定的差异,可以让接受能力较快的同学进行示范,激励他们继续努力,也能让接受能力较慢的同学看到自己的差距,尽快练习达到标准。通过学生们之间的互相示范、互相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起到强化作用。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电化教育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多看、多模仿、快速理解掌握知识,加速教学效果。

示范是一种具体的、清晰的、可感知得到的“形象教材”,通过这种具体可感的形象,学生对教材的感知就越清晰,认识就越明确,理解就越深,知识就便于巩固。它是学生识记的对象,教师把教材进行了物化,使学生可以通过具体的形象,更加充分地感知教材,从而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因此,示范是学生获得正确视觉形象、动觉表象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动作技能的基礎。在进行示范的过程中,通常是由教师对教材的具体模仿再加上语言的讲解配合进行的,是多种分析的协同活动。教师的示范是既能看的、又能听的,还可以反复进行的,对学生的模仿可以随时给予指导和纠正,对示范效果及时反馈,从而实现教与学的对立统一,提高教学效率。如舞蹈《超级变变变》,虽然它只是一个简单的节奏练习,但是舞蹈中增加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环节,让老师和学生们共同完成一段舞蹈。有了老师的加入,学生们热情高涨,老师烘托起整个舞蹈的气氛,不会显的很枯燥。可见,教师应该通过自身充满热情的示范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舞蹈艺术的热爱,带动学生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舞蹈作品、更完美地表现舞蹈,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动力,达到教学目的。

三、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随着示范教学在儿童舞蹈教育中的广泛运用、教师队伍的逐渐扩大,这就给舞蹈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不仅需要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教师的师德和文化素养也是必不可少的。想要成为一名优秀合格的舞蹈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几点能力:

第一,教师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熟知每个动作的正确规范和要求,可预见错误的动作习惯给学生带来的不良后果。熟悉教材,充分备好课,进行示范时力求准确无误、讲解必须清晰明了,防止教师的示范不准确,给学生带来认识上的失误。

第二,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体型、体力以及舞蹈所需的协调能力。教师在向学生进行示范的时,自己做的好,学生才能学模仿的好学的好。所以,舞蹈教师在实行示范的教学方法时,要坚持舞蹈进修课、坚持练功保持较好的体型和舞蹈所需的身体协调能力,尽可能的完成各种动作示范。舞蹈教师的体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其他教师在上课时更多地是用语言来说,向学生传授知识。而舞蹈教师上课时不仅仅是需要语言,还需要自身的示范向学生传授知识。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老师更需要边说边跳。所以,舞蹈教师平时应该增加锻炼保持自身的体力,以便能够轻松地完成一堂舞蹈课。

第三,教师要有足夠的耐心、爱心。学习舞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个孩子的天生条件不一样,在面对一些先天能力和基础比较薄弱的孩子,就需要老师付出更多地耐心帮助他们。对于较小的学龄前儿童,老师给予他们更多地爱并鼓励他们,增加他们的自信心,才会使他们在学习舞蹈的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第四,教师还要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理论、文化修养。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不仅仅要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同样要有较高的品德文化修养。要培养新世纪全面发展的花朵儿,自己首先应当是全面发展的。

总之,儿童时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中国有句俗语叫“从小看大,三岁看老”,儿童时期的教育往往会伴随人的一生。因此,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对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一个好的舞蹈教师充分应该了解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因材施教,不能拔苗助长,结合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认知能力的特点,施行正确的教学方法,往往会得到事半功陪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邹军.舞蹈训练中的示范教学[J].艺术百家,2008,(07).

[2]宁芬.“言传身教”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J].吉林教育,2007,(07).

[3]谭艺文.动作示范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J].广东艺术,2005,(06).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儿童教育示范舞蹈
冰上舞蹈搭档
我和舞蹈
浅论文庙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