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分析与思考

2017-06-20 21:16王源
东方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

王源

摘要:从高职院校每年高就业率可知,其为社会输出了大量毕业生。但是高就业率背后却隐藏着就业质量不高的现象,主要是因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并没有符合用人企业的要求。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停留于表面,没有达到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合力培養人才的局面。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出现的问题,同时,思考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分析与思考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达1341所,招生数348万,毕业生数322万,在校生数1048万,占到高等教育的41.2%。高等职业教育已逐渐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数据来自:国家职业教育统计数据)

为适应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高职院校需为社会经济发展输出大批的高水平、高质量的技术型人才。首先要在现阶段,进一步明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正确定位所属层次的高职教育,提升高职教育质量。虽然高职院校每年公布的毕业生的就业率较高,但就业质量却不乐观。究其原因,问题就出自学校的培养目标与用人单位的实际用人标准间存在差异,部分毕业生难以符合社会、企业的要求。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所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的能力不匹配

学校在制定该校人才培养目标过于理想化,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一般都是中职院校及普通高中毕业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总体成绩水平较低,学习兴趣低、自学能力差。高职院校并没有能够实事求是地认识学生,而是用与此不匹配的管理思想和培养模式去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二)学校建设水平不能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职院校即使制定了符合学生发展水平的培养目标,但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与措施去保障也难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学校全方面的建设,但部分高职院校的学校基础建设陈旧、师资建设乏力、实训设备建设不够先进及校企合作不深入等重要因素,使学校难以达到所制定的培养目标。

(三)企业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深度不够

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即使培养水平达到了学校制定的标准,但用人企业和社会却按照更高的用人标准在考核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术技能水平,不愿意参与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中。高职院校的教育性质具有高等性和职业性,学校承担高等性的培养任务,用人企业需承担职业性培养任务,这才是向社会输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共赢模式。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能力水平和学校的教学水平、学校提供的实训的设施设备都极其有限,缺乏企业的积极参与,在三年时间里培养出达到企业及社会的要求的人才无疑是不可能的。

三、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对策

(一)找准自身的定位,制定符合实际的培养目标

市场经济及社会的发展对于高职院校的重视程度又提高到了新的高度,国家对于高职院校的规划都是统一步调,统筹部署。但高职院校务必从中落实上级的要求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及实际情况,找准定位,制定符合学生水平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应清楚的认识到招进来这些学生的不足之处,基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结合自我的办学特色及专业特点,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制定符合实际的培养目标,进而才能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

(二)加强自身建设为培养人才奠定基础

“打铁还需自身硬”。高职院校想要培养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必须加强自身的软件及硬件的建设。首先,学校拥有良好的基础建设,先进的实训基地。通过硬件的改善为培养优秀的人才打下牢固的基础。其次,高职院校需打造一支高水平、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能力,从提高师资的水平来带动学生教育质量的提高。高职教育具有职业性的特征,所以,学校务必加强与相关行业企业的联系,强化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共同培育符合要求的人才。

(三)加强与企业合作,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了《关于编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建设方案的通知》,启动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规划项目。可见,“十三五”期间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将得到全面增强,围绕地方经济转型和新兴产业开展高职人才培养的方向更加明确。高职院校发展的主要目的就是服务区域发展需求、结合地方经济需求、匹配企业及产业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不能闭门造车,必须充分考虑到区域发展需求、市场需要及企业用人需求的重要因素。企业必须提高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认识,积极参与教育教学过程,深化产教融合,乐于接受教师到企业锻炼,提高教师实践能力,主动承担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任务,衔接好学生企业实践和顶岗学习的教学工作,共同完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学校与企业手拉手、肩并肩共同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学生能力标准对应企业行业的要求,模块课程的开发匹配企业职业岗位,学生的工学交替对接企业实际任务,毕业生的职场考核融入到所学专业的工作过程。

四、结语

高职院校的教育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与企业进行深入的合作,共同培育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关系到学校培育的学生素质、能力等综合水平高低程度,毕业生的优秀与否,并不是学校单方面的决定的更重要的是需要企业通过实践工作中去考核衡量,这就要求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校企双方共同探讨研究制定而成的。

参考文献:

[1]龚剑.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高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03).

[2]李贤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要素的思考与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0(02).

[3]刘士祺.浅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特征与构成[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Z1).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分层教学改革研究
论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浅谈中职学校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浅谈
艺术职业院校表演专业现状及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索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