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媒体时代网络“道德绑架”现象的思考

2017-06-21 23:31王一珂褚凤英
新闻世界 2017年6期
关键词:自媒体成因对策

王一珂 褚凤英

【摘 要】自媒体作为新兴媒体形式正在迅速发展,其影响一方面激发了人们对于新闻关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网络“道德绑架”事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频繁发生,对社会生活造成了负面影响。本文就当下网络道德绑架现象的特征、成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有效规避网络道德绑架现象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自媒体;道德绑架;成因;对策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价值研究”(12YJC710005)与2011年度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基础与实现路径研究”(TJKS11-024)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我国的网络安全正面临着日益多元化的挑战,其中网络暴力事件发生的频率日益增加,公民的个人隐私频频受到侵犯,道德绑架事件频发更是给社会生活造成了负面影响,也引发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探究。

一、网络道德绑架的特征

(一)道德绑架概念

当今时代,自媒体以其简单操作性和普遍多样性等特点实现了民众对于信息的自主选择和接受。然而这种新兴媒体的日益壮大,也带来了愈来愈多的网络暴力事件。网络暴力,我们可以形象地称其为“百姓在网络上的狂欢”,它由道德绑架、语言攻击、恶搞新闻、蓄意搜索等多方面构成。其中,道德绑架已然变成了当今自媒体时代下最突出、最受人瞩目的一种社会现象。

我们把“道德绑架”定义为:人们打着“善良”的旗号去“行使道德的权利”,并借助于媒体舆论的强大力量,要挟强制他们认为相悖于社会公德的行为。比如,要求一个人必须自愿捐款行善,否则就要遭到谴责和唾弃,当爱心自愿行为转变成了一种不得不做的义务,就变成了道德绑架。

(二)道德绑架的基本特征

1、公开性

私人互助行为本身无错,可是道德绑架的发生恰恰始于个体行为,却又不止于私人相助行为,而是将其扩大化、公开化。因此,公开性是道德绑架的必要条件之一,但这种条件的实现则需要倚仗媒体和舆论的参与。

2、伪善性

这里所说的伪善性,是指道德绑架基于人本性的善良和道德性,对其目标或对象展开攻击。主要体现在:首先,它以善良的本意去接近事情本身,以道德名义去评判事件的是非对错,而不是以其他理由进行;其次,它要求所针对的事件必须是符合道德规范的,而最终“符合与否”、“当事人善良与否”等等这些却是由道德绑架的群体自身所界定。道德绑架虽然打着“善良”的旗号,但是并不代表它一定是符合社会公德的,其中有很多参与者是抱着看客心态进行无谓跟风,更多的人选择了围观而非出手援助,最终使得道德绑架沦为一种伪善、一种不道德。

3、强迫性

从2015年的“8·12”天津港爆炸事故“马云被逼捐”事件中可以看出,道德绑架并不是直接的强迫,而是间接的要挟。人们利用了绑架对象顾虑、爱护其个人及社会公共形象这一软肋对其进行要挟,这种强制力不是硬性制约,而是由社会舆论施加的隐性制约。

4、软暴力性

道德绑架一般通过舆论的压力去胁迫他人履行一定的行为与责任,这种潜在的约束性决定了它具有软暴力性特点。现实生活中,有些靠暴力进行维系的道德行为并不在我们所说的道德绑架范畴之内,而更适于道德强制。因此,道德绑架必然是以施加社会舆论压力这种软约束的方式进行的,并非直接的暴力行为,所以属于一种间接的软暴力。

二、网络道德绑架的成因

(一)网络环境为道德绑架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1、自由开放的平台

2015年9月3日上午,我国举行了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胜利70年大会,台湾女星范玮琪因当日发微博晒自己的双胞胎儿子,招来了众多网友指责甚至谩骂,也有部分理智的网友指出不要道德绑架他人。范玮琪晒娃遭骂这一事件,已经从个人自由言论上升到了道德绑架,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道德绑架形成的前提是要有开放的平台让人们可以自由发言,而自媒体时代下自由开放的言论平台给道德绑架现象的形成营造了“空前方便”的生存环境。

2、网络的即时传播与同步互动

网络开放与自由的特点,使得网民们在接受获取信息的同时也在源源不断提供着各种讯息。如今一件事情发生,人们可以利用手机、平板等移动端第一时间获取相关最新消息,通过观看视频、热点追踪、评论跟进、论坛互动等多元化形式发布自己的观点。如“玉林狗肉节之争”就是通过微博等新媒介进行了最快时间的发布和持续跟进。同时,公众参与网络生活的方式和渠道也在不断扩充和发展。

在传统媒体中,我们只能进行单向传播,其传播的内容也受到控制,网民们只能被动接收信息。然而在自媒体时代,新媒体给予了民众极大的选择權和自由度,丰富多元的网络信息增强了网民对新闻关注的积极性。同时,各种平台也提供了互动的机会。在这一互动过程中,网民不仅仅是信息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参与者与传播者。

3、网络的匿名性

网络平台的自由与开放根源于网络的匿名性特征,而这种匿名性也恰恰是产生道德绑架的“温床”。网民在网站上注册时,通常会使用昵称或化名,而不是自己的真实姓名。所以,网络的匿名性可以说极大地促进了网民自由公开发表自己意见的意愿和动力。“如果说言论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使普通人能通过网络有机会发表意见的话,那么网络的匿名性带来的安全感也进一步鼓励了公民在网上的发言,人们也从网络中了解其他人的舆论。”[1]

“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谁”形象地体现了网络匿名性这一特点。对于绝大多数的网民来说,网络提供的这样一个自由开放的平台,不仅可以让人们畅所欲言,同时匿名性这一特征也让网民在发表批评意见时少了后顾之忧。当很多观点相互碰撞时,尤其是当人们以善之名针对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件事时,道德绑架也就无形中产生了。

猜你喜欢
自媒体成因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