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女报中的性别话语建构研究

2017-06-21 23:49刘钰清
新闻世界 2017年6期

刘钰清

【摘 要】清末民初时期,女性办报活动出现高潮,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女性报刊和女性知识分子。她们以报刊为平台,摆脱家庭和地域的束缚,开始以新兴群体的面貌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形成了知识女性群体在公共空间的集体发声的现象,推动了女性主义发展和女性人格解放。

【关键词】清末民初女报;性别话语;女性解放

话语对人的建构作用不可小觑,因为话语本身就代表着权力。女性长期以来作为被压抑的第二性,一直受到男性话语的形塑与评判。自近代中国第一份女性报刊《女学报》于1898年7月诞生始,五十余年间先后创办的女报约有六百多种。女报以及由此催生的第一批女报人群体成为处于大变局的晚晴社会中尤为瞩目的新现象。在女报所建立的公共空间的影响下,新型知识女性群体逐渐不满足男性主导的附庸地位,纷纷投身报刊的实践活动,寻求话语空间。

一、清末民初女报中性别话语建构的特点

(一)与民主革命和女性解放思潮密不可分

19世纪末,在民主革命的浪潮中,中国人开始打着“救亡”、“自强”的口号自办报纸。与此同时,西方的女性解放思潮也在中国唱得火热。《女子世界》曾形象地描述:“西方新空气,行将渗漏于我女子世界,灌溉自由苗,培泽爱之花。”[1]在民主革命和女性解放的双重热潮中,女报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应运而生。1904年丁初我主办的《女子世界》公开宣称,欲拯救当下家国危难的局面,必须先摆脱女性从属的地位,使之男女平等。[2]阐明爱国救亡与女性解放之间的关系,鼓励妇女找回人格尊严。知识女性借助报刊媒介登上历史舞台,开辟了广阔的女性话语空间,同时催化了中国的女性解放思潮。

(二)提倡白话文,扩大读者群

清末国难当头,在这个巨大压力下,开民智成为大部分报刊的首要议题,由此涌现出大量的白话报刊,开创知识精英与普通民众思想互动新局面。近代中国第一份女报《女学报》就强调其白话特色:三分雅,七分俗。试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女学,以便于民众阅览。[3]秋瑾创办的《中国女报》也考虑到多数妇女缺少文化教育、阅读有困难的现实,遂采取了兼顾文、白的写作手法。她在《中国女报》第一期用白话文写道:“我的二万万女同胞……足儿缠得小小的……一生只晓得依傍男子……一世的囚徒,半生的牛马。”引起女性读者强烈共鸣。[4]实践证明,白话文的报刊确实吸引了一大批女性读者的订阅,甚至男性群体也加入其中,扩大了受众群体,提高了女性社会上的话语地位。但值得思考的是,传播者对白话文体的重视多拘泥在民众“启蒙”的框架下,而非对白话文体本身的认同。

(三)形成女性发声代言人群体

19世纪末,随着女性教育的发展,知识女性的数量在迅速增加,逐渐形成一个由受过资产阶级新式教育的女性报人群体。她们在男性主导的场域里猛烈抨击封建妇德观,推动社会性别话语的不断完善。比较著名的有康同薇、李蕙仙、裘毓芳等。裘毓芳作为中国新闻史上的第一个女报人,1899年在上海创办《女报》并担任主编,撰写《中国女子之前途》《世界十女杰演绎》等文章,宣扬男女平等与女性解放。她们运用报刊平台针砭时弊,从女性角度分析社会革命和历史传统,达到“兴女学”、“开女智”、“促人格”的效用,实现女性话语的建构和身份认同。但这个群体仍然以社会人、政治人的角色存在于报刊领域,所做新闻皆为社会革命服务,不足以称其为新闻职业人。

二、清末民初女报中性别话语建构主要设置的议程

(一)废缠足,改风气

废缠足成为女性报刊中话语建构的首要议程。清末知识分子认为中国日渐衰落的原因在于“种弱”,而“种弱”又是因为女性的缠足,要想拯救国民于水火,就要通过废缠足来改造中国传统女性。《女子世界》刊发了一系列的反缠足文章,如《放足歌》《戒缠足诗十首》等,猛烈抨击旧中国的陋习,揭露了封建礼教、专制制度对女性的束缚和迫害,号召女性杜绝恶习,尽快放足。康同薇在父亲康有为的支持下身体力行,走向不裹足运动的前沿阵地。“同薇不裹后,同璧及诸侄女乘势而下,不裹易易矣。”[5]摒弃千年来的恶俗,起到了开化风气的作用。这一议程的设置成为社会共识,在革命的浪潮下风气大换,性别话语也出现内容一致的趋势。

(二)兴女學,开女智

兴女学的逻辑与废缠足是一脉相承的,“兴女学,倡女权”的时代号角依然首先吹响在男性话语权里。梁启超在《时务报》中这样表述:“妇学实天下存亡强弱之大原也”。[6]女性知识分子遂迅速在报刊撰文,响应其号召。秋瑾在《创办〈中国女报〉之草章及意旨》中提到:本报设立的目的就在于开通社会风气,提倡女学,联络感情,为将来创设中国妇女协会打下民众基础。[7]《女学报》将女子教育作为该报的重要内容,指出:人才决定中国强弱,而女学决定人才高低。[8]再如《北京女报》,从创办之初就为女学的创立奔走呼号:世界各国都在宣扬女权,女权发展的源头则在于兴盛女学。[9]通过兴女学,受益的无疑是广大知识女性,教育使她们告别愚昧,视野开阔,学识增进,能力提高,最终导致以知识女性为标志的性别结构的改变,开启了女性话语建构的过程。

(三)促人格,树楷模

在男性本位的中国传统社会,性别角色刻板印象根深蒂固。政治、经济、文化更是编织了一张无形的网束缚了女性的独立人格,使她们自卑、自贱而不自知。清末民初女报第一时间认识到女性人格的扭曲,于是通过强大的舆论攻势,呼吁社会赋予女性与男性同等的权利,倡导甚至身体力行塑造新女性,盼以改变千年以来被压抑的女性话语权。于是,在西方传教士的引导下,中国本土女报塑造出三类典型的“新女性”形象:一是救亡图存的革命女性,如秋瑾;二是接受过资产阶级文化的新女性,如康爱德、吕碧城等;三是通过学习文化由家庭走向社会的普通新女性。读者可以从报中找到自己的身影或为之奋斗的楷模,推动了中国女性追求人格独立的进程,为中国当下女性人格的塑造提供了宝贵经验。

三、性别话语从女报延伸到外报的表现形式

虽然女报掌握了一定的文化资源,但声音依旧微弱,无法直接参与公共事务和实际政治。因此,需要借助其他主流媒介来争取到属于自己的话语权力和生存空间。

政论与论说是报刊最常采用的评论方式。清末政论在整个报刊评论中居于主导地位,主要出现在“论说”、“论着”、“演说”等栏目。“废缠足”、“兴女学”等女性热点问题就是由此途径进行传播,进而成为社会共识。在这个时期,男性主导的报刊联合女报,为民主政治和女学提供舆论支持,推动社会历史进程。社会性别话语在社会各方媒体的支持下迅速建构,为女性群体提供了参与历史的机会。

除了政论和论说,广告和画报也成为女性声音的传播平台。从1903年至1916年,《大公报》刊登了大量有关女学的广告。在1904年一则医院广告中,明确说明,医院设此广告的目的在于招募愿意学习先进医学知识的女性,为促进女学繁荣昌盛,提高女性医学文化水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10]不仅宣传医院的环境设施和优惠政策,还有提倡女学、医学教育的内容。《时事画报》《图画新闻》《点石斋画报》等报刊也描绘了不少新时代女性形象,虽然以趣味性为主,但从另一角度展现出新女性的生活方式,加大了社会上女性话语权的比重,民众备受鼓舞。

结语

女性报刊的兴起,不仅“在中国报刊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性质和划时代的意义”,且“自它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了妇女争取自身解放的喉舌,对唤起妇女的觉醒,争取民族的解放,推动社会的变革起到了宣传鼓动的作用。”[11]虽然清末民族主义的大旗掀起了中國的女性话语建构,但其理论却寄希望于儒家伦理观,并试图从中挖掘出平等话语权的依据。但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个立论点恰恰就是男女不平等的根源,由此延伸出的女性话语,与真正意义上女性作为性别主体的话语是相互抵牾的,因此在具体实践上出现了被压制的矛盾局面,未能创立自己的公共话语空间。

注释:

[1][2]丁初我.发刊词[J].女子世界,1904(1).

[3]秋瑾.本馆告白[N].女学报,1898(2).

[4]秋瑾.敬告诸姊妹[N].中国女报.1907(1).

[5]康有为.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4[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16.

[6]梁启超.论女学[N].时务报,1897-05-02.

[7]秋瑾.创办《中国女报》之草章及意旨[J].中国女报,1907(2).

[8] 秋瑾.秋瑾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9]英敛之.创设北京女报缘起[N].大公报,1907.

[10]京师女学卫生医院新章广告[N].大公报,1904.

[11]周昭宜.中国近代妇女报刊的兴起及意义[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

(作者: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