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比较

2017-06-21 15:04秦树连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股骨颈股骨头置换术

秦树连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2医院骨科,江苏淮安 223001)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比较

秦树连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2医院骨科,江苏淮安 223001)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治疗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缩短手术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且可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荐应用。

全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好发于老年群体,若患者骨折后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患者需要长期卧床,生活质量严重下降[1]。临床上对于股骨颈骨折通常采取手术治疗,主要治疗方法包括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及内固定治疗,但对于采取何种治疗方法临床上仍存在较多争议[2-3]。本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观察对比了全髋关节置换术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所有患者经X线片和CT扫描明确诊断,排除因代谢性疾病引起的股骨颈骨折、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31例,女9例;年龄60-78岁,平均(69.15±2.14)岁;按照Garden骨折分型:24例患者为Ⅲ型、16例患者为Ⅳ型。观察组:男30例,女10例;年龄61-78岁,平均(69.78±2.81)岁,按照Garden骨折分型:23例患者为Ⅲ型、17例患者为Ⅳ型。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平均年龄、Garden骨折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患者硬膜外麻醉,取健侧卧位,于患侧髋关节后外侧做一长约15cm的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深筋膜,显露髋关节,取出股骨头并测量股骨头直径,将股骨颈残端修理平整,冲洗干净髓腔,放入栓子,植入人工股骨头,并修复髋关节、关节囊等。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和肝素钙,切口处放置引流管。手术2d后拔除引流管,手术后3d指导患者进行缓慢抬腿训练,术后1周协助患者拄拐行走。

1.2.2 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硬膜外麻醉,取健侧卧位,手术时取出股骨头,修整股骨颈残端,安装髋臼假体、股骨头假体及股骨柄。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和肝素钙,切口处放置引流管。手术2d后指导患者锻炼股四头肌,手术1周后协助患者拄拐缓慢行走。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的判定标准:术后半年使用Harris评分标准评价患者髋关节的功能,总分为100分。≥90分为优,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尚可,<70分为差。治疗优良率=(优例数+良好例数)/本组例数×100%。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s,n=40)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s,n=40)

?

2.2 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比较 观察组优良率为85.00%(34/40),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比较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00%和22.5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是指股骨头以下至股骨颈基底部的骨折,比较常见于老年人群体[4-5]。老年人一旦出现股骨颈骨折,由于血运障碍容易出现股骨头坏死,长时间卧床易引发肺炎,导致患者脏器功能严重受损,严重时可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由于股骨颈骨折多发于老年人群,而老年患者机体功能正处于逐渐衰退的阶段,导致临床治疗更加困难,常出现预后不良等[6]。

随着人工假体技术的发展,在对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中,采用人工股骨头代替患者的股骨颈和股骨头损伤坏死的部位。目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中,都是具有较好临床疗效的治疗方法,临床治疗效果得到了广大医生和患者的认可[7]。且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逐渐应用于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可减少患者在手术中的创伤和出血量,经过手术治疗能明显缓解患者疼痛,增加关节活动度,从而纠正患者髋关节的畸形[8]。

本研究分别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明显优势,并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在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综上所述,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不仅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而且能够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荐应用。

[1]阎戈,王愉思,徐勇强,等.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对照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2,9(5):164-165.

[2]周忠华,何劲,赵银必,等.全髋关节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7):3682-3683.

[3]曾中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7):22-23.

[4]李昊.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8):65-66.

[5]李坤,宋波.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3):45-48.

[6]齐新德.全髋关节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8(7):147.

[7]黄杰,黄英,刘瑾,等.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疗效比较[J].临床骨科杂志,2012,15 (6):681-683.

[8]李琨.人工髋关节置换与传统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比较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10):1355-1357.

(临床医学栏目编辑:陈志宏)

R683.4

A

1004-6879(2017)03-0217-03

2016-07-20)

猜你喜欢
股骨颈股骨头置换术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治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