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变中寻找班主任的幸福感

2017-06-23 15:05李红韦寒泉
广西教育·A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改变幸福感

李红+韦寒泉

【摘要】本文以W老师作为农村班主任研修共同体活动中的一员为例,论述农村班主任研修共同体个体专业成长轨迹:找到教育方向感;以“阅读、思考、写作”为精神伴侣;发现职业的幸福感。

【关键词】农村班主任 研修共同体 改变 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A-0011-04

在我们班主任研修学习共同体的QQ群里,隔三差五就会有一位W老师上传自己的教育心得和班级管理随笔,只要随意打开一篇来阅读,你都会被W老师对农村孩子那份深深的爱所感染和感动。W老师是柳江县最偏远的乡镇农村寄宿制LY初级中学的一名班主任教师,短短2年多时间,他从学校有名的“混日子”班主任,变成了学生的“亦师、亦友、亦兄、亦长”的班主任。角色转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让我们从W老师在农村班主任研修共同体研修活动中的变化寻找答案吧!

一、站教育的十字路口:“混”日子

W老师:我出生在一个有教育背景的家庭里,我的父母都是教师。高考完毕,父母劝我填报志愿为广西师范大学,理由是做老师能有一份比较稳定的收入。在那个年代,没有什么比一份拿着月工资,吃着“公家饭”,病了有公费医疗,老了拿退休金的工作更吸引人的。最终,我服从了父母的意愿。但天不遂人愿,我没有被广西师大录取,却因“服从分配”被调剂到河池师专开始了英语专业师范教育三年的学习生涯。

感谢我的大学教育学H老师,在他精彩的课程引领下,我渐渐对教育产生了兴趣。在一次课上,H老师直接喊出他对我们的要求:你们要敢于当教育家。H老师用这句话和他的教育智慧激发了我的雄心壮志:我要当教育家!但我在入职后却发现,“教育家”的梦想与现实冲突真的很大。

父母的影响和稳定的工作导向让W老师走进了师范院校。大学学习让W老师带着“教育家”的梦想来到农村中学,但由于对班主任角色及教育的内涵缺乏理解,加上“梦想”与现实的冲突,导致W老师在班主任的起步道路中举步维艰。

W老师:我毕业的时候正值国家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农村教师资源相对短缺,所以我从入职的第一天就开始当班主任兼英语教师,至今已经有15年了。我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不善于与人打交道,个性随意又缺乏计划性,加上师范学校中没有专门讲授班主任工作的课程,所以一进入职场,我就要管好几十号人的初中班级,班上许多学生还是留守儿童,工作的忙乱可想而知。但对我影响最大的,还是那时候在农村学校中几乎不会关注教师教学与班主任工作研究之类的事情,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很快发现自己根本不可能成为“教育家”,而且农村教育也不需要什么“教育家”。“散漫、得过且过、不思上进、做事拖拖拉拉、学科教学应付了事”等等,也就一个“混”字是我那时候的工作状态最真实的写照,我成了学校中有名的“象棋班主任”(即拨一下就动,不拨不动),虽然偶尔也会有改变的想法,但农村学校中“小酒加小鱼”的安逸生活,加上个人的惰性很快就把“改变”的冲动抛弃了。我的教师工作就这样在迷茫、徘徊,偶尔有些许期待与冲动的心态中“混”过了7年。

空有理想抱负,但缺乏班级管理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W老师,被大局势推到了农村班主任和教学工作职场。然而,自身性格的因素、大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缺失和缺乏教师专业发展引领,及在当下农村学校管理忽视教师发展的组织文化,让初入职场的W老师其理想还没有开始实施就处于夭折状态。

二、成为班主任研修共同体的一员:找到方向感

W老师:其实我是一个文艺青年,可能是本人的兴趣爱好使然,我们班在学校大小文艺活动中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虽然当时很多老师对我的评价是“搞这些有什么用,学习成绩才是最重要的”,但是,我的班级在文艺活动中取得了成绩,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特别卖力,此时的班级凝聚力最强,这点让我对自己、对班级和自己未来的教育生涯有了些许期待。我觉得自己需要一个机会,需要外界的力量推自己一把。

消极的班主任专业成长环境,让W老师的教育梦想潜伏在心灵深处。2012年,柳江区(原柳江县)教育局举办了一次县级中小学班主任技能大赛,这次大赛成为了W老师入选柳江区农村班主任研修共同体骨干培养项目(“名班主任”培养)M班成员的重要契机和专业发展的转折点。W老师在日记中写道:

2012年,柳江区举行了一次班主任技能大赛,我的不服气精神加上能歌善舞的特长让我大展风采。经过个人才艺展示、主题班会大赛、班主任工作情景问答等,我一路过关斩将,在这次大赛中获得了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绩,又在全县的决赛中获得了二等奖,排在乡下中学参赛选手中的第一名。这可算是不小的成绩啊,至少它让我找回了还能当好班主任的自信心!之后,我成为M班的学员。面对我的入选,周围一些同事对我颇有非议,还有的干脆直接到学校领导处提意见。当然,这些我都不在意了,因为我为自己的能力做了证明,同时又挣到了一次内心渴望已久的学习机会。

农村班主任整体队伍建设关乎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关乎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突破的重要性,柳江区教育局与广西师范学院合作启动了“柳江县农村班主任研修共同体骨干培养项目(‘名班主任培养工程)”。关于这个项目的使命,负责该项目的首席专家L教授在M班项目执行方案的解读中说了以下这样一段话。

L教授:这次的项目学习,我们要搭建一个农村骨干班主任专业成长支撑平台——区域性的农村班主任研修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應是具有较高的师德素养和现代班级管理理论水平;具有扎实的班主任专业技能,有个性、善合作、积极向上的群体。通过共同体的研修活动,打造一批在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中具有辐射与示范引领的班级管理“品牌”班级与“品牌”班主任,培养具有组织和引领农村学校,开展以校为本的班主任专业发展研修学习共同体的“种子”力量,促进全县班主任专业发展研修共同体建设。

这种在开班第一天就有明确项目目标、任务、运行模式及结果评价指标要求的班主任培训学习活动,W老师是第一次参加。研修学习活动结束后,W老师被分到“XH工作室”。工作坊S导师在第一次见面会一针见血地指出大家在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L教授的目标要求和S导师的话语深深触动了潜藏在W老师内心深处教育梦想的那根神经,他在M班第一次研修培训活动结束后的研修日志中写道:

导师们的一席话如醍醐灌顶,一语惊醒梦中人,我不能再“迷糊”下去了。说实在的,我知道自己目前在班主任工作方面的能力是极其欠缺的,我深深知道自己不是什么“名班主任”,但我一定会加倍努力改变自己,让这个“名”班主任名副其实。

三天的研修培训下来,我更坚定了要当好和能当好一名优秀班主任的决心。如果要问我在这几天培训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那就是最大限度地激起了我对班主任工作的热情和对知识的求知欲,我找到了方向感。

我们知道,人生最糟糕的境遇是:在没有答案的选择中永远地消失,不断地消耗有限的生命能量。班主任研修共同体让W老师在获得方向感的同时,找到了最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教育伴侣”。

三、阅读、思考、写作:教育伴侣

W老师告诉我们,以前也参加过一些培训学习,一般是“走过场”,但这次的研修项目活动可是“动真格”的,组织者采用“任务驱动”的研修管理模式,研修共同体内每个不同层面的人都有明确的任务,还定时、定主题开展工作室内或各工作室之间的交流活动,推著每个人得以整体向前跑。尤其与之前参加过的培训不同的是,这次的研修学习组织者,还策划了针对农村班主任专业素养提升的班主任阅读能力专项要求活动,如共读一本书思辨会、经典诗文朗诵及读书心得分享与评比等,最令W老师感到兴奋的是,项目办在每次活动中的奖品都是一些对班主任专业发展和班级管理技能提升或难题解决特别有帮助的宝贵书籍。很快,W老师成为班主任研修共同体中因阅读获益最多、成长最快的学员之一。下面节选了W老师的一则教育随笔,我们从中可以看到阅读、思考、写作给他带来了什么。

我绝不能只空口地说教了

这两天,一直在看《学生管理的心理学智慧》这本书,很迷人,原本一天计划抽出一个小时的阅读,却已经远远地超出了时间。我一面看,一面拿着笔画出那些有启发意义的句子和段落,时不时对作者的观点和经典案例赞不绝口,心里对作者的智慧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我自己感到享受极了。

……(略)

刚才我看到了书中第四章《学生管理的认知策略》,其中第76页提到了:学生为什么会改变,以及如何对付“破罐子破摔”的学生;如何应对“叛逆”的孩子;转化学生从哪里开始等的论述。这些章节慢慢地为我解开了许多谜团。

……(略)

我平时的说教,最多也只能算是运用了“脑的法则”,但是还有其他三个法则我几乎没有意识到,根本没能把它们充分运用起来。所以,要影响我的这些孩子们,让他们能够真正地乐学起来,我就必须研究这些法则,并把它们综合地运用起来,才能让我的学生朝着教育目标前进。而这应该也就是要有班级文化建设,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的建立吧,并且,它们之间不应该是孤立存在的。

对于“破罐子破摔”的学生,我们应该运用认知失调理论去分析,以此找出相应的对策,比如赞美,也即“死猪不怕开水烫,那我就先把猪救活再烫”,而对付那些“叛逆”孩子,关键是他(她)跟你对着干,你不能跟他(她)对着干。

哈,读书真好,当然,有很多实际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琢磨和实践,才能真正领悟教育和管理的智慧啊!

“一所没有书籍的房子,犹如一个没有窗户的房间。”“班主任老师就应该是一个读书人,我们不能只要我们的孩子读书,而我们自己却没有很好地读书,我们共同体中所有的成员都需要用诗书来滋养自身的教师气质。”这是W老师所在的研修共同体努力传递给他和他的同伴们的价值观。阅读不仅让W老师学习到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指导方法,更重要的是让他找到了教育前行路上重要的“教育伴侣”。下面的一段话摘自W老师的班主任成长日记《半夜醒来只想读书》:

自从参加了XH班主任工作室,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喜欢上了阅读,尤其是班主任工作方面的书,而且好像到了上瘾的程度,一有空就抓起一本书来读。这个暑假,到现在我已经看了四本班主任著作,再加上研修中的体验,我开始感觉自己的班主任灵感已经慢慢地呈现了,一些鬼点子在班级管理的具体实践中自然而然地蹦了出来,有时都让我不由自主地兴奋起来,所以今天在半夜醒来的时候(又被可恶的老鼠给弄醒了),我自然而然地拿起一本班主任工作书来享受,同时,我需要把自己的这一感受和一些思考记录下来,生怕过了这个时间点就会把灵感弄丢。

阅读、思考与写作成为了W老师在班主任研修共同体学习生活的常态。在班主任研修共同体学习的短短2年多时间,W老师所写下的成长日记、教育随笔、班级管理案例等相关文字有10多万字。朱永新教授曾经说过: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人的身体的发育有年龄限制,人的精神发育却是一辈子的事。精神从不会停止生长。教师应该走一辈子精神发育的路,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未来的学生抛在后面,才不会被学生称为“老古董”。W老师肯读书、善读书,加上愿思考、勤写作,使他能从“教书匠”的行列中走出来,获得教育生活的发言权,进而成为一名有思想的生活充实、幸福的班主任。

四、爱与智慧的世界:班级管理

哲学家说:“一个热爱生命的人,不再靠自己,而是靠它所爱的东西活着。”教育家说:“一个热爱教育的人,不靠自己,而是靠他所热爱的教育活着。”有位优秀的班主任说:“教育,是细致得上帝都轻轻呼吸的工作。”这点我们只要从W老师撰写的农村班级管理行动改进的一篇日记中就能感受得到。

把开学的事做好,为班级未来奠定基础

2014年9月1日

现在是凌晨3:16分了。今天刚开学,心里面不免有一些焦躁和激动,在加上今晚的老鼠特别厉害,很能闹,弄得我不得不起来抓它们,灭一灭它们的威风。收拾完老鼠,趁着还没睡意,我把开学的一些做法和想法记录下来,不然要是忘记了以后可是个巨大的损失。

昨天,分配抽签来的学生除了H和Z没有来之外,其他的同学都来报道了,并且还有六位新补充进来的同学。从整体上看,我还没有发现特别难以调教的学生,或许是因为我摆正了心态,从心底里想去接纳他们的原因吧。有一本书中提到:要把自己的学生当成“天使”。这样看来,我将要和“天使”一起过着生活啦。当然,我也会特别留神那些被我女儿认为是特捣蛋的“四大金刚”,尤其是H同学,我要对他恩威并施,首先把这块“硬骨头”给降服,其他的以后就好办了。

在班级的具体工作中,我开始注意到了这几个管理理念。首先,要放手给学生去做,朝着自主化的班级管理方向去思考和实践,比如今天学生刚来到学校报名的时候,我特意叫了部分同学负责领东西,尤其是H同学,我派他代表我们班去领日常劳动工具,他真的能大胆地去问这问那,最终把东西领回来,虽然刚开始放错了教室,但在上晚修的时候,我又叫他去把工具找回来。他的胆量超出了我的想象,所以我在班上大力地表扬了他。还有C等7位同学得到我在全班的公开表扬,另外3位同学因为没有参加集体活动,还对积极帮助集体的同学进行冷嘲热讽,我对他们进行了点评,对这些同学提出了要求与期待。从这次新班级成立之初对班级学生的表现观察中,我相信,如果明天还有这样的活动,自主参加的“班级义工”人数一定会增加,因为我对他们的大力表扬与期待,让他们没有退路,只能向着好的方向前进!

果然不出所料,接下来的一些诸如领书、发书、发饭卡等这些班级管理的琐事,我只需做简单的交代后就回到办公室和教室去准备其他的事情了。诶,积极的肯定这招还是真管用!

除了日常事务的自主化方向管理以外,我牢牢记住了在南宁S中学基地跟班学习中,导师L老师对我说过“新生最主要的是统一思想”这句话,我又用了一个晚修时间,召开了“我的班级,我做主”的主题班会,这次班会不仅诞生了我们的班级团队名称:“梦玛辉煌”和班级口号等,还对学生提出班级建设的目标:学会自主管理自己和班级,创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我采用激情宣泄的方式慢慢诱导学生,我问他们:你们愿意一起来创建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吗?生回答:愿意!声音从小到大,直至发自内心的呐喊。是啊,这也就是L导师说的班级整体要提升执行力和凝聚力的问题吧。第一天,我的要求是学生响亮地回答:愿不愿意和我一起创建一个我们的精神家园?明天我就要求学生会响亮回答“有没有信心和老师一块创设”及“如何创设”的问题了。新班级建设初期对我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但只要我多勤于思考,多读书并与共同体的同伴们多交流经验,我的思路就会不断地打开,其实我的点子应该是很多的呀,当然,这得在良好的状态下才能把它发挥得更好。明天我要做的任务还是很多:进行自我介绍游戏,加强相互沟通;隆重推出担任教学课程的教师团队;组织同学们制定好班级、宿舍公约、安排座位……今天写了这么多,收获和感悟不少,还真感谢那几只老鼠呀,我可以安心、放心地睡了。

W老师对班级管理的改进是出自于自己心灵深处生发的与自己融为一体的理念指导下的改变,只有这样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成为别人羡慕的思想和借鉴的方式方法。

五、职业的幸福:发现与体会

目前,中小学班主任尤其是农村班主任中“职业倦怠”的普遍存在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不再是通过一两个专家的培训讲座,或是下发几个管理规定文件能解决的。为此,研修活动组织者总是把“班主任的职业认同”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融入到每个集体研修学习主题活动和个体实践研究之中。这样的研修活动的效果正可从W老师的一篇研修日記管中规豹。

从没有过的幸福

2015年12月2日

今天,从市区回到乡下的LY中学,刚好赶上学生晚读下课。同学们一见到我,马上喊道“耶,老班你回来了”,声音震耳欲聋。见到同学们那么兴奋,我心里顿时涌起一股暖流。“我不过是出去学习两天嘛,用不着那么想我嘛!”我心里兴奋之余和大家开起玩笑。从同学们脸上写着的真诚和热情,我感到了师生之间这份深深的“依恋”。

“老班,你这两天去哪里了?刚才看到你的车回来,我们全班都跑到走廊去看呢。”说话的是很令我头疼的D,但这个学期我能明显地感受到她那孤芳自赏的娇小姐样变了许多。于是我就把这几天学习中的所见所闻向大家分享。我将桂林的山、桂林的水、桂林的人,还有桂林的故事和他们天马行空地聊着,突然我停了下来:“今晚的吹牛到此结束!”“不!”同学们集体抗议,“老班继续讲!”

于是我转了话题,“刚才我一来到办公室,就有人来……”“告状!”我还没说完同学们就抢着帮我说了。“是的,说我们班刚才晚读的时候在练手语操,做得很好,但是有几个人在里面大声喊叫,很影响班级的形象哦,我看看是谁呢?”同学们的手和目光都一致指向了C同学,然后,H同学也自报名号:“还有我。”“要记住,不要影响了我们的班级形象哦!”我望着C和H笑着说,但是看到他们两个一脸的不好意思样,我又就继续和同学们聊开了。

有人曾说:教育是心灵的世界,如果一个班主任很难感受到自己与学生同呼吸共命运,很难把学生的耻辱当成自己的耻辱,很难把学生的光荣当成自己的光荣,很难与学生荣辱与共,学生也就会不视你为最密切的伙伴,不会把你看作是生命中情感与心灵的呼吸者、引领者。改变,让W老师悟到了教育的秘诀:每个孩子带给你的不是苹果砸头的疼痛,而是闻着苹果芳香的幸福。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改变幸福感
7件小事,让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三秦百姓的“幸福感”怎么样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论以英语教学的改变创造课堂魅力
实现“四个”改变 提高阅读质量
奥迪品牌峰会见证“改变”发生
浅谈基于智慧教室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与实施
别让孩子的幸福感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