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情感因素融入小学体育教学

2017-06-23 15:40高玉磊
广西教育·A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情感因素融入小学体育

高玉磊

【摘要】本文论述将情感融入体育教学有助于增强师生间的感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强化自身情感和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课程的情感,落实情感融入体育课堂教学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体育 情感因素 融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A-0126-01

随着新课改内容的不断落实,小学体育教学逐步强调科学教学方式的重要性,并积极引入高效的教学方法,其中情感融入教学方式就是典型、科学且高效的教学方式。体育教师将情感融入体育教学中,可以增进师生间的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达到提升体育学习效率的目的。鉴于此,以下探究了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情感融入教学方式的具体策略。

一、强化教师自身的情感

小学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师意识到,自身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体育教师应当充分意识到自身的引导作用,发挥表率作用,同时具备较强的职责意识,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和教学专业性,以身作则,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受到感染。教师强化自身的情感主要方式是积极融入学生,在实践中总结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学习习惯,在與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善于聆听,多鼓励和表扬,少批评,强化师生间的感情,让学生和教师的情感交流平等且亲密。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有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疑问,那么教师应当对学生的体会和想法进行斟酌,通过合理的方式予以解答,力求让学生在解答疑问的同时体会体育课程的意义,而后还要对学生的提问进行表扬和鼓励,促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事情的能力。另外,当生活中遇到压力或是诸多不顺心的事情时,体育教师要具备较强的道德素养,教师在进行课程之前先剔除自身的负面情绪,以免不良情绪给学生带来消极心理,进而提升体育教学的效率。

二、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课程的情感

体育课程不仅要将各类运动项目的技巧以及动作要领传授给学生,更多的是要让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体育的重要意义,并逐渐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体育教师不仅要将课程的要点和重点凸显到教学中,还要通过切实可行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体育课程的重要,热爱体育,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情感。例如,教师在体育课前几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热身运动,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项目,如进行拔河比赛等,在愉悦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情感,培养师生之间的情感。体育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外小游戏引导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组织学生玩“丢手绢”“跳房子”“九宫格”等,这样的游戏内容不仅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求相契合,教师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予以指引,避免出现矛盾现象,对一些小问题和小矛盾进行合理的协调,引导学生形成乐于竞技的心态,在竞技中体会快乐,在游戏中培养完善的人格,最终实现体育强身健体、体育育人的目的。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具有爱玩和好动的特性,传统体育教学通过强制性的方式让学生完成体育教学,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抵触体育教学的心理。体育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堂学习环境,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效率。体育教师应当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学生进行体育训练时予以适宜的引导以及鼓励,将学生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到体育课程教学中。如在跳远教学中,部分学生没有掌握弹跳要领,导致学生在跳远训练的过程中出现抵触心理,基于这一情况,体育教师应当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逐步完成每一个动作,鼓励学生认真揣摩动作要领,教师做好模范带头作用,运用标准的肢体动作为学生做好引导示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与体育教师加强情感交流,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体会体育教学内容,从中感受到体育课程的重要性,逐渐爱上体育锻炼,最终实现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的目的。

总之,在进行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体育教师意识到情感融入式教学的重要性,并将其与实践教学相融合,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促进师生间的感情,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课程的情感,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情感因素融入小学体育
情感因素与外语教学
情感因素对高校训练队训练影响分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落实“两个关注”,促使课堂评价走向有效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