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还旧观,更出新意
——评仝相和先生的书法创作

2017-06-28 02:54刘光
少儿美术·书法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章草草书书法

文/刘光

王铎临阁帖

王铎书法作品

TONG XIANGHE仝相和

字非攻,号丹顶鹤,堂号“师贤堂”。1946年4月生于河南省范县。曾任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石油书法家协会主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院聘书法家,国家一级美术师。自幼酷爱书法,初学欧柳,继攻颜赵,学书六十余年,诸体皆能,尤擅章草。曾获第二届全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平复帖》国际书法大赛二等奖、写红歌全国书法展特等奖。有30篇书学论文发表,其中《也论书法表演》一文入选全国书法新十年学术论辩会,《关于对馆阁体的反思》和《当代流行书风再批判》分别入选全国第三、第六届书学讨论会。有三个版本的《仝相和书法作品集》出版发行。

仝相和先生是我非常敬重的老书家,也是在当下书坛非常活跃的、在章草领域卓有建树的老书家,更是我的家乡豫北书坛的领军人物。他靠扎实、勤奋打下坚实基础,靠不断地吸收、反思确立自己的主攻方向,靠不懈的探索与创新,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尤其是他的幽默、随和,在我的家乡被传为美谈。

最初了解仝相和先生,是因其一手遒劲的大楷。走在河南濮阳的大街小巷,随处可以看到仝先生所题写的招牌、匾额。饱满的用笔、敦实的结构,显得蓬勃、大气。我的老家有一种说法:要知道一个人的命如何,就看他的字,写出饱满、端庄的字的人,一定命数殷实、人品周正;写得枯蹇、怪诞的,也往往性情乖张、福薄命舛。这个说法可能是“字如其人”这个理论的反推, 也可能上了“字如其人”的当,但是,在老百姓看来,仝先生的楷书耐看,周正,所以他题的店也靠得住。艺术要为大众服务,把“能不能为大众服务”作为衡量艺术家的基础,应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仝相和先生在书法方面的成就远不止楷书。20世纪80年代,仝先生在张海、王学仲等先生的启发、鼓励下,开始了对《平复帖》的钻研。《平复帖》是传世年代最早的名家法帖,“草法、文句,都很古奥,难以辨识”(徐邦达语),如果将它作为基础用于创作,其难度可想而知:首先是笔法,《平复帖》是小字,且似秃笔所为,在80年代,恐怕想找一本印刷清晰的帖子都很难,所以仝先生对这个帖子的学习,必须建立在通览与《平复帖》时代相近的草书法帖的基础上;其次是字法,由于该帖年代久远,且书家对字形的处理个性鲜明,以至于后世书家对其结字之高古、欹侧只能望而兴叹,所以,基于这不足百字的法帖来改造千千万万的常用字字形,也是一大难点;再次,草书虽是各种字体中最能反映人的性情的一种字体,却也是最难的一种字体,它要求书家必须在短时间内把情绪和工具、书写内容做最好的协调,要有“临时从宜”的变通能力,还要有“一画不可移”的精谨;此外,就20世纪80年代的书法创作来看,恐怕章草还属于“冷门”,还是“寂寞之道”,走这样一条路子,会通往什么样的前景呢?

章草杨巨源《早春》

章草王昌龄《从军行》

我相信仝先生对这四个问题都有过深入的思考,不然他不可能把这些问题解决得这样好。除了《平复帖》,他还把历代法书中关于章草的内容进行归类,选出不同帖子里字形和《平复帖》接近的,把不太接近的进行改造,移植笔画、推敲字形,并将原帖临得滚瓜烂熟,把原帖的行气灌注到平时的创作中。为了增强笔画的厚度,他还对隶书下了很大的功夫,涵泳波磔,味其朴质,使得他不断接近汉魏。所以,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中后期,他的书法一直以非常纯粹的《平复帖》面貌示人,而他所走的这个路子,使得他异军突起,连连在全国展赛中获得佳绩,也逐渐为书坛所熟知。其泼辣恣肆的用笔,抑扬顿挫的行气,字字“状似连珠,绝而不离”,一下子让人想到“是故远而望之,漼焉若注岸奔涯;就而察之,一画不可移”(崔瑗)。《晋书王羲之传》中说:“(庾翼)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我看仝相和先生那个时期的章草,也深感“顿还旧观”。后来,为了使爱好者也能参与对《平复帖》的学习,我还邀请仝先生以《平复帖》笔意书写了《千字文》,并在网络上广为流布,使更多的人从这个阶梯,走进对《平复帖》的进一步学习。

章草《为善最乐》

章草《林泉高致》

但仝先生并没有停止探索,近些年他不断将简牍中的草书和章草相结合,以期增强古意。这种结合对于小字草书的创作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平复帖》的章法特点有三:一是字字不相连属,纵行多有摇曳;二是行间互动方式单调。糅入章草后,可以增强一些字的牵引连带,以及纵势的舒展,行气变化就更丰富了;三是行间关系赢得了更大的变化范围,行与行之间可远可近,但此前,行间间距是比较固定的。正如我在前年举办的仝相和先生书法座谈会上所说的:“如果我们说《平复帖》是有庙堂气的,那么仝先生的贡献就在于,从小字章草创作的角度讲,他使得这个路子更文气了;从大字章草创作的角度讲,他使得这个路子更符合展厅的效果了。”当然他还尝试过将孙过庭的小草、于右任的碑意和《平复帖》做结合,虽然没有取得更大的突破,但是种种探索,给他以更多的启发。

除书法创作外,仝相和先生还非常注重理论。他有几十篇论文被专业报刊、论文集刊载或编入,其中《也论书法表演》入选全国书法新十年学术论辩会,并收入中国书协机关刊物《书法家通讯》;其《关于对馆阁体的反思》入选全国第三届书学讨论会;其《当代流行书风再批判》入选全国第六届书学讨论会。另外,其《对〈平复帖〉的再认识》一书已出版发行,他所编纂的《章草书法字典》业已成稿。

章草节录许慎《说文解字·序》

张海先生曾这样评价仝先生:“他的行草和隶书……像一个阅历丰富的老人,和缓而不饰文采地叙述往事,不激不历,引人入胜。”面对仝相和先生的草书作品,我想,正是这样一位老人,他不断地思考、求变,在力还旧观和更

章草元好问《论诗》

章草郑板桥《题画》

猜你喜欢
章草草书书法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讨源皇象 规模右军 试论赵孟頫对章草的复兴
不激不厉风规远 醇厚儒雅溢毫端
谈张耀山的简章
康里巎巎草书谪龙说卷
章草对联
书法欣赏
自作诗(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