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近作心解

2017-06-28 02:54赵芳菲
少儿美术·书法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印面切刀刀法

文赵芳菲

ZHAO FANGFEI赵芳菲

河南济源人,本科就读于河南大学,保送至北京师范大学攻读书法研究生。2017年翰墨中原·河南省首届书法篆刻展作品入展。

图一 天道忌盈

图三 真赏

图二 两汉刻石

“天道忌盈”(图一)解读自元末明初道人洪应明的《菜根谭》。“天道”指的是老子所说的大道,“道”是天地之始,是万物之母,体现了天地宇宙的自然规律;“盈”是满的意思。天道忌讳的就是自满,“过犹不及”。刊刻“天道忌盈”一印,由此警示自己“致虚守静”,为人处世掌握好分寸,做到充而不盈。

印章以小篆入印,印文呈长方形,重心偏上,笔画舒展。章法安排上,印文之间的穿插与呼应,看似无意实则有心,如“道”字的“辶”与“盈”字右侧的呼应,巧妙地将二字关联起来,又不显得刻意与浮夸。印面的留白与边栏的残破,为全印营造一种虚静的气氛。在刀法上冲切刀结合,以刀代笔,力求婉转流畅。

赵之谦有一方印章是“二金蝶堂双钩两汉刻石之记”,此方朱文印章即撷取其中四字,并模仿悲盦篆法、笔意刻之(图二)。在章法布局上,“两”字与“石”字疏,“汉”字与“刻”字密,对角疏密呼应。在字法上,取静而不板、动而不媚之意。整体来看,结字静穆平和,而“汉”字的“氵”以曲线表现灵动之势,“刻”字的“刂”斜向处理,又显得动感十足。

图四 庞丽娟印

艺术大师丰子恺曾说过,篆刻艺术是“经营于方寸之内,而赏鉴乎毫发之细,审其疏密,辨其妍媸”,所以“书画同源,而书实深于画,金石又深于书”。清代流派篆刻,邓石如将富有自家个性和精神面貌的篆书引入篆刻,成功实现了“以书入印”,篆刻艺术被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我对赵之谦篆书所下功夫尤深,而我的朱文印章设计的绝大多数灵感则来源于自身的篆书功底,在篆刻作品中也力求表现篆书的笔意。

“真赏”(图三)为一方随形印章。在印章设计上,印面文字则根据石头形状顺势与边栏相粘连。此印亮点在于“真”字下面将原本的纵向线条做横向处理,刚好与“赏”字上部分呼应,使得印面浑然一体,和谐统一。

此方白文印章(图四)取法汉满白文印。姓名印作回文处理,取双名不相隔离之意。“庞”字与“丽”字笔画稠密,“娟”字和“印”字笔画相对较少,索性随其字形结构均匀排布,求其稳健浑厚。邓散木在其《篆刻学》中说:“字形迫促者,分之使宽展,是谓离,字形散漫者,逼之使结束,是谓合。”此印即取“离合”之要。刀法上采用双刀法,冲切刀结合。

猜你喜欢
印面切刀刀法
传统陶印制作技艺及其应用研究
热烫印技术在汽车内外饰件中的设计要求
内框纸U型切刀装置对提高烟包小盒质量改进与运用
UP850-N型切粒机切刀崩刃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刀法
简析陶刻作品《枫桥花瓶》的刀法特色
每日挥刀五百下
岛中含湖型截面的环切刀轨连接方法
用劲刻
选篆与用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