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现实样态与可持续重构?

2017-06-29 23:01赵钧
WTO经济导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全球化定义协同

赵钧

我们拥有的大多数东西都会有闲置下来的时候。一些人习惯了将它们束之高阁,造成有意无意的浪费;另一些人却尝试着与人分享,反而收获了新的机遇。

这就像我桌上那本买了一年多共享经济的书,初读起来爱不释手、兴奋异常,但越往后却越是难啃,字斟句酌的最后就是不得已先暂时放弃,丢在一边。

而这种“慢吞吞”的读书之法带来的结果同样让人沮丧:一年下来停停读读,一本书看了一半不到。反倒是书中所呈现的共享经济模式,却如雨后春笋、早已在中国遍地开花。

相信你也会感同身受,尤其是当你出门越来越习惯扫码骑个小黄车时,当你手机没电有人告诉你附近有个共享充电宝时,当你下雨没带伞手机显示旁边就有共享雨伞时……你一定也会惊讶于身边这些静悄悄的变化。

所不同的是,在这场迅速波及出行、饮食、医疗等领域的共享大潮中,有人因为大量闲置而后悔了购买,有人因为行动迟缓而丧失了先机。而更多的人,却也因为受惠于这种新经济模式而眉飞色舞。

最近的一份民意调查也印证了共享经济的巨大潜力。当被问及为什么支持共享经济时,受访者将省钱列在了首位,其他依次是对环境友好、生活方式更加灵活、商品和服务更加便捷等。而谈及情感和价值归属时,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共享经济同时也让自己变得更加乐善好施、期待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等。

这从人们言必称共享经济、创业必称共享模式就可见一斑。但对于什么是共享经济,如何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去定义共享经济,不同的人们理解起来并不一样。就笔者的理解来看,基于可持续发展或社会责任视角的共享经济,是指——

在不破坏地球生物承载力的情况下,以网络为连接、以信任为纽带,通过平台化集聚、协同化作业,实现社会闲置资源和经济剩余资源的激活、复用和重新匹配,进而推进我们的社会由稀缺转变为可持续过剩,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价值最大化的新形态。

闲置就是浪费,使用但不购买;激活经济剩余,协同开展共享。我认为正是这两个了不起的小改变正在敲打着那些延续了数十年的生产方式和运营模式,并重新定义着我们出行的方式、我们说话的方式,乃至我们理解的增长、发展的竞争力、责任的可持续……我们似乎正进入一个重新被定义着的、协同共享的新时代。

重新定义经济人假设

西方经济理论似乎从没有像现在这样需要一场革命。无论是近年来有关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讨论,还是共享经济这种新业态引发的商业反思,西方经济学中“理性经济人”的基本假设不断遭遇来自理论界和实践家的挑战。

理性经济人,认为人的行为动机的根本触发点在于利益导向和经济诱因,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自己最大化满足、占有利益。基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企业本质上也成为一个为股东最大化谋取利益的组织。

但在共享经济的催化作用下,借助新兴的互联网平台和协同作业的方式,人们不再把所有权当成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反而更多地推崇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模式,更倾向于产品和服务的暂时获得或与他人分享。

这种越过所有权和交换价值的协同式生产和消费,客观上有利于整合经济剩余、实现综合价值最大化。同时,也让以往只存在于价值链末端的消费者位置大幅前移,一定程度上参与到生产、决策环节,成为协同共享价值链上的产消者。这种变化,同时也倒逼着企业运营由厂商思维向用户思维转变。

而这种变化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新技术、新平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产力,消除了生产和提供产品、服务的成本,另一方面则在于人们的行为选择更多地关注来自社会性的需要和集体性的寻求,向“道德人”和“共享人”转变。

重新定义增长和竞争力

永无止境的经济增长,曾经被认为是消除贫困、实现平等的引擎,但现在却正越来越多地被认为是全球体系新的谬误之一。就好像,我们总是视它为所有病症的良方,然而殊不知现在却正成为这些问题之源。

在寻计可持续,追求综合价值的道路上,每一种经济范式都是试金石。而现在,我们正在学习如何从资源分享与开放协作中创造价值、寻求增长,并在个体利益和社会需求、资源消耗与生态再造之间寻找到更好的平衡點。

就笔者来看,相比于旧有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共享经济通过企业内外部协同、产业链跨界整合、大数据价值挖掘等模式,形成了生产链—产业链—数据链—责任链的竞争力矩阵。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变依靠投资拉动、资源拉动的增长模式,打造更加包容、绿色、可持续的责任竞争力。

很显然,我们都正亲眼目睹或者业已参与到一种温和的商业环境的形成之中,我们的企业也在学会如何在这种环境中通过协同分享来互相成就和互促成长。

重新定义社会责任

在当前我们这个时代里,社会责任已经成为我们在为生态和发展献计时一个最常援用的准则。善于创新履责实践、提升责任竞争力因此也成为一个必选项。

共享经济的兴起从宏观层面来看将助力经济社会的深度转型,从微观层面来看将触发各类社会组织运行方式的系统变革。企业社会责任作为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新的潮流和共识,与共享经济在目标趋同、价值认同等方面可谓殊途同归,受共享经济模式在组织结构、社会转型等方面重塑影响,其自身在实践模式、目标方向等方面也将呈现出新的变化和新的规律。

这就表现在:受共享经济新载体、新平台、新机制影响,商业和社会维度将越走越近,社会责任的沟通方式将更加注重及时精准和互动互促;社会责任管理将更加注重基于价值观统一之上的开放参与与协同共治;社会责任的履责动力将更加强调内生性的价值认同等。

而事实上,基于共享经济的履责理念已然大行其道:为自己也为了公众的福祉,私人部门、公共部门和民间部门已然携手努力。大家目标也同样清晰可见:将公众的最大能量瞄准解决我们共同面对的那些最令人头疼的环境和社会挑战,从而开创一个全民履责、全民守责的时代。

重新定义可持续发展

其实这一部分内容和上个部分很类似。因为,无论是社会责任,还是可持续发展,我们入不敷出的时间都已经太久了。

我们透支了未来的钱给现在提供资助,然后把重担放在了未来几代人肩上。我们从地球掠夺资源以创造资产,却忘记了在我们的资产负债表上记录要抵偿债务。

尽管很多人在这个时候会强调共享经济对闲置资源的利用,预示着更加节约、低碳、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的兴起。这些都没错,但共享经济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却并不仅限于此。

就笔者来看,我们但凡说起可持续发展,就一定会聊到生态环保,聊到社会责任,聊到资源消耗……这些似乎已经成为了可持续发展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共享能否重新定义可持续发展呢?

答案当然是可以的。那共享是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目标还是特征呢?从可持续发展维度来看,所谓的共享,我认为应包含两重含义:适度竞争和不再稀缺。

适度竞争是相对于追求绝对增长的市场竞争的。经济价值最大化、过度逐利的行径带来了无止境的生产和消费,进而导致了对于资源的提前透支和无休止消耗,在这种情况下,财富和物质充当了我们安全感和幸福的等价物。而适度竞争则依据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乃至环境和社会承载力适度生产、可持续消费。

不再稀缺,在这里除了意指物质的极大丰富之外,更重要的内涵在于社会的生产性经济活动边际成本接近于零,进而利润也随之消失,商品和服务本质上就变成了免费的。而当大部分东西都免费的时候,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动力、以最大化利益的绝对竞争、以资源消耗为支撑的生产模式也将变得毫无意义,当前可持发展的主要危机也将随即消除。

综上两点,共享是否应成为可持续发展新的内涵和标签呢?

重新定义全球化

我们目睹了共享经济对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影响。但实际上,你只需打开你的智能手机中的各种应用,同样也能看到基于互联网平台之上的分享是如何促进要素和资源从我们周遭到全球无比快速的流动。

正如共享让商業和技术回归创造美好生活的本源,共享同样也在引领着全球化向着更加平等、包容、高质量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以笔者来看,这种引领首先体现在对于近年来“去全球化”的抵消和矫正上。

众所周知,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以国际贸易增速显著放缓、要素流动不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为直接诱因,以全球化给各国和各阶层带来新的不平等为深层诱因,“去全球化”阵营越来越大。而伴随着英国脱欧、欧洲难民危机、特朗普放弃区域自由贸易、乃至近期的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等一系列事件的发酵,“去全球化”一浪高过一浪。

在这种情况下,以万物可互联,万物可分享为代表的共享经济在全球的兴起,各国之间的要素流动和分享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消除贸易保护、以邻为壑的做法,让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更多释放出来,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

其次,这种引领还体现在对于全球化质量的提升和革新上。

分解全球化的进步,可以借用水平进步和垂直进步这两个维度。水平进步以将某地有用之物照搬、推广到世界各地为特点,体现为复制和传递。垂直进步体现为基于有用之物的一种突破和创新,体现为再造和革新。

打个比方,如果你根据一个胶片造出了1000个胶片,那就是水平进步。而如果你有一个胶片,又造出了一个数码照相机,那你就取得了垂直进步。

很显然,以去中心化、去组织化,崇尚个性、跨界众包为特征的共享经济在全球的兴起,同时也就意味着创新的要素、平台和机制都能在全球范围内互联互通、畅通无阻。这对于激活全球创新活力、引领高质量全球化意义自然深远。因为没有科技创新,也许中国能源产量在未来20 年会加倍,但造成的空气污染同样也会加倍。

重新定义幸福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专注于“什么让人类幸福”的调查。那么,共享经济会让人类更幸福吗?至少从文前所展示的那个调查显示出的是这样的。

尽管这种肯定的回答一部分源于他们对于更廉价资源的占有,但也同样有来自于关注社会问题、寻求社会认同、渴望活得更有价值这些内生驱动。正如经济学家告诉我们的那样,人类最初的行为动机不是贪得无厌的物质享受,而是追求社会交往。在我们对物质需求的最小欲望得到满足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认同才会使我们感到幸福。

于是以下这些情形的出现又是可以解释的: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欧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分享自行车、汽车、房子等其他东西,更注重使用权而非所有权。他们不再选择名牌,而选择一般品牌;更加关心物品的使用价值,而不是交换价值……

所以是不是可以说:我们最想要的幸福感不但不是稀缺的,反而是过剩的,那就是人与人之间彼此的信任、担当、接受和认同,而不仅仅只是物质和财富。而这恰好也构成了共享经济的本质特征。

值得一提的还有,借助共享经济这一新的业态,更多有效资源也将得到释放,不仅可以让弱势群体摆脱弱势,满足基本生活所需;同时还可以让各方都能各取所需,获得内在价值的认同。而这,不仅是我们幸福感的来源,同样也将成为由物质主义向可持续发展转变的重要一环。

共享经济重新定义着世界,写到末尾让我想起了这样一个典故:

80多年前,凯恩斯为其孙子写的一篇充满未来主义气息的文章,在第一章就描述了这样一个世界:机器把人类从市场经济体制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人们在协同共享模式下投身文化活动,追求超然于世的崇高目标。

至少目前来看,随着共享经济的兴起,这极有可能成为凯恩斯最准确的经济学预测了。

猜你喜欢
全球化定义协同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协同进化
修辞学的重大定义
山的定义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
教你正确用(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