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三部曲 润物细无声

2017-07-01 11:22王黎黎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21期
关键词:幼儿数学数学教育生活

王黎黎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认为,数学教育作为科学教育的一部分,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传统的数学集体教学脱离幼儿生活或距离幼儿生活较远,导致幼儿学习时缺乏兴趣。为了让幼儿在自然的状态中体验数学的乐趣,从“生活中找数学”“生活中学数学”“生活中用数学”三方面着手,帮助幼儿获得数量、空间、图形、时间等数学的感知,有效地提高幼儿的数学兴趣。

关键词:数学教育;生活;幼儿数学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1-017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1.11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数学教育就是“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可见,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可以从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入手,将数学知识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融入到幼儿生活之中。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案例:家中来了几位客人,妈妈请上幼儿园大班的女儿“数数今天家里来了几个人,算算吃饭时要加几双筷子和几个碗”。女儿算不出。原来女儿只会老师教的算法,不会实际应用。这个案例证明了幼儿学与用的脱节。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在幼儿数学教学实践中可采取三条可操作的途径。

一、生活中找数学——积累素材

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学”的世界里,如(时间方面)早上按时上幼儿园、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等;(数量、统计方面)共有几个人,需要多少材料;平时玩玩具的时候观察玩具(形状、颜色);小朋友由矮到高排队,在不经意中比较了高低、长短;商场里的货物是分类放置的,桌子是一组一组排的,这些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都可以为幼儿提供有关数学的感性认识。

二、生活中学数学——发现探索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数学的良好契机,生活中的小事都能引出数学话题,较之于强硬地设置场景显得更巧妙、自然。只有抓住了教育契机,才能更好地锻炼数学思维,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一)数学教育日常化

例如,在进餐时,可以比较(碗、勺的数量)、测量(喝开水倒半杯);幼儿到盥洗室轮流洗手时,可从先后顺序、第几组、第几个等获得快、慢、顺序等概念;学习认识时钟后,在平时生活中要多给幼儿时间上的提示,帮助幼儿巩固知识。可以经常和幼儿讨论鞋子号码、体重、身高,父母的手机号、门牌号码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数字及其作用;看看日历,感知月、日的顺序,知道昨天、今天、明天……如此能使幼儿在生活小事中自然地获得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使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充满趣味,从而能大大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数学教学情境化

教学活动情境化指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将数学教育融入生活情境中,引导幼儿将数学学习与现实需要结合起来,鼓励幼儿自己去实践、探索。

如在学习“序数”一课中,设置“乘火车”的情境,将小椅子排成火車长长一排的样子,发座位票让幼儿自己找座位。在这样的情境中,幼儿将序数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同时知道了车票数字所代表的含义。

由此可见,创设一些故事化情境,可使幼儿自然地融入到情境中去,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学习数学变得更有趣味,更易让人接受。

(三)数学教育游戏化

区域活动是一种自主的游戏活动,教师提供多种幼儿需要和感兴趣的材料,让幼儿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选择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丰富的活动材料能较好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在这种自主游戏环境中,幼儿可以无拘束地利用同伴间的相互影响来共同学习、共同促进与提高。

例一:建筑区中,“建筑师”们通过在搭建过程中运用各种形状(三角形、正方形……)的“建筑材料”,可感知各种形状的特征及叠加的方法。

例二:在平时排队或户外活动时可引导幼儿观察前后左右帮助幼儿感知方位;拍球、跳绳时可以练习数数;跑步时可感知快、慢变化。还可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边玩边创编应用题,如我拍了两下球,又拍了三下球,一共是几下球?我手里有五个圈,投了两个圈,还有几个圈……

例三:在“超市”游戏中,给货物标上1元、2元的标价,游戏中幼儿分角色开展活动,再给幼儿10元钱的可支配资金,让幼儿自由地进行购买活动。购买中认识了货币,并能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动中学,既满足了幼儿游戏的需要,又达到积极的教学效果。可见游戏是帮助幼儿建构和积累数学经验的良好途径。

三、生活中用数学——学以致用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互依存,相互融合,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我们要加强幼儿对数学的应用性,而不是面对数学问题时的举手无措。要培养幼儿有意识地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当中,解决实际问题。学习了测量,可以用各种工具测量身边事物的长度,比较两个物体间的长短;认识了人民币,可以尝试用零用钱在家长的看护下自主地进行超市购物、菜场买菜、买电影票等生活小事;学习了分类,可以自己整理小房间,对各种物品进行有规律的摆放等。

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正如皮亚杰所说:“儿童学习的途径应具有生活性,更多的是在生活或类似生活的情景中学习,而不是在数学情景中学习。”生活是幼儿学习知识的源泉,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幼儿获取学习的动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对幼儿来说更适宜把生活这个广阔天地作为学习数学的大课堂,让我们时刻以《指南》为指引,将幼儿数学教育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幼儿探索、了解数学世界,使幼儿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

参考文献:

[1] 王小辉.幼儿数学探究性教学策略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1).

[2] 魏彩霞.如何提升数学操作活动的质量[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8).

[3] 许燕频.幼儿数学操作性学习的认知特点及指导策略[J].教育探索,2008(11):65-66.

[ 责任编辑 谷会巧 ]

猜你喜欢
幼儿数学数学教育生活
幼儿数学课程生活化的应用策略
南师大版幼儿园中班(下)《我的数学》教材分析
数学文化融入高校现代数学教育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生活感悟
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和数学化的融合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无厘头生活
让数学回归生活
激发幼儿学习数学乐趣的点滴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