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西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研究

2017-07-03 15:50赵秀杰
中国民间疗法 2017年6期
关键词:中风缺血性神经功能

赵秀杰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针刺结合西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研究

赵秀杰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针刺;神经功能缺损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一杀手,现已成为世界性的治疗难题。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200万人,每年约150万人因其而死亡。本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等特点,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1]。笔者采用针刺结合西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2月就诊于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3.4±5.2)岁;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62.1±6.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并经CT、MRI扫描证实;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起草制定的《中风诊断疗效判定标准(试行)》[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改善循环、抗血小板聚集、营养神经、脱水降颅压、降压以及降脂等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取穴方法参照《经络腧穴学》[4]中的定位标准,选取主穴运动区、感觉区、曲池、外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配穴随症加减。操作:穴位常规消毒后,取0.30 mm×40 mm毫针迅速刺入穴位,行提插捻转手法,平补平泻,待患者出现酸、麻、重、胀等针感时,留针30 min。

疗程:西医常规治疗每日1次。针刺治疗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中间休息1 d再进行第二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治疗结果

1.疗效判定标准:①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NSS)对脑卒中患者存留的或新出现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识别和评定,并进行疗效评价。②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标准: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评定内容共10项,满分为100分,该评分能较客观地反映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水平,有利于评价患者患病后生存质量改善的程度。

2.结果

(1)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经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观察组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经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观察组上升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闭塞,导致局部脑血流中断而发生相应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组脑血管疾病,属中医学“中风”范畴。临床表现多以半身不遂、肢体无力、言语謇涩为主症,其发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近年来,国内医家在针刺治疗中风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不但总结了许多独特的治疗方法,而且在治疗机制的研究上也取得了很大进展。研究表明[5],中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流变异常,主要表现为血黏度升高,血流减慢,从而导致脑供血不足,甚至引起脑组织坏死,而针刺能有效改善这种异常状态。针灸治疗中风具有增强血浆纤溶系统活性,改善血液的浓、黏、聚、凝状态,改善脑电活动、脑供血,促进脑血管侧支循环的建立等作用,从不同侧面揭示针灸治疗中风的机制及其新趋势[6]。

本组实验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针刺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其方法简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664-2681.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2.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4]沈雪勇.经络腧穴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11-112.

[5]周益凡,姜迎萍.近五年中风失语症治疗的研究进展[J].新疆中医药,2014,32(6):79-82.

[6]翁文水,吴炳煌,连维真.针灸治疗中风的机理研究新进展[J].上海针灸杂志,1998,17(4):44-45.

2016-07-15)

猜你喜欢
中风缺血性神经功能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神奇T恤助力防止中风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