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学生发言?突破教学重难点

2017-07-03 05:50高薇
课外语文·下 2017年5期
关键词:教学学生

高薇

【摘要】很多老师心中装着的不是学生而是自己设计的教学流程,课堂节奏按照自己预设的流程进行,而忽略了学生的需要。这样的教学教师和学生是剥离的,学生无论是什么样的表现,教师都能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可是学生真正“懂了吗”?教师并没有顾及或者顾及不过来,这恰恰是教师最应该顾及的,应该根据学生的表现来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设计,这才是“以生为本”的体现。

【关键词】学生;发言;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是语文版八(上)的一篇重点文言文,教参上建议用1-2课时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对文章的情感把握。回顾我几年前教此文的做法,一般就是抓住最后一句话“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的“闲人”去分析。闲人,即闲适之人,带领学生分析,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苏轼的“闲适”,学生们可以抓住“欣然起行”“相与步于中庭”以及写美好月色的语句去分析,苏轼有赏月的雅致,有赏月的时间,能写出如此美好的月色,再联系作者当时的处境,被贬黄州,身不自由,去综合分析,“闲”表现了苏轼复杂的情感:既有赏月的欣喜,也有漫步的悠闲,还有贬谪的悲凉,更有一分自我排遣的乐观旷达。

我把“悠闲”和“无事干”写在了黑板上。我问:“这两个词意思是相近的,一个是书面语,一个是口头语。但是除了这点区别,这两个词还有其他的区别吗?”学生陷入了思考。这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悠闲,有一种愉快的感觉。”那我又问:“苏轼在文中有这种感觉吗?”学生齐答:“有”。我接着问:“请同学们找出来。”学生迅速找到了“欣然起行。”我又问:“那无事干呢?”学生答:“我觉得无事干有一种无奈的感觉。苏轼不是不想干事,而是朝廷不让他干,他因为乌台诗案被诬陷,被朝廷贬到了这个地方。所以他是被动的悠闲”。我为这个学生的回答点赞。我继续追问:“这被动的无事干,影响了苏轼的心情吗?”学生答:“影响了,如果是一个春风得意的人,应该和许多人一起去游山玩水的。他只找了一个朋友,去寺庙这样静心的地方赏月,应该有一种不愿意接近人群的失落吧。”我问同学们:“他说的有道理吗?”同学们认可了这个答案。我又对同学们说:“一个心情失落,只在意个人得失的人,他可能更多地关注的是自己的心情,可是我们从文章写月色的句子中分明读出了苏轼对月色的欣赏喜爱,一个对社会不满心怀失落的人能不能写出这样美好的句子呢?”同学们又陷入了思考。接着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说:“老师,我们从苏轼的其他作品中了解到苏轼是一个非常乐观豁达的人,比如《水调歌头》,他能从月圆月缺中发现世事都是难以圆满的,来宽慰自己和亲人不能围聚的遗憾。那么在这篇课文中,苏轼个人仕途失意,苏轼不可能不在意,但是他却能从失意中走出来,我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样优美的描写月景的句子中读到了苏轼的旷达。”我从其他同学的眼中看到了赞许和钦佩,我也为孩子们逐渐养成的深思的习惯而欣慰。我表达了对同学们爱思考的肯定。我说:“同学们从一个‘闲字解释开去,落实到文本中,落实到文章的写作背景中,落实到作者的人生经历中,把一个闲字解释得血肉丰满,这就是读文章的方法。”

接着我在黑板上“悠闲”和“无事干”的后面接着写上了“漫步的悠闲,赏月的欣喜,贬谪的悲凉,乐观旷达”四个短语。

带着对苏轼的同情、欣赏,更多的是敬佩之情,我们一起吟诵《记承天寺夜游》。

我从学生对“闲”字的解释中,和同学一起去思考它的深层含义,由表及里,让同学们自己提炼出情感,同时也教给他们分析的方法。为了印证效果,我找了一篇写法相似的文言文作练习。明末清初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我带着学生们粗读了文章,了解了文章的基本内容。然后我问学生,你觉得理解这篇散文的字眼是哪个?学生们迅速找到了“痴”。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痴”字。学生并没有一下子说上来,课堂中出现了思考的沉静。我想学生们的答案就是对刚才我从学生发言中找出教学难点突破的效果的检验。

我找了一个中等的学生回答,这个学生说:“老师,我觉得这个痴是傻的意思。”学生们顿时笑了,我知道学生为什么笑,学生认为“傻”是一个贬义词,作者怎么会用一个贬义词來形容自己呢?可是,我认为,课堂在这里不要贸然地肯定或否定学生。一定要问一问,学生为什么有这个答案。然后我问:“你为什么觉得痴是 傻的意思呢?”学生说:“舟子大早起的就带着张岱来欣赏雪后的西湖,谁不愿意睡个懒觉啊!如果我是舟子,我才不拉张岱呢。拉着张岱来到湖心亭,竟然看到有两个人比他们来得还早,这让舟子很不理解,所以他说,他认为张岱够傻的了,还有比张岱更傻的人呢!”同学们哈哈大笑,觉得他的回答太幽默了。可是我不禁拍案叫绝,我觉得他的答案太精妙了。这是绝好的教学难点突破点啊。

我在“痴”后面写下了一个大大的“傻”字。然后我引导学生:“我们这个雪后想睡懒觉的同学和舟子一样,都是俗世之人,我们这些俗人是很不理解张岱这些人的,有人的地方是找不到他们的,这样的文人,我们经常用哪个形容词形容呢?”有一个同学举起了手:“老师,是不是超凡脱俗?”我肯定了这个答案,接着问:“读书人的事情,是舟子这等粗人能理解的吗?我们还可以用哪个词呢?”又有一个同学站了起来,“老师,可不可以用清高来形容呢?”我问其他同学:“同学们说可以吗?”同学们一致认为可以。

接着,我在“傻”后面写上了清高脱俗四个字。当然,至于这篇文章中其他情感的理解还要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和张岱的个人经历来思考。

我想,我正是从学生貌似可笑的回答中挖掘合理因素,找到重难点的突破口,学生的答案反而成了带领学生深入思考的洞口。

课堂上不要怕学生的“错误发言”,要重视这些貌似耽误课堂时间的“错误发言”,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如果善于捕捉其中的合理因素,它就能成为你教学重难点的突破点。老师们,不妨试上一试。

(编辑:李艳松)

猜你喜欢
教学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学生写话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