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运动康复路径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护理研究

2017-07-03 15:54鲍丽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12期
关键词:步行康复运动

鲍丽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感染科,北京,100050)



呼吸运动康复路径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护理研究

鲍丽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感染科,北京,100050)

目的 探讨呼吸运动康复路径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5—8月收治的45例COPD患者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呼吸、运动康复路径,选取本院2016年1—4月收治的40例COPD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护理3个月后的肺功能、6 min步行距离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护理3个月后的FVE1、FVE1/FVC、FVE1%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护理3个月后的6 min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护理3个月的影响、症状、活动能力等呼吸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呼吸运动康复路径能够提高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运动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呼吸运动康复路径; COPD; 肺功能; 生活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COPD)与有害气体及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及老龄化步伐的加快,COPD的发病率越来越高。COPD的患者由于病情反复发作、病程迁延,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就目前而言,COPD的治疗目的不仅仅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更重要的指注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康复护理旨在通过康复手段改善患者的疾病状态[1],临床护理路径是以护理程序为指导的一种护理模式,具有时间性和顺序性的护理计划,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率。本院将临床护理路径用于COPD患者呼吸、运动康复护理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5—8月COPD患者45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呼吸、运动康复路径,男24例,女21例,年龄60~82岁,平均(70.5±10.2)岁。病程5~17年,病程(12.5±4.7)年。病情严重程度:Ⅰ级16级,Ⅱ级21例,Ⅲ级8例。本院2016年1—4月收治COPD患者40例为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61~80岁,平均(71.2±11.5)岁。病程4~19年,病程(13.1±5.2)年。病情严重程度:Ⅰ级13例,Ⅱ级18例,Ⅲ级9例。纳入标准:均符合COPD的相关诊断标准[2]; 均自愿参与研究; 年龄>60岁; 疾病导致功能受限; 病例完整; 无严重心肝肾及其他影响锻炼的局部或全身眭疾病; 患者精神意识清楚; 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病、营养不良、代谢综合征、内分泌疾病等; 可造成气喘或呼吸困难的其他疾病患者; 1个月内有不稳定性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伴有恶性肿瘤者; 伴结核后遗症者; 长期卧床; 严重的精神、心理疾病; 安静状态下SBP≥180 mmHg,DBP≥100 mmHg; 未完成随访者。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止咳、化痰、氧疗等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向患者发放健康资料,指导患者戒烟、适当锻炼、正确使用气雾剂、呼吸功能锻炼等,次数、时间不定。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以时间为纵轴,以康复护理内容为横轴,实施呼吸、运动康复路径。

1.2.1 病情稳定后的第1~2天:由责任护士指导、监督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和运动锻炼。首先向患者讲解呼吸功能锻炼的目的、方法及效果等,引起患者的重视,取得患者的配合。呼吸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训练前嘱患者排空大小便,适量饮水。① 腹式呼吸方法:患者取平卧位,头部稍向后仰,放松肩部、背部的肌肉,双手放于身侧,吸气时隆起腹部(用鼻深吸气)[3],呼气时稍用力压腹部,腹部尽量回缩[2]。尽量延长呼气和吸气的时间,吸气、呼吸的之间比为1∶2,呼吸频率保持7~8次/min。每日进行训练,2次/d,10~15min/次,训练时取坐位或站位。② 缩唇呼吸方法:患者取平卧位,在嘴唇半闭的状态下呼吸,类似于口哨的嘴型。每日进行训练,2次/d,5~10min/次。③ 运动训练: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主动活动,活动四肢以及翻身等。

1.2.2 病情稳定后的第3~4天:继续进行腹式呼吸训练、缩唇呼吸,指导患者做到“习惯成自然”。帮助下床坐沙发或直背椅,恢复情况较好的患者可指导患者围床活动,2次/d,10~30 min/次。

1.2.3 病情稳定第5天至出院:强化腹式呼吸训练、缩唇呼吸,指导患者进行以下锻炼。① 呼吸操:教授患者简易的呼吸操,锻炼时患者取站立位。两脚平站与肩同宽,主要动作有单臂上举、双臂平举、双臂下垂,双手轻压腹部、抱头、转体等动作,配合呼吸以及吸气,详细锻炼方法见文献[4]。2次/d,10~30 min/次。② 运动锻炼:平地步行100~200 m,2次/d,视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步行的距离。向患者发放24式杨式太极拳锻炼教学光盘,告知患者可在院外进行太极拳的运动锻炼。③ 出院日向患者发放呼吸训练以及运动锻炼的登记本及康复锻炼计划,嘱患者按照自身的锻炼情况填写。

1.2.4 出院后:出院后前2周采用电话随访的方式每周进行1次随访,对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呼吸锻炼情况、运动锻炼的情况、氧疗情况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干预计划。鼓励患者按照发放的光盘进行太极拳的锻炼,根据情况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步行锻炼。督促患者继续进行腹式呼吸训练、缩唇呼吸训练以及呼吸操的锻炼。之后每个月进行1次随访。

1.3 观察指标

1.3.1 肺功能:于护理前及护理干预后3个月进行肺功能仪测定,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VE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

1.3.2 6 min步行实验:护理前及护理干预后3个月记录患者步行6 min所需要的时间,在一条封闭、长而直的平摊走廊进行测试。若患者出现难以忍受的呼吸困难、大汗、胸痛、面色苍白等终止实验。

1.3.3 生活质量:采用呼吸问卷(SGRQ)评价护理前及护理干预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该问卷包括影响评分、症状评分、活动能力评分3个方面,共有40个问题,总分0~100分,每个方面评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差。

2 结 果

2.1 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呼吸功能比较

2组患者护理前FVE1、FVE1/FVC、FVE1%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3个月后肺功能指标有上升趋势,但观察组护理3个月后的FVE1、FVE1/FVC、FVE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呼吸功能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6 min步行试验距离比较

2组患者护理前的6 min步行距离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3个月后,6 min步行距离有增长趋势,但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6 min步行距离比较 m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2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2组患者护理前的呼吸生活质量各方面的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3个月的影响、症状、活动能力等呼吸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 论

研究[5]报道,对COPD患者实施康复锻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情况,提高运动耐力合改善生活质量。美国心肺康复协会的循证医学肺康复指南将亚极量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平板运动作为A级证据在社区疾病中进行推荐[6]。因此,对COPD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和运动耐力干预是十分必要的,其应该作为患者呼吸康复治疗中的重要环节,并且应该鼓励患者长期锻炼。但目前而言,COPD患者的康复训练都是一些传统的项目,且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指导不系统,随机性较强,患者的依从性较差,满意度也不高。

表3 2组患者出院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 分

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临床护理路径以时间为纵轴,以护理内容为横轴的一种护理模式,其核心理念是通过优化护理工作流程,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规范化和系统化。有研究将临床护理路径用于社区COPD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发现其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水平[7]。本研究以临床护理路径为参照模板,制定COPD患者的呼吸、运动康复路径,按照时间顺序对患者实施呼吸功能训练和运动康复指导,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相比,呼吸、运动康复路径组护理3个月后的肺功能、6 min步行距离、呼吸生活质量均得到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呼吸功能训练是集腹式呼吸、容量、阻力呼吸为一体的训练方法,能够帮助患者减少过往呼吸中肋间肌的无效功,扩大膈肌的活动范围,放松呼吸肌肉,从而增加肺通气量和肺循环,提高肺及小气道顺应性,以达到有效扩展气道、降低阻力、改善呼吸质馈的目的[8-9]。运动康复干预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治疗手段,能改善外周血液循环,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提高骨骼肌的代谢能力[10],对于改善COPD患者的运动耐力具有积极意义。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指导患者的呼吸功能锻炼和运动康复锻炼,按照患者恢复的不同阶段,如病情稳定后第1~2天、第3~4天、第5天至出院,出院后,护理人员遵循路径所预定的标准程序进行护理工作,保持了康复训练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避免了由于个人能力不同而造成的遗漏和疏忽。而且呼吸、运动康复训练的每个阶段均有康复目标,呈现一个递进式、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患者康复、运动训练的积极性,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和运动耐力。同时为了弥补患者出院后康复训练指导的缺失,在出院日发放康复训练计划以及每日训练登记本,出院后采用延续性护理的方式对患者继续实施康复护理,保证了院内康复训练的效果,改善了患者院外的生活质量。太极拳是传统、古老的健康运动,而且团体锻炼性较强。有研究报道[11],太极拳能够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BODE指数及SGRQ评分,减轻症状发作。本研究24式杨式太极拳锻炼教学光盘发放给患者,并鼓励患者积极锻炼,这对改善患者的身体机能状态也是十分有益的。

[1] 韩丽安,陈亚萍,李海燕.稳定期COPD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33(6):676-677.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

[3] 李丽蓉,崔妙玲,赵琳.呼吸训练对稳定期COPD患者疲乏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5):1398-1400.

[4] 冯向莉,李家芝,刘艳琴,等.健康教育路径对COPD病人呼吸肌功能锻炼效果的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7):130-132.

[5] 吴海燕,钱钧,李树雯,等.心肺康复运动训练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3):351-353.

[6] 丁亮.社区呼吸康复锻炼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5,22(5):72-73.

[7] 赖晓帆.临床护理路径在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9):10-12.

[8] 余艳,韩金辉,蒋春燕,等.改良呼吸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病人肺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9(10):3508-3511.

[9] 高天敏,周全昌,黄仕聪,等.三球式呼吸训练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中的应用研究[J].重庆医学,2015,44(32):4514-4516.

[10] 叶常英,杨丽娟,马力.运动康复训练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7):8-10.

[11] 杜舒婷,邢彬,王春霞,等.太极拳运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BODE指数和SGRQ评分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3,32(5):403-407.

Nursing of respiratory and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pathway in COPD patients

BAO Lina

(DepartmentofInfectiousDiseases,BeijingTiantanHospitalofCapitalMedicalUniversity,Beijing,100050)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respiratory and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pathway in COPD patients.Methods A total of 45 COPD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to August 2016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and were given respiratory and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pathway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and 40 COPD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April 2016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and were given the routine nursing.The changes of lung function,6 min walking distance and life quality after 3 months of the nursing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FVE1,FVE1/FVC and FVE1% after 3 months of nurs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6 min walking distanc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3 months of nursing was higher,life quality score of respiratory in the impaction,symptoms,activities after 3 months of nurs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Respiratory and motor rehabilitation pathway can improve the pulmonary function and exercise capacity of COPD patients,and improve their life quality.

respiratory and motor rehabilitation pathway; COPD; lung function; life quality

2017-01-25

R 473.1

A

1672-2353(2017)12-022-03

10.7619/jcmp.201712007

猜你喜欢
步行康复运动
步行回家
攀山擅离步行道自拍,不幸坠落身亡谁担责?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从步行到奔跑
不正经运动范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