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撕裂伴肩关节粘连疗效观察

2017-07-05 13:48穆中杰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肩峰肩袖关节镜

黎 键 穆中杰

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撕裂伴肩关节粘连疗效观察

黎 键 穆中杰

肩袖撕裂;粘连;关节镜;修补

肩袖撕裂是导致肩关节疼痛、功能减弱、活动受限的主要原因,尤其在老年人群中占比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患者往往在受伤早期对于肩袖撕裂重视度不高,前来就诊时常伴有轻或中重度的肩关节粘连,给该疾病的治疗增加了难度。2012年2月—2015年7月笔者应用肩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撕裂伴关节粘连病例32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42~78岁,平均56.7岁,病程3~26个月,平均8.7个月;主要症状为肩部不同程度疼痛,活动受限;车祸撞伤5例,自己跌伤20例,运动损伤7例,均为单纯损伤;右肩12例,左肩20例。术前均行肩关节正位,冈上肌出口位X线片、MRI等检查。X-Ray示关节间隙变窄、退行性改变;MRI示肩袖损伤。损伤程度按Ellman分型[1]标准(肩袖撕裂<3mm,Ⅰ级;3~6mm,Ⅱ级;>6mm,Ⅲ级)均为Ⅲ级。

1.2 方法所有手术均由同一组医生完成,选用全身麻醉,术中要求患者控制低血压。麻醉后取侧卧位,患肢外展45°,前屈15°,3kg砝码悬吊牵引制动。手术采用标准后入路,以肩峰后外侧角为标志向下、向内2cm处用刀片做5mm小切口,插入关节镜,依次探查肱二头肌长头腱、肩胛下肌腱、肩袖关节面,盂肱关节等结构。对前后关节囊、腋袋进行松解,松解后对肩关节活动度进行检查。后侧入路进入肩峰下间隙,然后分别建立上外侧入路、标准外侧入路,通过双外侧入路行喙肩韧带松解,清理增生滑囊及肩峰骨赘,根据肩峰形态及喙肩韧带磨损情况,必要时行肩峰成形术。清理肩袖撕裂缘,根据撕裂口大小,植入1~3枚5.0Twinfix(美国Smith&Nephew公司)锚钉,对撕裂肩袖行单排缝合固定,冲洗缝合切口。术后返还病房后予帕瑞昔布针40mg,每12h1次,连续3天,以术后镇痛,减少毒麻药物的使用[2]。

1.3 术后康复第一阶段:0~6周。主要以患者教育,物理因子治疗(冷疗以及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以及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在肩胛平面内抬高上臂,再外展外旋上臂20°~30°);第二阶段:6~12周。进行外旋、内旋、划船、前举等动作训练,在无痛情况下进行全范围的被动关节活动,无代偿情况下主动抬高上臂至120°以上。第三阶段:12~20周。力量训练,伸肘负重应在0~2磅,经过三阶段训练,基本可以康复。一般患者术后2周左右出院,后期术后康复指导主要在门诊复诊进行。

1.4 观察指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记录治疗前后疼痛情况,采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肩关节(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UCLA)评分[3]以及美国肩与肘协会(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评分[4]评价肩关节功能。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 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治疗结果

2.1 疗效标准按UCLA总评分,≤29分为差,29~33分为良,34~35分为优。

2.2 结果32例中优9例,良21例,差2例,优良率93.75%。

2.332 例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患者出院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3.4个月。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VAS评分分别为(8.03±0.54)分、(4.50± 0.67)分、(1.25±0.44)分、(1.09±0.29)分、(1.06±0.25)分,术后1个月VAS评分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3、6、12个月VAS评分又较术后1个月明显下降(P<0.05)。

2.432 例患者治疗前后UCLA以及ASES评分比较术后6、12个月UCLA、ASE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术后患者功能活动恢复良好。

表132 例肩袖撕裂伴肩关节粘连患者手术前后UCLA以及ASES评分比较(分,x±s)

3 讨论

肩关节疾病中,肩袖损伤首当其冲,而肩袖损伤发病率与患者的年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5]。研究表明,肩袖撕裂的程度和比例与年龄成正相关,在高龄人群中,肩袖损伤发病率可达80%左右[6]。年青患者多有明确外伤病史,临床常出现疼痛,上举等活动无力症状,但往往因自身代偿可抵消部分活动受限,往往被患者所忽视,继续活动甚至体能锻炼,导致肩袖撕裂进一步加重,长期引发肩关节粘连等并发症才前来就诊。这类合并肩关节粘连的肩袖撕裂患者若进行保守治疗,往往因肩袖疼痛而不敢进行锻炼,或者因锻炼致肩袖损伤进一步加重而最终仍需行手术治疗,同时此类伴有肩关节粘连的患者肩袖撕裂厚度多为EllmanⅢ级,有明确的手术修补指征。肩袖修补主要是通过人为优化腱-骨接触点的生物愈合,使肌腱恢复初始强度,在循环荷载作用下保持肩关节活动的稳定性。

目前临床肩袖修补手术主要有切开修复、全关节镜下以及联合施术等方法。切开复位虽然直视下进行肩袖修补操作较为简易,但合并关键粘连时进行软组织松解必须扩大切口,导致手术难度以及并发症明显增加。全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撕裂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中视野清晰、可多角度对肩关节组织进行处理,术后可早期进行康复训练等优点,因此为时下诊治肩袖撕裂的主流方法。肩袖修补术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肩关节粘连、肩袖再撕裂等,所以术后康复治疗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研究术后康复主要采用美国肩肘治疗师协会(ASSET)所推荐的方法。本组患者出院后定期门诊复查,指导康复以及长期跟踪随访,所有病例均在术后1个月疼痛即较术前减轻(P<0.05),优良率93.75%,随访期间均未出现肩袖再次撕裂并发症。

[1]Ellman H.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complete rotator cuff tears[J].Clinical orthopaedics and related research,1990,(254):64-74.

[2]刘文静,张琰,许伟曼.住院期间肩袖术后定期给予帕瑞昔布钠干预对于疼痛的影响[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5,15(8):734-736.

[3]Ellman H.Arthroscopic subacromial decompression:analysis of one-to three-year results[J].Arthroscopy:The Journal of Arthroscopic&Related Surgery,1987,3(3):173-181.

[4]Kirkley A,Griffin S,Dainty K.Scoring systems for the 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the shoulder[J].Arthroscopy:The Journal of Arthroscopic&Related Surgery,2003,19(10):1109-1120.

[5]张春刚,王卫明,赵德伟,等.肩袖部分撕裂的关节镜治疗[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25(7):586-588.

[6]曹兴海,陈飚,李达志,等.关节镜辅助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2,26(10):1154-1157.

(收稿:2017-03-09修回:2017-04-16)

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关节外科(杭州311400)

穆中杰,Tel:13757171727;E-mail:286779764@qq.com

猜你喜欢
肩峰肩袖关节镜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肩关节镜下改良前肩峰成形术治疗Ⅱ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疗效
冈上肌出口位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肩袖损伤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进展
不同类型肩峰下骨赘对肩袖肌腱病关节镜治疗的影响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肩峰撞击征二型肩峰行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与关节镜下单纯肩峰下清理术疗效比较
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技术修复大型肩袖撕裂的临床观察
退行性肩袖撕裂修补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