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的研究

2017-07-05 11:39王黎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3期
关键词:胎盘医护人员剖宫产

王黎霞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科,河南 郑州 450000)

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的研究

王黎霞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科,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 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与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08例,收治时间为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回顾性分析产妇的临床资料,了解产后出血发生情况,并分析护理方法。结果 ①产后出血发生情况: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子宫收缩乏力(3.70%)、凝血功能障碍(1.85%)、软产道损伤(4.63%)、胎盘异常(4.63%)。②产后出血干预效果:16例产妇止血成功,术后的恢复情况良好,产妇总满意度高达98.15%。结论 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发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子宫收缩乏力、前置胎盘、胎盘粘连等,通过尽早给予干预措施,能够控制产生出血率。

出血原因;剖宫产;护理方法

近几年,我国的剖宫产率与过去相较有很大提升,与此同时,剖宫产术后出血率也有所增加。据数据资料表明,在分娩产妇中,术后出血所占比例在2%~3%[1]。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通过分析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影响因素,有利于对产妇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预防出血的发生。本文主要分析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与护理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我院收治的108例剖宫产产妇(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为研究对象,经产妇34例、初产妇74例,最大年龄37岁,最小22岁,平均(28.63±3.44)岁,孕周在34~42周。

1.2 方法:回顾性分析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了解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分析产后出血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所有产后出血孕妇资料均由护理人员给予详细记录,便于进行对比分析。

1.3 观察指标:观察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与出血原因,分析各影响因素所占的产妇比重,总结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

2 结 果

2.1 产妇的出血情况分析:见表1。共有16例产妇发生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4.81%。经研究得知,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损伤、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异常,所占比例依次为3.70%、1.85%、4.63%、4.63%。

表1 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

2.2 产后出血干预情况:16例出血产妇经干预后,均止血成功,产妇术后的恢复情况较好。在108例产妇中,有106例产妇对干预情况满意,总满意度为98.15%。

3 讨 论

3.1 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通过本次研究得知,就剖宫产产妇而言,产后出血的发生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子宫收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损伤、胎盘异常。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最为常见,手术麻醉剂、多胎妊娠、子宫过度膨胀、产程过长等,均可引起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也比较常见,在剖宫产术中,若存在巨胎、急产等情况,则会增加产妇阴道撕裂、损伤的风险;若产妇发生羊水栓塞、胎盘早剥等现象,则可引发凝血功能障碍,导致产后出血;胎盘异常可引起子宫收缩异常,从而诱发出血[2]。

3.2 护理方法

3.2.1 产前预防护理:在分娩前,护理人员要向准备接受剖宫产的孕妇进行健康教育,加强产前教育,有利于孕妇对相关知识增强了解,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鼓励孕妇定期入院进行孕检,针对潜在产后出血症产妇,要给予详细检查,必要情况下,需终止妊娠。在产前,医护人员要了解产妇子宫内膜损伤情况,若检查出巨胎、多胎、前置胎盘、羊水过多等情况,需立刻制定应对方案,并加强护理干预,做好抢救准备工作[3]。

3.2.2 心理护理:部分剖宫产女性在产前会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担心剖宫产会有生命危险,也害怕手术会影响日后的生活。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要向产妇耐心解释剖宫产的优势与安全性,并及时回答孕妇提出的问题,防止其出现精神压力过大的情况。护理人员要对孕妇进行心理疏导,取得孕妇的信任,使孕妇的心理安全感增强。

3.2.3 抢救过程中的护理:如果产妇已经出现产后出血症状,医护人员要及时采取措施处理。有研究表明,产妇产后2 h内的出血量可将其失血情况反映出来,这一阶段是医护人员观察的重点时段。医护人员要耐心、细致观察产妇的出血情况,针对高危妊娠产妇,要加大观察力度。对于产后出血产妇,医护人员要冷静、沉着应对,相互配合,为产妇进行止血,在短时间内评估产妇的出血量,明确出血原因,实时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指标,包括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血压等[4]。护理人员要为产妇建立静脉通路,给予吸氧、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输液等常规治疗,对于子宫收缩乏力产妇,可采用米索前列腺醇片、催产素等药物,促使子宫收缩加强。

3.2.4 产后护理:医护人员要观察产妇产后的身体状况,待产妇状态稳定后,需加强健康教育,向其讲述产后的注意事项,同时给予抗感染治疗,预防感染的发生。在护理操作过程中,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指导产妇的饮食,促使其身体状况尽快恢复。

综上所述,导致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非常多,较为常见的因素包括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损伤、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异常,尽早对产妇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风险,提高剖宫产术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若产妇已经发生产后出血,医护人员要做好抢救准备,为产妇止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流程,防止发生感染。

[1] 李尉东.预见性护理对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3,14(2):125.

[2] 魏荣.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体会[J].四川医学,2013,34 (9):1525-1526.

[3] 孙明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4, 12(33):3108-3109.

[4] 冯万兰.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5,13(6):687-688.

R473.71

B

1671-8194(2017)13-0231-02

猜你喜欢
胎盘医护人员剖宫产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产前超声与MRI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效果对比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