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自体肌腱及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效果的对比研究

2017-07-05 11:39劳晨登蒋国华袁广之常岱君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3期
关键词:异体肌腱自体

劳晨登 蒋国华 袁广之 雷 鸣 常岱君

(广西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骨关节外科,广西 南宁 530022)

关节镜下自体肌腱及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效果的对比研究

劳晨登 蒋国华 袁广之 雷 鸣 常岱君

(广西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骨关节外科,广西 南宁 530022)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的效果。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80例行关节镜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自体肌腱移植,观察组采用同种异体肌腱移植,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但住院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1年的Lysholm评分、Larson评分、IKDC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关节镜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采用自体肌腱移植或同种异体肌腱移植均能获得良好疗效,能显著改善膝关节功能,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移植方案。

前后交叉韧带重建;关节镜;移植效果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ACL)损伤是临床骨科的常见疾病,一旦发生损伤或断裂可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引起膝关节不稳定,继发关节软骨及半月板损伤,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膝关节活动受限等[1]。ACL的损伤或断裂难以自愈,采用手术修复重建是临床最主要的治疗方法。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关节镜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技术逐渐成熟,但临床重建移植物的选择没有明确规定。一般可选用自体移植、同种异体移植及人工韧带三大类[2]。本研究对比自体移植和同种异体移植在关节镜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的效果,现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80例行关节镜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21~58岁,平均年龄(36.2±7.8)岁;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19~62岁,平均年龄(34.7±8.1)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断裂诊断标准,结合体格检查及MRI检查确诊,浮髌试验、转轴试验、Lachman试验均阳性;其中,前交叉韧带断裂55例、后交叉韧带断裂18例、前后交叉韧带均断裂7例;排除伴有骨折、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神经血管损伤、手术禁忌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损伤程度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①材料。自体肌腱取自患者半腱肌及股薄肌;同种异体肌腱来自山西澳瑞生物公司骨组织库提供。②手术方法。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手术入路选择髌韧带旁内、外侧,置入关节镜探查,明确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断裂情况,处理断裂韧带残端,对合并半月板或软骨损伤者给予修补和缝合;定位股骨与胫骨隧道,根据自体肌腱直径选择隧道钻头大小,本研究选用钻头直径在7.0~8.0 mm,在关节镜下置入自体或异体肌腱于隧道,用钛钉或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肌腱;在关节镜下观察重建的前、后交叉韧带形态,确定其稳定性,行抽屉试验和Lachman试验观察有无异常,最后彻底冲洗关节腔,留置引流管,缝合切口,加压包扎[3]。术后抬高患肢10°~15°,佩戴膝关节角度锁定支具,应用抗生素3~5 d;观察组额外给予地塞米松10 mg/d,连用3 d。术后1 d开始直腿抬高锻炼,术后3 d开始主动伸膝抬腿训练,术后4周开始屈膝功能锻炼,术后8周对照组开始下蹲训练,术后12周观察组开始下蹲训练,术后6个月开始慢跑,术后1年开始对抗性活动[4]。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不良反应;术后1年评价膝关节功能,采用Lysholm评分、Larson评分、IKDC评分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用均数±标准差(x-±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比较:见表1。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但住院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比较[n(%),x-±s]

2.2 两组患者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比较:见表2。两组在术后1年的Lysholm评分、Larson评分、IKDC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

表2 两组患者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比较(分,x-±s)

3 讨 论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断裂的最佳治疗方式为手术重建,若未采用重建治疗,51%的患者于1年内发生关节损伤和不稳。而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提高,关节镜下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已成为最佳治疗方式。由于自体移植和异体移植具有不同的特点,对手术的设计、固定方式、术后恢复等均有不同影响。自体肌腱是最简单、最理想的重建材料,在生物力学强度和膝关节的稳定性上可获得充分保证,但缺点是取腱处会遗留疼痛。而采用同种异体肌腱移植可有效避免这些不良反应,能够缩短手术时间,缩小手术切口,提高手术切口的美容效果。但异体肌腱植入容易发生免疫反应,产生术后排斥,临床应加重对异体肌腱的处理,使异体肌腱在临床能够安全使用[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但住院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1年的Lysholm评分、Larson评分、IKDC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无论是自体移植还是异体移植均能获得良好的韧带功能评分和稳定性,若患者不愿选择自体移植或自体腱源不符合重建要求者可选择异体移植。赵元杰等研究显示[6],自体组患者手术时间较异体组长,住院时间较异体组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体组与异体组患者Lysholm评分、Larson评分及IKD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关节镜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采用自体或异体移植均可获得良好效果,对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1] 马业涛,宋世锋,曾凡,等.关节镜下自体肌腱及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 15(25):4726-4730.

[2] 张勇,史福东,王雪臣,等.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对比研究[J].疑难病杂志,2015, 14(11):1162-1165.

[3] 李卫平,宋斌,杨睿,等.关节镜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自体移植与异体移植的中远期疗效对比[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 16(5):939-943.

[4] 李百川,张明,徐友高,等.关节镜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53例[J].临床骨科杂志,2008,11(1):24-26.

[5] 孔颖,王雷,张元民,等.关节镜下保留残端自体腘绳肌腱同期单束重建前后交叉韧带疗效观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 (2):113-118.

[6] 赵元杰,赵永明.关节镜下自体移植与同种异体移植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7):82-84.

R687.4

B

1671-8194(2017)13-0090-02

猜你喜欢
异体肌腱自体
Wide-awake技术在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修复拇长伸肌腱术中的应用
掌长肌腱移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疗效对比
掌长肌腱移植修复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30例
改良的骨腱道成形穿引肌腱段重建伸肌腱止点治疗锤状指
同种异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糖尿病慢性创面的疗效观察
自体血清在干眼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释甲骨文“朕”字的一种异体写法
历组、宾组同卜一事新例——兼谈字的异体归属及释读问题
脂肪推土机 Bulldozer “自体脂肪填充”大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