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印章集”在小学心理健康课中的运用

2017-07-05 13:04魏月默
江苏教育 2017年48期
关键词:印章激励机制心理健康

魏月默

“心理印章集”在小学心理健康课中的运用

魏月默

合理运用激励机制,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并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心理印章集”的激励机制具有覆盖面广、激励及时和长效的优势,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该激励机制由三项激励内容组成:心理专用本;“课前五分钟”活动;课堂精彩发言及表现。除了激励方式之外,相应的惩罚也与“心理印章集”活动相结合,以减少学生的消极行为。

“心理印章集”;激励机制;小学生;心理健康课

一、“心理印章集”激励机制的心理学依据

斯金纳(B.F.Skinner)提出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认为:“如果一个人因为他的某种行为而受到了奖励,即正强化,那么他很可能重复这一行为;如果没有人认可这一行为,那么这种行为便不太可能再发生。”

学校作为育人的重要场所,一直以来都在运用着各种各样的激励机制。现行的大部分激励机制存在以下三点不足:第一,激励的面太窄,学校往往只针对尖子生进行激励,不能满足各个层面学生的需求;第二,评价式的激励机制雷同,如口头表扬“你真棒”、简单的盖章或者贴贴纸等,不能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第三,评价、激励内容片面,更多地关注和奖励学生的成绩等学习结果,而忽略学生课堂上的点滴进步。这种激励机制掩盖了学生很多的积极行为,这些积极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强化,就会慢慢消退,从而影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笔者从校情和学情的实际出发,建立了心理课独有的激励机制——“心理印章集”,发现该评价激励机制能较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需求,具有长效激励的作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二、“心理印章集”激励方法介绍

为了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课堂上的激励是必不可少的,及时的奖励和累加晋级的长效激励都是强化和塑造学生积极行为必不可少的方法。据此,笔者采用了大众方法——集印章,为了凸显心理健康课的独特性并吸引学生的兴趣,笔者定制了两枚独特的印章,如图:

相对于其他文具店里出售的“加油”“你真棒”之类的印章,这个专用印章显得别致和新颖,除了印章上的“心理健康课”几个字让人一目了然之外,还有几处特别的设计:印章的形状采用心形,和“心理”吻合;印章里的向日葵图案,寓意“培养阳光少年”;印章里的“上”“下”,用于区别上下学期,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上下学期两枚印章的颜色不同,上学期为红色,下学期为紫色,让人耳目一新;印章里的横线用于帮助学生记录印章的数量,清楚掌握自己目前集印章的情况以及和目标的差距,不断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每一堂心理课上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用心别致的印章设计,大大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以获得“心理专用章”为荣。

为了让学生保持获取印章的热情,结合本课程两周一节的特点以及笔者所在学校的 “三星”(铜星、银星和金星)激励机制,“心理印章集”的具体奖励方式为:每集满八个印章即可换一颗铜星(铜星是我校“三星激励机制”里的大众星,可累计晋级为银星以及金星,将由校长亲自颁发金星及相应的礼品),以此类推。

三、“心理印章集”的激励机制

(一)课堂用具的准备——心理专用本

心理课没有语数英的考试压力和作业压力,许多家长与学生不重视此科目,导致课堂学习用品的携带经常是参差不齐,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以及提高心理课的“地位”,笔者规定每位学生都必须准备一本普通A4大小的图画本,作为心理课“专用本”,只要当堂课带了本子,就能在心理专用本的首页盖上一枚“带本子”印章,学生只要能做到每节课带上专用本,每次都可以盖一枚印章。

(二)“课前五分钟”活动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课的特点,笔者设置了“课前五分钟”活动,此活动分高、低年级阶段,与“心理印章集”合二为一,形成了心理课特有的系统奖励机制。

1.高年级段活动。

在高年级段设置的“课前五分钟”活动的名称为“心灵鸡汤”,此活动和学校广播站的“心灵鸡汤”栏目挂钩。活动的内容为:在每节心理课的课前5分钟,由一名学生上台讲故事,故事的形式为“小故事大道理”。活动面向全班学生,在每学期第一节课进行自愿报名,从第二节心理课开始活动。参与此活动的学生获得一枚印章作为奖励,故事讲得好的还将被选为下一期的“心灵鸡汤”特约广播员,作为奖励,可以再获得一枚印章。

此活动达到的效果如下:第一,五分钟时间长短适宜,在课前进行,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上课的状态;第二,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学生在充满寓意的故事中感悟人生的道理;第三,小故事的来源广泛,网络、书籍里随处可见,这种较为简单且有“丰厚回报”的行为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励效果可见一斑;第四,课外找故事,上台讲故事,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和胆量。

2.低年级段活动。

低年级段设置的“课前五分钟”活动为“我的心情故事”,形式为:利用课前5分钟时间,由教师任选两位带齐课堂用具的学生上台,一位分享开心的事,一位分享不愉快的事,其他学生除了倾听之外,还要积极动脑,想办法“对付”坏情绪。两位学生各获得一枚印章作为奖励;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学生,若意见被采纳,同样可以获得一枚印章。

通过此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课堂氛围,学生在分享心情的同时,心与心的距离拉近了;学生学会了较好地处理情绪,学会倾听和帮助他人,更多的学生愿意并敢于上台分享真心话。

(三)课堂精彩发言及表现

心理课最主要的形式为活动体验、感悟、交流、分享,学生课堂上积极的发言也是心理课很重要的内容之一,因此心理课的第三个激励要点是学生的课堂精彩发言及表现。具体激励内容为:课堂上有精彩、独特发言的学生,可以获得一枚心理印章,整堂课能够认真参与、积极发言的学生,被认定为课堂表现优秀,可以获得一枚心理印章。

通过此激励活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提高了,良好习惯得到了培养;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悟及收获时,不仅是在锻炼自我表达的能力,还能在课堂上形成心理动力场,了解同伴的想法,产生共鸣或收获不同思想;通过对精彩发言、有独到见解的学生的激励,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做一个有思想的人。此外,相较于之前固定的奖励标准,此项奖励存在随机性,根据斯金纳(B.F.Skinner)的理论,这种随机的激励,在某种程度上更能促进学生积极行为的出现。

(四)惩罚的适时运用与补充

除了以上三种主要的激励方式之外,相应的惩罚也与“心理印章集”活动相结合,以减少学生的消极行为。具体为:当学生出现课上长时间走神、做小动作或其他影响他人的课堂行为时,扣除一枚心理印章作为相应的惩罚,以及时阻止学生在心理课堂上不恰当的言行。

G444

A

1005-6009(2017)48-0038-02

魏月默,福建省厦门市松柏第二小学(福建厦门,361000)心理健康教师,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印章激励机制心理健康
我们有印章咯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自制橡皮印章
印章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