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托斯拉夫斯基晚期音乐的“转型”与“突破”

2017-07-05 00:08陈星源袁帆刘洋
艺术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突破转型

陈星源 袁帆 刘洋

摘 要:维托尔德·鲁托斯拉夫斯基(Witold Lutoslawski 1913—1994)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被人们所熟知,是当时最具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其运用特殊的记谱方式、独特的思维理念,创作出了诸多个性鲜明的作品,成为了现代音乐创作领域中一位举世闻名的作曲家。同时,在成熟时期与晚期音乐风格中所使用的“有控制偶然对位”的技法,使音乐中的有控制与偶然部分得以适当的结合,将音乐整体的逻辑性得到充分体现。《二重协奏曲》是鲁托斯拉夫斯基晚期音乐风格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也是晚期过渡的标志性作品之一。

关键词:鲁托斯拉夫斯基 晚期音乐风格 转型 突破 有限偶然对位 《二重协奏曲》

一、引言

维托尔德·鲁托斯拉夫斯基是波兰当代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于20世纪六十年代跻身于国际乐坛之后,其广泛的影响力至今也未减弱。对鲁托斯拉夫斯基研究较早的是思帝芬·斯塔奇(Steven Stucky),他开始将鲁托斯拉夫斯基的音乐发展之路及成型之路做了归纳与分期,大致概括为早期、传统民间音乐时期、转型时期、成熟时期、晚期{1}。鲁托斯拉夫斯基经过他辉煌的成熟时期,也就是创作完成《威尼斯游戏》 (1961)的18以后,他的创作转向新的风格。作曲家自己声称:对寻求“简化和声”的一贯努力,第一次尝试于1979年创作的小型体裁——为双簧管与钢琴而作的作品《墓志铭》中,以此为转折点,标志着他进入了晚期创作阶段{2}。

《二重协奏曲》这部作品是鲁托斯拉夫斯基受到保罗·扎赫尔的委约,所创作的一首极具晚期风格的作品,于1979年开始创作,1980年8月24日首演于卢塞恩。这部作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创作时期上,作品充分体现了鲁托斯拉夫斯基晚期的创作风格,其中簡单透明的和声音响、少于十二音序列的安排;同时加入大篇幅的齐奏织体,让整个作品呈现出与往期风格不同的一面。除此之外,作品中的“二重性特征”与复调对位紧密结合,让乐器与乐器间及乐器与乐队间的对位构成作品内部的组织要素,形成整首作品的支架。

二、鲁托斯拉夫斯基晚期音乐的转型与突破

鲁托斯拉夫斯基取得了成熟时期的成功后,并没有因此而停下探索与实验的脚步,在一次偶然的创作中发现,当前的思路逻辑虽然在音高与节奏方面得到了有效控制与把握,但与当前的音乐审美观点却有着一定的出入,在这种情况下,他试图找出一种更加明了简洁的音乐语言来作为下一个转折点。在1979年,所创作的《墓志铭》让他在迷茫中找到了希望。与此同时进行的还有《二重协奏曲》(Double Concerto—for oboe,harp and chamber orchestra,为双簧管、竖琴与室内乐而作,由 1979年开始创作,创作完成于1980年。

在鲁托斯拉夫斯基晚期音乐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期间不乏转型与创新之作,所以,笔者针对其作品中较为有代表性与创新性的作品进行分类阐述,并从“转型”与“突破”这两方面出发,从而达到论述观点中所要达到的研究目的。

三、《二重协奏曲》的复调技法研究

1960年,鲁托斯拉夫斯基在其成熟时期中找到了一种,可以将自由十二音与无节拍音乐中过分自由化的因素加以控制与使用的一种技法,即“有控制的偶然”技术,这一技术在形式上体现出了较强的复调思维。

1.1不协和的线性对位

(1)线条对位

线条对位有着较为宽泛的形态与含义,这里指的是乐器与乐器组之间音高关系的提炼与简化所形成的线条关系上,最终形成多个整体乐器线条来进行音响层次或节奏类型对位的一种分析方式{3}。在这首作品中,鲁托斯拉夫斯基在双簧管、竖琴与弦乐组结合时,则采用了这种对位,根据《二重协奏曲》排练号74处总结得出:第一线条:第二线条:第三线条。

(2)复节奏对位

“复节奏”又可称为不对称节奏(asymmetric rhythm),指的是在一个小节或者一个音乐片段内,各声部间的节奏不按照拍子的约束进行强弱关系的分布或在同一小节中,形成节拍与节奏间时值不一致的一种现象,在复调音乐中,属于特殊节奏的一种组织形式。 而复节奏对位,更多指的是由复节奏产生之后,形成复调中的纵向结合关系,最终达到对位的效果。在作品中,作曲家使用复节奏对位来突出与加强二重性特征。

(3)音程级模式对位

所谓音程级是指音程半音数量中定量多少,按照一定的编号顺序所提出来的观念。音程半音数的定量指的是音高关系之间所含半音数量的多少。在一个八度中有六对自然音程关系:除去同度与八度,剩下的有小二、大二、小三、大三、纯四、纯五、增四度,其余按照八度转位原则来进行计算。如果将小二度设定为音程级1,那么,以上最大的音程级为6{4}。

将毗邻音关系限定为一种或数种音与音的关系时,可称之为“音程级模式”,而将同一个乐器组别中所有音程级模式进行提取,然后将乐器与乐器或者乐器与其他乐器组之间进行音程级模块对位的话,则为“音程级模式”对位,因此,根据《二重协奏曲》排练号25处总结得出其中的“音程级音响线条层”。

四、晚期风格特征的突破

鲁托斯拉夫斯基进入晚期风格创作后,并没有放弃对作曲技术与手法的改进与创新,而是继续探索新风格与新的音乐组织方式。在晚期风格的前期,作曲家对成熟期的创作手法及技巧进行了总结,更好的将其做了“转型”与“继承”,但这里并没有将以往的技术特征进行“突破”与“改进”。直到1983年,鲁托斯拉夫斯基将一种组织音乐材料的新方式的推出,将整个晚期创作风格推向了高潮,这一突破即“链条结构”。

1.“链条结构”的发明

“链条结构”指的是这样一种现象:“就像是一个环形的链条进行环环相扣,将各片段中本身无关联的音乐语言结合在一起,在一个较为短暂的片段内又互相重叠,之后此音乐片段中将前一部分的音乐材料,继而让后者发展与继承,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再与另一段音乐进行链接,如此反复形成的一种大型曲式” 。

在使用“链条结构”手法的段落中,不仅在整体结构的布局上存在以链条状交替出现的特点,从局部或者音乐片段中也存在有材料间的相互交替、环环相扣的特征。以下为“链条结构”中的结构布局方式。

(1)音值级链条

如上所说,“链条结构”的特点中,不止是在整体结构上的不同“链条型”的结合,在音乐片段或者内部材料间也存在这样的关系,如以下例子所示:它为“链条结构”中的“音值级分层”现象:这种关系主要指的是,在纵向关系上的两种材料,其中一种关系为模仿关系,另一种纵向关系又可看做是两个对比材料的纵向结合:

《链条III》中的排练号2处,可以看到在结构中的材料处于一个相邻环节或相同要素间进行“结合与分层”的一种状态。其中,用音值级的方式来进行节奏材料的划分:分别可包含xil.、vni.、vno声部中以D、#C、还原C、B音构成动机的音值级【1】与另一个层次的xil.、vni.、vno.声部所包含以#C、还原C、B为动机的音值级【1·3】而构成的音乐片段。同时,根据链条结构中的“结合分层”的特征,两个材料间所形成的一种关系是纵向上的分层与结合,可以看到音值级为【1】的材料在xil声部与vni.声部的音值级为【1】的材料进行模仿结合,而vni.声部与vno.音值级【1】的材料又以模仿的关系结合。【1·3】的材料则也是以这种模仿关系而结合的。然而它们之间分层的关系则是通过音值级【1】的材料与音值级【1·3】各自产生模仿关系而形成的分层。

以上片段的整体结构可以通过例11B中的旋律空间图示来概括,长方形代表着音值级为【1】的旋律线条,而三角形则可看做是音值级【1·3】的旋律线条,可以看到,它们在纵向上密不可分,但以横向的音值级材料进行划分,则可以划分出两个材关系在模仿的链条内部结构出来。

综上所述,“链条结构”成为了鲁托斯拉夫斯基晚期风格中组织音乐材料的新方式,其作为他这一时期的代表性思维与技巧,不仅将节奏以及内部材料进行了较为逻辑化的处理,同时,也使得整个作品内部更加有凝聚力。因此通过以上的具体举例分析,将笔者所提出的“链条结构”是晚期风格中的一种“突破”也得到了印证。

(2)节奏动机链条

《链条III》排练号24处,从中可以得到两个节奏上类似的动机,并且在纵向上进行拼贴,节奏动机I主要由双簧管与小提琴声部所担任,且其中的材料主要为十六分音符构成,之后,节奏动机II出现,且交替取代了节奏动机I,其中,节奏动机II的材料为三连音材料,与节奏动机I对比不强烈,所以,主要起到一个短小动机交替过度的作用。

2.“有控制偶然”技术的弱化

在鲁托斯拉夫斯基的晚期风格中,其追求一种简化和声、音响透明且风格转型的创作方式,使作曲家在作品中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其中,在技术上的使用也有了转变,在其转型作品《墓志铭》与《二重协奏曲》中,“有控制偶然”技术虽然没有放弃使用,但在作品中的表达形式上有了变化,从这两首作品中不难发现,“有控制偶然”技术中的控制(有节拍)与偶然(无节拍)部分在一个片段或者一个乐章的结合数量上明显减少,而是有控制部分与偶然部分之间有着明显的隔离感,与之前成熟时期的大量作品中,有控制与偶然部分的结合使用呈现出截然相反的一面,甚至,在晚期作品《第三交响曲》中,有控制部分占了整个交响曲的三分之二。

四、结语

通过对鲁托斯拉夫斯基的晚期风格特征及其代表作品《二重协奏曲》的分析得出:一首作品的创作不只时归纳为对音符进行简单的装饰与单调的布置乐曲的结构,而更多的是如何将一首作品赋予较强的逻辑性与控制性。同时,其对于作品中风格的“转型”与“突破”也并非完全对立的存在,而是将作品中的织体类型、构成音乐要素的材料“转型”到早期风格特征的同时,也将成熟时期的音乐要素加以融合,这样,使整个作品显的极具“多元化”特征,而且用这种组织音乐的方式在如今当代音乐创作中仍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注释:

{1}Steven suteky,Luotslawski and his musici, p.vii. Cma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2}CharlesBodmanRae, The Music of Lutoslawski, Omnibus Press,1998.

{3}劉永平.论线性对位——现代音乐复调技法研究[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1).

{4}刘永平.作曲理论与复调技法研究文选[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安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突破转型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安凯转型生意经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古诗词教学中的“增删调补”
课程改革背景下《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学的困境与突破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