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活动经验的教学探索

2017-07-06 23:07孔进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数学活动经验课堂教学

孔进

[摘 要] 以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教学为例,探讨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方法: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根据授课内容创设观察、猜想、归纳、计算、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积累数学观察、数学猜想、类比迁移、归纳概括等经验,从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课堂教学;数学活动经验;有理数乘法法则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把原来的“双基”扩展为“四基”,明确将“数学活动经验”列入课程总目标中.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設计和组织有效的数学活动,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呢?下面以笔者执教的一节公开课《有理数乘法》为例,与各位同行交流.

选题的缘由

上完课后,科组老师就“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教学展开激烈的争论,主要原因是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是一种规定,这种规定不像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一样容易在生活中找到模型,最典型的是“负负得正”很难在生活中找到实际背景. 一部分教师认为既然没有好的模型,学生很难理解,就不要在探索法则上花时间,应该采取“抛法则、背法则、用法则”的教法,直接告诉学生“同号得正,异号的负”的结论,让学生把法则背熟之后,讲解有理数乘法计算的例题,最后通过大量的练习加以巩固,这样教学既简单又快捷,教学效果还很好. 也有部分教师认同笔者的教学设计:依托教材,把乘法法则的教学设计为数学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推导法则的过程中,积累数学观察、猜想、类比、迁移、归纳、概括、交流等经验,而不仅仅是积累 “接受、模仿与记忆”经验.

教学实录

1. 提出问题

教师:我们知道,有理数包括正数、负数和0,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类似,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可以分成哪几类?

生1:正数乘正数、正数乘负数、正数乘0、负数乘正数、负数乘负数、负数乘0.

教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和加法类似,引入负数之后,会出现负数乘正数、负数乘负数、负数乘0这样的乘法,这一节课我们就研究这一类问题.

2. 观察发现

【数学活动1】

观察下面的乘法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教师:大家可以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有没有什么变化规律?

请同学们先自己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请小组派代表说说发现的规律. (让学生自己探索,充分讨论)

生2:我们小组发现,在这四个算式中,等号的左边都是两个数相乘,第一个因数不变,都是3,第二个因数和等号右边的积有变化.

教师:很好!我们再请一个小组说说他们的发现.

生3:我们发现,两数相乘,前面这个因数3不变,后面的因数减小1的话,积就减小3.

教师:这两个小组都说得很好, 第二个因数减少1时,积减小3.

【数学活动2】

要使这个规律在引进负数后还成立,那么应有:

生4:这和前面的一样. -2比-1小1,积就比-3小3,那么3×(-2)=-6,同样-3比-2小1,积就比-6小3,那么 3×(-3)=-9.

教师:非常好!随着后一乘数逐次递减1,积逐次递减3,我们得到了正数与负数相乘的结果是什么?

生5:正数乘负数,积是负数,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积.

3. 迁移经验

【数学活动3】

教师:观察下面的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下列规律在引入负数之后仍然成立,下面空格应该填什么数?

请同学们先独立完成,然后再和小组同学分享发现和结论.

教师:哪个小组派代表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发现?

生6:我们小组发现,这组算式和前面类似,只是因数交换了顺序,规律也和前面的类似,就是前一个乘数逐次递减1,积逐次递减3. 我们用这个规律计算,得到(-1)×3=-3,(-2)×3=-6, (-3)×3=-9 .

教师:综合上面的算式,你能得出哪些有理数相乘的规律?

生7:负数乘正数,积是负数,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积.

【数学活动4】

利用上面归纳的结论计算:

生8:刚才我们总结了负数乘以正数,积是负数,并把乘数的绝对值相乘,因此这几个题目的答案分别是-9,-6,-3,0. 填完之后通过观察发现这些算式左边第一个因数-3不变,第二个因数逐次递减1,和前面不同,右边的积逐次增加3.

【数学活动5】

教师:现在利用上述规律计算,再想想从中可以归纳出什么结论?

先独立思考,再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生9:根据上面发现的结论,这几个题目的答案分别是3,6,9,可以归纳出这样的结论:负数乘负数,积为正数,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积.

4. 归纳法则

【数学活动6】

同学们,综合以下各式,你能看出两个有理数相乘与它们的积之间的规律吗?

请同学们先自己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请小组派代表说说发现的规律.

生10:正乘正得正,正乘负得负,负乘正得负,负乘负得正,积的绝对值等于各因数绝对值的积.

教师:非常好!这位同学观察了符号和绝对值的规律,除了这四种情况,还有补充吗?

生11:正数乘0得0,负数乘0也得0.

教师:总结得太好了,有没有同学能更简洁地表达呢?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①和④组,②和③组算式中,两个因数的符号有何特征,积的符号怎样??摇

生12:同号相乘得正,异号相乘得负.

教师:对,我们可以得到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0乘任何数得0.

启示

1. 在数学活动中帮助学生积累数学观察、数学发现的经验

观察,是为了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选择的考察对象的活动,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 数学活动中的观察,是有意识地对数和形的特点进行感知的活动. 在本节课中,主要是对符号、数字所表示的数学关系式结构特点等进行的观察. 在数学活动1中,老师引导学生从这些算式的结构、符号、绝对值等方面进行观察,考虑以下问题:①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点?②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③这些变化有规律吗?规律是什么?当学生初步积累了这些经验后,又通过数学活动3进一步强化.

2. 在数学活动中帮助学生积累数学类比的经验

在数学活动1中,学生观察、发现了乘法算式的规律,通过数学活动2,进一步巩固强化了前面的规律,并且让学生积累了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经验. 通过总结正数乘负数的情况,学生进一步积累有理数的运算总是先符号再绝对值的经验.

3. 在数学活动中帮助学生积累数学迁移的经验

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 有了前面两个问题的铺垫,数学活动4、数学活动5对于学生来说不难. 把活动2的经验迁移到活动3、4上,接着又按符号和绝对值总结乘法规律……学生在类比、抽象中逐步丰富自己的数学活动经验,再慢慢内化为解决问题的策略. 通过这些数学活动,再一次让学生经历数学的探索过程,积累观察、发现、归纳、推理的活动经验.

4. 在数学活动中帮助学生积累归纳概括的经验

抽象概括是学生形成数学概念、得出规律的关键手段,也是建立数学模型最为重要的思维方法. 学生之前学习的内容比较零散,这时要保证学生有一定的时间去观察、发现、整理,让学生经过观察、思考、类比、抽象、概括等过程,去伪存真,抽象出本质属性. 同时教师在小组间巡视,肯定學生的探索成果,尽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不同想法,相互交流、补充,这样促进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和提升. 至此,乘法法则就完整地“推导”出来了.

重视过程是为了更好的结果. 可以看到,同单纯的“结论性教学”相比,这种教学设计不仅仅关注学生的解题经验——会用乘法法则运算,还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究过程. 学生在学习中的观察、实验、猜想、归纳、计算、推理、验证、交流、反思等,都是数学活动经验的组成部分. 这些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长远来说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数学活动经验课堂教学
小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教学策略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三部曲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数学活动经验对学生数学概念学习的影响
关注数学活动经验 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