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构建信息时代的全域阅读环境

2017-07-07 13:37余淼图片由学校提供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7年6期
关键词:鄂尔多斯全域图书

特约记者_余淼 图片由学校提供

鄂尔多斯:构建信息时代的全域阅读环境

特约记者_余淼 图片由学校提供

每当谈到鄂尔多斯,给国人的印象大多是:能源、草原、沙漠……其实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这座以能源矿产闻名于全国的城市,正在探索一条属于自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教育事业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鄂尔多斯市现有中小学生24万人,分布于9个旗区的209所中小学校。为构建一个适合整个教育生态的全域阅读环境,通过顶层设计,多维度结合各方资源,将图书馆、学校、家庭结合成一个有机的阅读整体。

依托市教育城域网,全市教育系统共建共享“全域图书馆”,秉承开放、分享、互助的精神,实现校际图书资源的全连通与全整合,用信息化手段把全市教育系统各级图书馆打造成一个各级管理和使用人员看得见、摸得着、管得好、用得多的“大图书馆”。纸本图书资源主要实现了馆际图书资源的浅层整合,实现“虚拟联合编目”,实现书目的“一站式”查询。数字图书资源为深度整合,采用“域内云图书馆+前端校园阅读一体机”的部署模式,全市共享一个云图书馆,每所学校提供数量不等的校园阅读一体机,云图书馆按照服务协定从内容提供商处不断获取新出版的图书,向前端按月定期推送更新图书。数字化图书的整合模式下,利用大数据手段,不但可以关注图书的数量,也可以轻松关注到图书的质量、更新率、使用率和受欢迎度,轻松实现图书的更新与剔旧,为后继纸本图书的配备与开展阅读指导提供依据。

线上与线下的结合

全市中小学阅读指导活动是借助信息化手段,从2015年开始的一年一度市级(全域)阅读活动。每年4月份世界读书日启动,全市师生使用全域阅读活动平台,在活动平台上撰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想,逐级参加班级、学校、旗(区)、市级征文作品评选,利用这一平台师生相互借鉴读书经验,分享读书收获。师生共读活动全市已开展两届,不同学段的学生和教师分组别参加,两届活动的关注度与参与度都很高,两届活动累计40多万人次参加,总共提交的书评和读后感作品数量近7万件。

以前学校的阅读教育大多停留在语文课本内,过于强调对教材的分析,很多学生把文章结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背得滚瓜烂熟,而课外阅读却甚少或者没有。这样贫乏的阅读教育愈往后走,对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所埋下的隐患愈发明显。

针对这种现象,鄂尔多斯多所学校做了不同的尝试。来自薛家湾七小的梁凤丽老师说,在他们学校,阅读课程有学校的总体规划,但每个老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大家投票等,为不同年级的孩子推荐阅读和其年龄阶段相应的书目。低年级的学生主要以激发兴趣为主,所以趣味性是很重要的因素,比如《米小圈上学记》《小猪唏哩呼噜》等。每读完一本书,全班同学在老师的组织下会有专门的读书汇报课,让孩子们以讲故事、手抄报等形式,跟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读书感受。

有些孩子在刚入学时,对语文课没什么兴趣。梁老师于是带着孩子一起读书,像家长一样给学生讲故事,慢慢地激发孩子对书籍的兴趣。但梁老师每次在故事的紧要关头总会停下来,让孩子们自己去讨论,有的孩子按耐不住很迫切地想要知道故事的后续情况就会找父母把书买回来自己看,这样很多学生的读书兴趣就慢慢地被激发出来。第二天,梁凤丽将故事的后续讲完,还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有意思的情节、人物形象,以及故事里蕴含的简单道理。有一名去年刚毕业的学生叫苏雨婷,刚入学的时候对语文没有兴趣,梁老师就通过以上的办法慢慢培养了她读书的习惯,最后反过来,苏雨婷会给梁老师推荐她最近读了什么有意思的书。在小学毕业的时候,苏雨婷考上了自治区一所重点中学,她回到学校告诉梁凤丽,“梁老师,他们学校出的很多题都是课本上没有,是平时你推荐给我们的书上的嘞。”梁凤丽还鼓励孩子们在控制时间的情况下,去看一些不错的动画片,在家长的监督下去浏览网页。她认为,现在时代变了,信息、知识的来源渠道不仅仅是书本,要早点培养孩子们学会如何更好地在这个信息时代成长。

在鄂尔多斯乌审旗实验二小,学校每年都会定期给每个班级买很多套书,根据梁婧老师介绍,但有时会出现同一套书大家都很喜欢的现象,这样一套书就显得不够用了。于是实验二小在校园里配备了校园阅读一体机,方便更多孩子的阅读。

2014年以来,每年“两会"报告中都会“倡导全民阅读",2015年还提出了“建设书香社会"的目标,全民阅读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成为国家战略。

学生使用超星电子书借阅机

现在鄂尔多斯很多学校都配备了校园阅读一体机。这台机器中大量且门类齐全的书籍越来越被很多小学语文老师所重视。有些不错的书相对冷门,老师们就会通过阅读机让孩子们阅读;有的孩子家庭条件并不是很好,一些好的书籍成套买下来也不便宜,有的老师会让这些孩子通过电子阅览的方式进行阅读,也变相减轻了孩子家庭的负担。这种将纸本图书和数字图书资源实现互补和有机整合,更有效地为每一个教育参与者提供了更好的服务。

在鄂尔多斯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图书馆馆藏纸本图书近700万册,90%以上学校藏书量达到教育部Ⅱ类标准,完全中学和高级中学基本达到I类标准。同时,在教育城域网内部署的全市中小学教育数字图书馆,提供30余万册正版数字化图书资源,提供阅读图书库、听书库、高清图片库、视频资源库、电子期刊库、读秀知识库、专题数据库等综合性内容。全市中小学师生及家长均可以在校内外通过账号登录,免费阅读。

家庭与学校的结合

为了将家庭纳入“全域阅读环境”,更好地促进家校之间的教育结合,相互利用教学资源。全市中小学学生的家长也可以在校内外通过账号登录相关网站,免费阅读各类书籍。

在学校大多数班级设置有图书角,孩子们将家里闲置但又很有意义的图书带到学校同大家分享,并且在图书角自己会写上推荐理由,读书心得等等。让孩子们学会分享,也是他们生命成长中重要的一步。

很多学校的家长安装校园移动阅读APP,通过这个APP老师们会定期给学生家长推荐亲子阅读的书目。有的老师会在家长微信群里,不定期和学生家长一起分享学生的读书汇报课。在这个陪伴的过程中,很多家长的文化素养也得到了提升。有的学校地处小镇,部分家长的文化水平并不是很高,在和孩子一起读书探讨读书心得的过程中,感觉到了自身的提高。在开家长会的时候,有些家长甚至会拉着老师一起讨论最近推荐的这本书怎么样,应该给自家孩子什么样的指引……

据龙子心小学的边校长介绍,为了打通课内与课外的阅读,每学期寒暑假,家长会配合学校在假期当中阅读学校的推荐书目,内容上同下一学期的上课内容相契合,这样让学生对课文的背景、作者的生平等很多内容已经了熟于心。在开学上课的时候,对于很多问题就能进行相应的延展,对于作者为什么持这样的观点也知其所以然。

鄂托克旗“互联网+”下的校园阅读活动培训

同样,因为阅读更加便捷化,薛家湾七小2016年举办了寒假大阅读活动,仅市级“全域图书馆”平台的数据统计,图书下载量达到了10108次,移动端的访问量多达100万次。很多学生和家长阅读的书籍在量上越来越多,在质方面也明显提高,这也倒逼很多老师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在学校里逐渐形成了师生共进的现象。

经典与现代的结合

大禹划九州,鄂尔多斯,地处古代河套地区,属于古雍州。这里一直是古代战场的前沿,曾经发生了多少悲怀壮烈的英雄传说。如今,鄂尔多斯是全中国人均GDP最高的地区之一。这里是一个今古碰撞的地方,也是古今交融的地方。

博尔赫斯说,“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如今鄂尔多斯很多学校在图书阅读环境中都下了大力气。很多学校的新校区都秉承了“学校在图书馆中”先进的设计理念,浓郁的书香气息和良好的文化氛围在装修阶段就考虑到:教室、走廊等边角空间、功能室需要做精心布置,宽敞的数量足够的阅读座位和休闲空间,充足的光线,维美的视觉设计,阅读课程专用教室、多媒体视听室、吧台式阅览桌椅、阅读专用云终端、校园阅读一体机、阅读专用平板电脑等现代化设施设备,以界面设计精美的数字图书馆、网络阅读与交流空间,共同构成了优美、典雅、舒适、现代化的阅读环境。鄂尔多斯市近两年已经有两所学校的校园图书馆被中国图书馆学会评选为中国“最美校园书屋”。

现代的设备很多是外显的,但传统的回归才是打造书香阅读校园的核心所在。鄂尔多斯很多低年级的学生会读国学经典《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随着年龄的增大会阅读《论语》,学会赏析唐诗宋词等等,这些已经是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学校每学期也会举办很多经典诵读活动。在诵读经典课堂上,有些学校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诵读PK,每个小组的诵读形式都不一样,很多都是孩子们自己的创意;句子接龙的比赛,没有接上的学生要为其他同学表演一个节目;还有很多利用传统的曲艺表演形式,比如三句半、打快板、说评书;学习古诗词的时候,老师会用古诗新唱的形式来教学。通过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与培养,传自我们祖辈的温良恭俭让在鄂尔多斯小学生身上有了回归。在学校里,孩子们会主动给老师行礼,对同学也有了谦让之心。有的家长给学校反映,他们的孩子回到家里会主动帮父母做家务,吃饭也不再每次都是把好吃的往自己碗里夹,母亲节还会给母亲洗脚等等。

纵观鄂尔多斯市的阅读教育开展,通过充分发挥信息通信技术优势,以学校为契合点,纳入学生家庭,构建全新阅读环境,促进师生共成长。用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来反促鄂尔多斯市产业结构调整对于文化层次的需求,形成多维度学习型社会。

猜你喜欢
鄂尔多斯全域图书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地理盲
图书推荐
桩基托换在鄂尔多斯大道桥扩建工程中的应用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谋全域 图四时 大连金普新区的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锐意改革 打造健康鄂尔多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