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2017-07-08 01:18张俊华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关爱学生教学手段课堂导入

张俊华

摘 要:“课堂低效”是制约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要求教师重视课堂导入的重要性,紧紧抓住课堂切入点,合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能够轻松驾驭课堂,真心关爱学生,让师爱成为课堂教学的助燃剂。

关键词:课堂导入;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关爱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2-005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2.032

在语文教学中,深入把握新课改的实质,构建语文高效课堂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师们主观上是想上好课,思想上也有较高的重视,但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仍然难脱旧传统观念的束缚,在课堂操控上也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以致出现了一些教学效果不佳的现象。而教学方法的改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培养优秀教师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为了进一步构建高效课堂,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从而完成教学目标任务,根据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点谈谈认识。

一、重视课堂导入的重要性,紧紧抓住课堂切入点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授课时,课文的导入很重要。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不同内容,进行不同方式的导入,可以通过讲述小故事、小案例,提问小问题引入课文,也可以通过歌曲、图画、小视频等导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我讲《观潮》一课时,首先提问:哪位同学看到过大海涨潮?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吗?接下来出示了钱塘江大潮的视频,学生们被大潮奔腾咆哮的雄伟壮观景象深深吸引了,“同学们知道这是哪儿吗,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它——”自然地把学生的思维拉到了课文中。

精彩的导入语言也能叩击学生心扉,使之身临其境产生共鸣,激发兴趣激活思维。如:我在讲《长城》一课时,开门见山地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今天让我和同学们一起走近长城,感受它的雄伟壮阔。”这样直抒胸臆,同学们很快就和我一起进入主题,并有兴趣去阅读课文,然后再以读入情,以读入境,以读会心。将学生引入意境,再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巧妙的课堂导入,不仅使学生从松散的状态及时进入学习状态,更能激发起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心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发挥更大的学习潜能,并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参与教师设置的学习活动,能使这一节课在良好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在导入设疑提问中,学生们积极回答,不仅锻炼了思考问题的能力,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学习兴趣也会油然而生。

二、合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动用一切教学资源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做到动之以情,授之以趣,用精彩的讲授和巧妙地构置教学情境,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并用各种教学手段、设施辅助去吸引学生,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发现者,满足他们探求新知识的心理需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我们现在正处于数字化信息时代,多媒体、电子白板等辅助教学手段已经走进了课堂,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更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它通过文本、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方式,向学生直观形象地展现了我们所要教授的内容,学生利于接受,便于掌握,打破了以前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我在讲授《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首先利用电子白板播放了一段关于抗战的影片,让同学们感受一下战争的残酷,了解抗日战争的艰辛,引入所学课文。然后再用课件展示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名战士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诱敌上山,奋力杀敌,英勇跳崖,一环连一环,环环相扣。这样使学生们直观形象地看到英雄们和敌人斗智斗勇,勇于牺牲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英雄的身影和口号使人产生一种就在身边的感觉,学生们学习兴致高昂,都积极回答问题,参与小组讨论,本节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要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能够轻松驾驭课堂

要想更好地驾驭课堂,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不断地学习,现在的全员培训和国培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平台,我们一定要珍惜学习机会,只有自身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应用到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更应该深入研究教学大纲,钻研教材,吃透教材,能正确和合理使用教材,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这是全体教师必须努力改进的方面。

教师要强化教学目标,改变上课随意性。上课前必须认真备课,熟悉教材,了教学生,上课时有的放失,做到心中有数,不能一节课该上到哪儿、完成哪些任务不清楚,这节课上不完下节课再继续,听时间指挥,毫无目标可言。

教师要积极学习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并能够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模式,利用多媒体、电子白板等先进教学设备,使学生从视觉、听觉等多方面感受,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围绕语文教学目标,创设恰当的语文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上课时语言要流畅、清晰、准确、生动形象,并注重语言的幽默,从而使学生利于接受,提高学习效率。

四、真心关爱学生,让师爱成为课堂教学的助燃剂

教师不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像朋友、像母亲一样关爱每一位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感情投入,直接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教师要以自己真诚的爱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及与学生交往过程中,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学生,以和蔼的态度去对待学生,以博大的胸怀去爱护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以更加积极的行动参与到教师所安排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及时与学生沟通,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表扬和肯定。在学生心目中,得到教师褒扬是一件十分骄傲的事。教师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关爱的情感信息,学生就乐意参加到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教学活动中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犯了错误,教师应心平气和,不应挖苦讽刺。特别是对待学困生,学困生往往因自身学习成绩不好变得自卑,而与老师同学不太亲近。其实,他们内心深处也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的理解、尊重和信任。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尊重学困生的人格,理解学困生的心态。甚至要有所偏爱,对他的点滴进步要予以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老师要用真诚的爱,爱护每一位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到自己被关心,被爱护,从而更加喜欢和老师交心,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也促进了教学活动的有益开展。

参考文献:

[1] 张常伟.试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10):259.

[2] 林姣莹.浅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新课程学习(上旬), 2015(4):143.

猜你喜欢
关爱学生教学手段课堂导入
博爱是班主任工作的重心
浅析教师的职业道德与修养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论体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论《测控仪器电路》课程建设
爱是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