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2017-07-08 01:18王红珍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文本阅读阅读兴趣策略

王红珍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迅猛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兴趣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小学文本阅读兴趣的培养对小学生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文学素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可以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本阅读;阅读兴趣;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2-014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2.090

文本阅读作为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小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主要途径。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浓厚的阅读兴趣都会对以后语文的学习奠定基础。但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在文本阅读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小学生的阅读量偏低,阅读兴趣不高。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兴趣,完善小学语文教学在文本阅读方面的教学模式进行阐述。

一、激发文本阅读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一)学生在课堂上由客体变主体

新课改明确指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作为传授知识的重要角色,应该注重授课手段,以学生为学习中心。但是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忽视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应试教育,特别对小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培养的忽略,进而导致整体语文水平偏低。部分老师认为,在课堂上学生就应该认真听老师讲课,老师也应该一本正经的传授知识,这样才会达到良好的课堂学习效果。但这种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和感受的课堂极易导致课堂枯燥,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只有将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师生之间的交流增多,课堂氛围变得活跃,学生有更深的学习感受和阅读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

学生的理解能力取决于学生积累的阅读量。但有许多小学老师提出,在平时的教学中自己已经督促学生进行阅读,然而学生的理解能力并没有显著的提高。其实这是因为学生的阅读处在一个被动环境中,学生是因为阅读而阅读,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阅读。这种缺少兴趣的阅读不但不能提高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还不利于阅读习惯的培养。只有让小学生真正喜欢阅读,对阅读产生兴趣,才能深入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章结构和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从而提高阅读水平,积累知识,提升文学素养。

(三)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生处于语文学习的初级阶段,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语文教师应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潜能,增强阅读兴趣。一旦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学生就会自主的进行阅读,自我总结阅读技巧。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掌握自学的方法,树立终生自我学习的理念。

二、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一)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

因为小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较低,自控能力較差,让其自己进行文本阅读容易出现溜号的现象,导致阅读效率的降低。并且阅读兴趣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养成,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对学生进行一步步的引导。例如在阅读前可以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讲解《草船借箭》这片课文时,教师可以对《三国演义》这一名著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介绍,并对诸葛亮,曹操,周瑜等相关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进而引出这一故事情节。然后在学生开始阅读前提出问题:诸葛亮为什么要借箭?周瑜心胸狭窄,能借箭给诸葛亮吗?为什么要用草船去借箭?通过阅读前教师设置的这些悬念,学生的阅读欲望会被燃起,进而带着兴趣主动地去阅读。

(二)营造和谐轻松的阅读氛围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公平和民主的作风对待学生。在小学阅读兴趣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该和学生加强沟通交流,配合默契,进而建立轻松和谐的阅读氛围。首先,教师要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不以统一的教学标准去要求每一位同学,要因材施教。对于阅读能力差的学生,教师应关注他们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方法,并且观察他们的心理,给予他们鼓励,使之对自己有自信。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表扬和激励,促使他们阅读更多的资料,掌握自己的阅读技巧。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耐心的指导和帮助,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在整个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任务的指派者,学生也不是任务的完成者,教师和学生平等的交流沟通,促进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使学习氛围变得轻松而愉悦。

(三)开展阅读活动,加强阅读兴趣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自我阅读调控,在做好阅读规划时,教师可以利用一些业余时间组办一些阅读活动。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玩中学习有助于兴趣的培养。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图书角,为学生提供阅读素材,素材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既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又能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还可以举办图书汇报大赛,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教师规定的书籍,然后老师对内容进行提问,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避免学生粗略的阅读,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阅读兴趣

因为小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不够成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够准确,无法有较深的感悟。老师可以通过信息多媒体进行相关动画,视频的播放,使学生从视觉和听觉的方面对内容进行理解。生动的动画和视频可以弥补学生想象力的不足,可以在阅读前帮助学生在脑中形成影像,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并且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保持课堂新鲜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兴趣的培养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语文是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重要影响,文本阅读又是语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文本阅读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意义。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语文老师一定要认识到阅读兴趣的重要性,积极组织各种阅读活动,扩展学生阅读视野,调动学生阅读兴趣,进而提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 姚香格.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J].考试周刊,2016(28):38.

[2] 刘雯.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6(8):58.

[3] 陈国群.试析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J].魅力中国,2016(13):117.

[4] 张晓燕.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探讨[J].中外交流,2016(16):257.

[5] 古小娟.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J].考试周刊,2016(76):51.

猜你喜欢
文本阅读阅读兴趣策略
源于文本 思于文本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策略探析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等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出彩机会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