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的基本理念

2017-07-08 01:18黄焕贞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基本理念实现班级管理

黄焕贞

摘 要:现代教育理念日益更新,而教育中的班级管理模式也需要与时俱进,与当代的社会主题紧密结合。现代化的管理观念为人性化管理,而社会主题又是民主与和谐。在这种背景下就诞生了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根本理念在于发挥民主的思想,让班级中的每一员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这样的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但是实现这种模式并不容易,需要结合这种模式的根本理念,并且密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关键词:实现;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基本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2-017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2.106

初中班级管理在中小学教育的班级管理中是最不容易的,这一情况源于初中阶段学生的思想特点以及性格特点。一般来说,初中的学生大多处于青少年时期,思想上有一定的自主性,可还不完全具备判断是非的能力。故而这一时期的学生在心理上往往具有叛逆的特点,对于命令式的管理往往具有抵触心理。这样的情况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传统服从命令式的管理已经和现实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脱离。当代的初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思想上自我性比较强,表现欲望较为强烈。这些思想上的特点难以使他们绝对服从命令管理。如果立足于他们这些思想上的特点,让他们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上来,加以引导,这样就能够改善班级管理的效果。这种模式也就是所谓的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笔者对这一管理基本理念的实施进行探讨。

一、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的基本理念内涵

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是一种新的班级管理理念,这种理念的新颖之处在于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意识。一般来说,加强班级管理应该根据班主任的实际工作能力,这是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这是以班主任自身为主体的,这种思维下的管理模式很难将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进来。但是从本质上来说,班级管理其实是一种德育教育,而学生是道德认知的主体,是道德实践的主体,所以,以班主任为主体的思维管理模式自然很难起到作用。但是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恰恰就是立足于学生为主体的思维。一切班级管理的开展都以学生为中心,班级管理环节的开展密切和学生的思想特点、兴趣、爱好相结合。并且让学生参与到管理中来,实现了学生同时兼具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双重身份的管理模式。

其实这种新型的管理理念体现的是一种“管理为服务”思想的体现,即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目的在于服务学生,而并不是便于班主任完成工作任务。这种工作思想的转变是一种人性关怀的体现,使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能够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样班主任也会对自己的定位有一个新的认识,更能發现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价值。

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理念还是一种换位思考的体现,学生通过参与班级管理,能够体会到班主任教师工作的不易,这样一来他们就能够理解班主任教师,更容易接受班主任教师的指导,从而营造师生之间和谐的局面。

二、立足于学生思想特点的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的实现

有效地实现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需要立足于学生思想特点,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保障。我们说现在的初中生思想特点为自我性强、表现欲强,这其实是初中生群体思想特点的一个共性,但是每个班级学生的思想特点是不一样的,更准确地说每个学生的思想特点也是不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教师就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思想特点以及他们实际的情况,其中家庭情况最为重要。

之所以要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思想特点,目的在于能够消除学生自主参与班级管理的障碍。有些学生自我较为过度,往往具有极度凸显自我的情况。对于这样的学生,班主任应该对于其参与班级管理要有所节制,防止一些学生过度凸显自己而压制别人参与班级管理的空间。对于一些性格较为内向、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班主任教师要积极地给予其更多的鼓励,消除其胆怯、自卑的想法,使其有参与班级管理的胆量与积极性。

应该说一个人的行为取决于其思想特点,因此每一个学生的思想特点往往能够反映其参与班级管理行为的道德含量。对于一些思想表现为苛刻、不近人情的学生,班主任应该对其参与班级管理进行重点的监督与防范,压缩其管理权限。而对一些心地善良、性格温和的学生,班主任可以尽量给其参与班级管理的自由与权限。这两个方面的重点强调目的在于保证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能够稳定地开展,防止出现偏差。

三、立足于班级管理目标的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的实现

进行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最终目的在于实现有效的班级管理,从而服务于日常的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德智共同发展。因此,进行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应该立足于班级管理目标。毕竟初中生的根本任务还是进行学习,而并不是练就所谓的管理能力。这一方面的锻炼可以有,但是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因此,在展开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时应该充分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保证学生学习任务能够完成。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参与扮演一种辅助性的角色,其中的辅助在学生自身方面表现为参与班级管理辅助自我的学习,在整个班级来说则变现为辅助班主任教师把班级管理工作搞好。因此,我们应该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真正强调的是工作服务目标的主体是学生,而负责班级管理工作开展的主体依旧是班主任教师,绝对不能本末倒置。

班主任教师在整个班级管理工作中要扮演统筹全局的角色,对于整个班级管理的进行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也是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开展符合班级管理目标的重要体现。

四、结语

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基本理念的有效实现还应该立足于基本理念的重要内涵,明确班级管理工作开展的目标在于服务学生,使班主任教师能够明确“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思想意识。

这一基本理念的实现应该充分立足于学生的思想特点和班级管理目标两个方面。注重学生的思想特点能够使这一理念稳步开展,防止出现不必要的偏差。注重班级管理的目标能够保证班级管理开展根本意义的落实,防止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张继琼. 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研究[D]. 重庆师范大学,2012.

[2] 王明明. 浅析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常见问题及对策[C].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2016.

猜你喜欢
基本理念实现班级管理
浅析《Go for it!》教材中体现的新课标(2011)基本理念
预设开放促成教学生成
浅析高中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
小学语文新课改探析
办公室人员尚需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苏州信息学院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浅析铁路通信传输的构成及实现方法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