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稳定性训练对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治疗效果分析

2017-07-10 10:28王臣萁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源性腰痛椎间盘

王臣萁

淮安市中医院 江苏省淮安市 223001

核心稳定性训练对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治疗效果分析

王臣萁

淮安市中医院 江苏省淮安市 223001

目的:对核心稳定性训练对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41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法对患者随机分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针灸推拿治疗,在此基础上,再辅助给予观察组患者核心稳定性训练,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JOA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同时,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95.24%vs70.00%,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的辅助应用可进一步提高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治疗有效率,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推荐使用。

核心稳定性训练;椎间盘源性腰痛;效果

椎间盘源性腰痛指由腰椎间盘自身内部结构发生异常变化而导致的一种腰痛[1],统计数据表明[2],在各种慢性腰痛中,椎间盘源性腰痛所占比例在40%左右,寻找有效途径对本病进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41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组给予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法分析探讨了核心稳定性训练对本病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收治的41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法随机分组,观察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35-74岁,平均年龄(50.6±4.7)岁;对照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36-74岁,平均年龄(50.8±4.5)岁。两组患者各项基线资料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针灸推拿治疗,取穴关元喻、肾喻、委中、阿是穴以及腰阳关,神灯照射腰部,针灸时每次留针30min,1次/d,推拿20min/次,1次/d。在上述基础上,辅助给予观察组患者核心稳定性训练,包括卧位训练、桥式运动、多裂肌训练等,训练强度以不使患者感到劳累为度。

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接受1个疗程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分别于治疗前1d以及治疗结束后,使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 ,JOA)分数[3]评价患者腰痛程度,量表包括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受限度、膀胱功能4个维度,总分29分,评分越低,则患者功能障碍越显著。根据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的变化评估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计算JOA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 29-治疗前评分]×100%,若患者JOA改善率在90%以上,则认为患者治愈;若患者JOA改善率在60%以上,则认为患者治疗显效;若JOA改善率在25%以上,则认为患者治疗有效;若JOA改善率不足25%,则认为患者治疗无效。将治愈率、显效率以及有效率三者之和作为治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5.00分析数据,各项计数资料用(%)表示,卡方检验;各项计量资料用表示,t检验;若P<0.05,认为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JOA评分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JOA评分均较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JOA评分有效升高,明显优于本组治疗前(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升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JOA评分变化比较表

2.2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表[n(%)]

3 讨论

中医认为[4],椎间盘源性腰痛属于“痹征”的范畴,风寒湿邪侵袭、跌扑损伤、筋骨失养造成的气滞血疲是本病的主要病理,治疗重点在于舒筋活血、疏通活络。为此,传统上临床多使用针灸推拿的方式对本病进行治疗,针灸推拿不仅可有效刺激人体脑细胞、促使内啡肤物质的产生,同时还能够扩张局部毛细血管、提高局部周围神经末梢的痛闭,促进炎性物质的代谢和吸收,进而有效缓解疼痛,但不足在于见效较慢,患者治疗疗程较长。

核心肌群指担负维持脊柱稳定功能的肌肉群,按照不同属性具体可分为整体性稳定肌群和局部性稳定肌群两种,临床研究发现对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应用核心稳定性训练,可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其临床效果与“脊柱动力稳定装置”相似[5]。分析原因,主要在于核心稳定性训练可有效刺激人体多裂肌的活性、纠正多裂肌功能紊乱、提高强脊柱稳定性,进而加速患者康复速度。

综上所述,核心稳定性训练应用到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的治疗中,可进一步提升患者治疗有效率、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治疗水平的有效途径,值得临床大规模推广和使用。

[1]刘启雄,王学军,邱爱霞等.针推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09):71-72.

[2]刘夏,躯干等速旋转运动中核心肌力学特征的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3.

[3]唐伟.温热式低周波配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J].实用医药杂志,2016,33(03):234-235.

[4]李海萍.推拿手法配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42例[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5(02):45-46.

[5]刘慧卿,魏运栋,王少峰等.腰部核心肌力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09):1250-1251.

猜你喜欢
源性腰痛椎间盘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后溪穴治疗脊柱源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后纤维环T2弛豫时间与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关性
职业腰痛早防治
雄激素源性秃发家系调查
健康教育对治疗空气源性接触性皮炎的干预作用
椒莲酊剂治疗男子雄性激素源性秃发50例
中医护理干预腰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