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7-07-10 10:28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满意率妇产科病房

周 莹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上海市 200233

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周 莹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上海市 200233

目的:评价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2月~2017年2月,妇产科普通病房入住患者187例,纳入常规组,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入住患者105例,纳入优质组。结果:优质组对健康教育、治疗护理、生活管理、康复护理、病房管理、服务态度、症状控制的满意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全面提升患者对护理满意水平,提升护理质量。

妇产科;优质护理;护理质量

妇产科是医院收治患者最多的科室之一,病人身份较特殊,多见生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容易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的生育能力、夫妻关系和谐,患者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1-2]。妇产科病人对护理质量要求较高。为进一步提高医院妇产科的护理质量,医院在妇产科建立优质护理服务病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2月~2017年2月,妇产科普通病房入住患者187例,纳入常规组,年龄17~78岁,平均(41.3±10.3)岁。入院方式:急诊44例、门诊143例。治疗方式:手术112例(微创手术91例,开放手术21例),保守治疗75例。主要疾病类型:子宫肌瘤/内异症43例,人工流产40例,宫颈上皮内瘤病变34例,其急慢性盆腔炎21例,其他49例。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入住患者105例,纳入优质组,年龄18~74岁,平均(41.5±10.7)岁。入院方式:急诊26例、门诊79例。治疗方式:手术82例(微创手术91例,开放手术21例),保守治疗75例。主要疾病类型:子宫肌瘤/内异症22例,人工流产21例,宫颈上皮内瘤病变18例,急慢性盆腔炎10例,其他34例。两组对象年龄、疾病类型、入院方式、治疗方法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常规护理,包括检查护理、对症护理、治疗护理、健康教育、生活照料、基础护理等,针对手术治疗患者,还安排围术期护理。

1.2.2 优质组

给予优质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强化基础护理:①完善营养支持,更严格的饮食指导,改善营养状况,必要时促动力剂、微生态调节剂,以改善消化道功能;②广泛的采用腹部按摩、肢体按摩、穴位按压等方法减轻局部不适以及乏力,如对于卧床时间较长、手术患者,术后进行揉按上下腓肠肌、比目鱼肌,或揉法按摩足三里;③对于口腔护理,洗漱液首选0.12%氯已定,入院时立即进行1次全面口腔护理,剔除口腔杂物、擦拭口腔、全面刷洗、最后抬高床头气囊冲洗,此后每日每隔12h口腔擦拭1次;④对于体位,采用交替卧位,不拘泥于每隔2h调整1次,而不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⑤做好保温的管理,不同患者的体质不尽相同,有许多女性患者体质虚弱,容易受凉,给予主动加温装置,增加覆盖;⑥泌尿系统管理,多饮水,妇产科病人特别是手术患者容易出现尿潴留,给予穴位按压等策略,以利于排尿,降低尿管插管风险;⑦对于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加强呼吸道管理,指导患者掌握爆发性咳嗽、阵咳方法,重视水电解质紊乱的预防。

(2)深化护理内涵 : ①强化健康教育,给予系统性的健康教育,根据健康教育表,有计划、阶段性、有目的的宣教,丰富多元化宣教的手段,重视认知-信效干预,提高患者对自我管理的认识水平,房间内粘贴宣教资料链接二维码,患者可获得自主服务;②做好心理护理,日常护理过程中,体现出对患者的尊重爱护,做好沟通,充分尊重患者的隐私,做好隐私保护,护士掌握并灵活的应用个体化应用焦点问题解决、动机性访谈、灵性护理等护理策略,加强观察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危机、心理问题,入院时采用抑郁自测量表、焦虑自测量表等量表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指导临床护理。③构建家属支持系统:做好家属的沟通,指导家属做好饮食、心理支持、生活照料工作,提升家属的护理能力。

(3)落实护理责任制度: ①尽量一人一护理,每位护士负责不超过8位患者;②发挥护士的能动性,要求护士能够在日处理过程中,分析存在问题,并制定解决对策;③高年资护士发挥督导作用。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治疗护理、生活管理、康复护理、病房管理、服务态度、症状控制的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计算,计数资料采用例或率符号n、%表示,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性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优质组对健康教育、治疗护理、生活管理、康复护理、病房管理、服务态度、症状控制的满意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优质组与常规组护理满意率对比[n(%)]

3 讨论

护理满意率是反映患者护理需求以及满足程度的指标,能够较好的反映实际护理质量。本次研究显示,优质组对健康教育、治疗护理、生活管理、康复护理、病房管理、服务态度、症状控制的满意率高于常规组(P<0.05),提示优质护理能够更好的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提升护理质量。优质护理强调强化基础护理、深化护理内涵、落实护理责任制度,三者缺一不可,基础护理是实质性护理内容,深化护理内涵旨在满足患者更层次的包括心理、认知、社会支持方面的护理需求,落实责任护理制度旨在发挥护士能动性,解决护理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薛建琴.优质护理对提升妇产科患者满意度的作用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03):112-113.

[2]黄心.国家卫生计生委部署推进“三好一满意”活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8(09):904.

周莹(1989-),女,上海市人。中专学历。护士。研究方向为妇产科护理。

猜你喜欢
满意率妇产科病房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换病房
要看妇产科医生了 我要准备些什么?
不能在满意率百分比上盲目乐观——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首次评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更重实效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分析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探讨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
提高96659热线服务满意率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