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普修田径教学模式的研究

2017-07-10 13:41谢小龙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3期
关键词:田径体育教学教学模式

谢小龙

摘 要:在教育资源逐渐丰富的今天,学校对体育教育的教学方式应该有所改革,在不断探索中创新,是适应新时代学生需求的重要保障。该文将针对当前形势对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普修田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提出笔者对教学模式研究的几点思考,借助新科技、新思路,提出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希望该文观点对各位高校从事田径教学的同仁们有所启示。

关键词:体育教学 本科专业 田径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8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5(a)-0134-02

田径教学是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讲究的是技术与身体的巧妙结合,以提升人体运动技能。普修田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提升自我身体素质的体育课程。因此,对于各大高校来说,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普修田径教学模式的探究就是体育教师的重点课题。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田径学科的运动技术,就是各个高校的体育老师需要重点攻克的难题。下面该文将从学生心理和教师心态开始分析,通过理论与实践探讨出适合本科专业普修田径课程的教学模式。

1 对田径课程教师心态与学生心理进行分析

针对教师和学生的心态来制定教学方式,是一种十分人性化的教学方法。以人为本才能让老师和学生更加和谐地相处。在和谐处世的氛围中,教学质量自然也会有所提升。下面笔者针对田径课程首先对教师的心理进行简要分析。

对于高校本科专业普修田径课程的老师来说,无论面对怎样的学生,都希望能够将田径技术教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自己的学业,学会学科理论,掌握专业技能,最终应用于实践。然而在面对不同学生的时候,教师的心态会有所不同。教育部门强调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但是每个学生的资质、悟性都有差异,所以面对各式各样的学生,教师的心理自然会有变化。在面对资质较差的学生时,教师的心理会表现得比较急躁,希望能尽快将技术灌输给学生;在面对资质较好的学生时,教师的教学心理会表现的比较愉悦。而针对学生的资质不同,对其的教学方式也要有所不同。因材施教是一个好的教师应该表现出来的教学态度。

不仅仅是老师在面对学生时,自身表现会有不同,不同的学生在面对同一门课程时,学习的态度、学习方式也会有不同的表现。由于高校学生是经历过高考才升学至各大高校,因此,他们对学习的态度与习惯都会各有不同。有的学生在学习之前会提前预习,他们认为这样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才更容易理解老师所讲的重点。而在有些学生看来,能够在学习的时候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就是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因此,对田径课程来说,学生的学习态度也会成为老师们教学方式确定的重要因素。

针对教师和学生对待教学和学习的态度,笔者认为,因材施教才是对学生和老师的最大负责。对于老师来说,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不会浪费教学资源,同时还可以让不同的学生在最大程度上学习到课程中的精华;对于学生而言,因材施教让学生可以更加容易地完成对课程的理解,更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对学习进行规划。

对于田径专业来说,老师根据学生的资质与悟性因材施教,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完成对田径技术的学习。对于技术的练习,也是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的资质制定练习的规划。

2 本科专业普修田径的教学方式要以教学目标为基础

在任何一门课程学习中都需要学生在学习后提交一份合格的学习成绩,那么,在本科专业普修田径的教学中同样需要学生和老师在学期的末端共同提交一份合格的成绩。因此,笔者认为,以教学目标为基础的教学方式是教学行为的核心。

本科专业普修田径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田径运动的各项技巧,如何能在标准完成田径运动动作的前提下,提高运动速度,则是教学技术方面的教学目的。然而,每个教师在翻阅田径教学大纲的时候都会注意到,教学目标中不仅仅标注了每个学生需要达到技术指标,还明确标注了要掌握技术理论,要明确运动精神等,这从侧面证明我国培养出来的学生,要求不仅仅是学习成绩优秀,更重要的是注重素质教育,全方位发展。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过于注重过程,而轻视结果的想法,他们认为,过程中领会到的事物远远要比结果更加重要。但是作为教师需要明白,如果教师都不重视结果,那么学生就会更有理由因不注重结果而不去努力训练。

事实上,一些学生因为身体素质等问题不肯参加训练课程,这部分学生虽然知道体育精神的概念,也能一字不差的背出体育精神,但他们往往忽视了结果,就在行动中违背了体育精神的精髓。田径运动本身是带动全身肌肉运动的一项体育运动,其锻炼的不仅仅是人在田径项目中提高速度,更重要的是带动身体的各项机能,让人们从运动中找到使身体强壮的方法,也在运动中坚持不懈锻炼自己的意志力与忍耐力。而过程往往伴随着结果的改变,提高训练过程中的训练强度与技术,就可以改变最终的运动结果。那么,成绩的提升则是理所应当之事。笔者始终相信,最初的训练是可以改变人体运动效果的,因此,作为教师,虽不提倡极限突破,但是也不可以让学生连基本改变都做不到。

3 本科專业普修田径专业教学新模式的探索

如何以教学目标为基础做好田径教学,这是每个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下面将探讨如何让学生快乐学习的教学模式。

3.1 因材施教是田径教学的基础

针对每个学生的资质、体能不同,教学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在基础教学之后,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制定对应的训练计划。而训练目标则是让学生在原有运动基础之上,掌握田径运动基本技术,在体能与速度上提高自身身体素质。

本科学生在升学之前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田径训练,因此,对于学生的前期训练来说,教师需要做的是针对每个学生训练时所出现的错误予以纠正和指导。最终让学生在田径训练场上的动作都变得标准化。这是基础运动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掌握基础技术,毕竟基础动作是经过多代人总结出来的科学合理的运动方式。而要想在基础技术上作出改良的动作是不容易的,绝大多数学生都做不到,也因此教师要重视对于基础技术部分的纠正与指导。

后期训练,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基础训练的结果来进行制定每个学生的训练计划。部分学生经过基础训练后,仍需要在体能上进行加强,那么就安排学生对体能训练部分的训练作出针对性调整;部分学生在基础训练过程中技术掌握并非良好,那么就要在技术训练部分加强对其的纠正与指导;部分学生在基础训练时各项技能都能掌握,体能也赶超其他学生,那么对于他的训练就需要针对专项找到其擅长部分,进行集中训练。总之,因材施教才是对学生的最大负责。

3.2 在教学步骤上作出调整

教学方式的改变不仅仅体现在态度之上,还要体现在具体行动之中。对于教学方式而言,每个教师的教学风格都有所不同,但是如果在教学步骤上作出部分调整,可能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惊喜。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来说都是对学生在课堂上直接授课,教授基础课程之后,让学生根据领悟的内容进行实践操作。但是,这样的授课顺序往往会让学生感到茫然,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哪些理解是正确的,哪些理解是错误的。这样在训练的过程中也会抓不住重点。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适当地调整教学步骤,教学效果也会有所不同。

首先让学生在上课之前查阅当堂课所学知识,做好预习工作,找出自身疑惑点,这些预习可以通过书本,可以通过教学视频,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资料,在资料查询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惑。而在课堂上,学生本身带着疑惑上课注意力就会提高,而上课的过程也不是老师先讲述课程,而是在让学生做完热身运动后,提出自己的疑惑,之后老師再将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讲解,最后让学生根据老师讲解内容运用到实际运动中,如有不妥之处,老师再进行纠正与指导。如此,学生对教学内容就会更加印象深刻。

3.3 利用互联网沟通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因课堂时间有限,部分学生并不能完全领会课堂所讲内容,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在日常训练时有疑惑时就需要教师的指导。那么在这个互联网发达的时代,教师和学生完全可以建立一个贴吧,学生将自己的困惑上传到贴吧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有规律地整理问题并加以解答。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浏览贴吧找到自己问题的所在,及时找出自身问题的解决方法。

4 结语

在田径教学模式的探索中,会有多种问题,而万变不离其中,只有教师真正为学生着想,找到合适的教学模式,才能将田径的技术与精神发扬光大。在当今这个讲究创新的时代,笔者希望能与各位同仁共同努力,不断创新,为学生找出适合他们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许占鸣.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教学大纲的对比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106-110.

[2] 张明莲.体育教育专业田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6):106-109.

[3] 毛治和.田径普修课运用控制性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田径,2016(8):20-22.

[4] 刘志菁,吴玉华.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建构[J].当代体育科技,2015(4):1-3.

猜你喜欢
田径体育教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全国田径冠军赛
计数:田径小能手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