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精神的底子”同样重要的

2017-07-12 09:41重庆范雅
名作欣赏 2017年10期
关键词:底子钱理群鲁迅

重庆 范雅

和“精神的底子”同样重要的

重庆 范雅

钱理群教授的“鲁迅作品解读”课堂,切中了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命脉,提出了“精神的底子”教学观念和“立人”的思想教育,与当今提倡的把语言运用落到实处并无矛盾之处。沈文涛老师撰文批评,本文认为不妥。

钱理群 沈文涛 语文教育 鲁迅作品 精神的底子

江苏扬州市邗江区公道中学的沈文涛老师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4年第3期 发表了一篇《比“精神的底子”更重要的……》的文章。文章内容是驳斥钱理群教授的“打好精神的底子”以及“立人”的鲁迅教学观念。沈文涛老师在这篇文章中理直气壮、侃侃而谈,他觉得钱理群老师十多年孜孜不倦追求的“精神的底子”是错误的,并以“立人”的鲁迅教学在一些中学的试验教学中学生听课人数逐渐减少为由,认为钱理群教授以“立人”为目的的教学是失败的。

由此,沈文涛老师针对钱理群教授的“失败”原因进行总结——钱理群教授的教学观只提到“立人”与“精神”,是一种教学目标的异化,消解了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比如母语知识、语用训练等)。在为钱理群教授总结失败原因之后,沈文涛老师提出自己的教学观:1.应当坚持,打好学生“语文的底子”(即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中包含的语文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和基本策略);2.打好学生语文的底子,把语言运用的教学落到实处。

拜读完沈文涛老师的大作,沈老师对语文教学的热忱和真诚让我佩服不已,感动不已。但是读完文章之后,又令我担忧不已。这种对语文教学的热忱和真诚固然是值得尊重和敬佩的,但是沈文涛老师这种断章取义、缺乏逻辑、缺乏客观的语文教学观恐怕会对语文的课堂教学产生错误的引导。以我之拙见,沈文涛老师的这篇文章思维方法显得有些机械和武断,教学理念显得有些片面和单薄,甚至对钱理群先生存在一些误解。

沈文涛老师文章开头用了五个自然段特意将钱理群老师“失败”的教学历程做了一个梳理,并由这样的梳理作为自己话题和个人教学观念的导入。这五个自然段梳理的内容是:“精神的底子”之说,倡导者甚多,但以钱理群教授的影响最大;钱理群与一般的语文理论家不一样,不仅提出观点且付诸行动。可是十年孜孜追求的打好“精神的底子”的“立人”教育实践中,令人神往的“精神的底子”遭遇始料不及的尴尬和失败。1999年,钱理群退出官方序列,仍怀抱“精神的底子”,在民间活动不止。2004年、2005年亲自到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讲授“鲁迅作品解读”,结果都是开始学生很多到最后只有二十几个人。钱理群受挫于城市,于是转战“边缘地带、边缘地区”,从中学到大学,结果都让他尴尬不已。2012年,在一位中学教师的追悼会上,钱理群老师凄然地说:“以后只能在‘教育之外’关心教育了。”

经过五个步骤的节节梳理,最后沈文涛老师指出钱理群老师的教学观和教学历程是极其“凄然和悲惨”的“节节败退”。

在这里,我想从思维的逻辑上试问沈文涛老师:钱理群教授的“鲁迅作品解读”课堂是真的失败了吗?

在沈文涛老师的文章中,他对课堂的定义——受学生欢迎、受师生拥护的课堂就是好课堂。一堂好课的标准真该如此定义吗?那么不受学生欢迎的课是不是就一定不是好课呢?我们究竟该如何定义一堂课好坏的标准?

钱理群教授个人对以“立人”为教育理想的“鲁迅作品解读”的倡导在他自己看来是极其失败的,比如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的试验,其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并没有达到他本人满意的效果。沈文涛老师就以学生听课人数逐渐减少为由,认为这一切都是失败的。那以此逻辑,钱理群教授在这些中学的教学试验中,到最后总是有那么二十几个学生坚持听了下来,那这二十几个学生就是钱理群教授课堂中最失败的学生?结果真是这样吗?凡是有过中学鲁迅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都了解,鲁迅文本的深刻和复杂,就连中学老师有时候都难以驾驭,那么这二十几个真正可以坚持下来的学生,应该也是学生中有思想的佼佼者了。其二十人乃精英也!同时,我也问一下沈文涛老师,如果开其他课,你能保证学生就一定会越来越多吗?或者参加学生人数越来越多的课就一定是好课?最受学生欢迎的不见得就是好东西。郭敬明最受中学生欢迎,但是中学老师普遍都反感郭敬明的浮夸文风和肤浅文意,都反感郭敬明对中学生文笔和思想的巨大毒害。如此受学生欢迎的郭敬明的文章你能说它是优秀的?

更何况,不受学生欢迎的东西太多了,以高考为指挥棒,可以说中学老师的所有课程都不太受学生欢迎,能仅仅因为钱理群老师的课没有获得学生的欢迎就说不是好课?

或者来听课的学生从最开始的爆棚满座到最后只有二十几个坚持下来,正证明了钱理群走进中学讲鲁迅的重要性,也揭示了中学语文课堂在深刻性上的不足,还揭示了中学生无法走进鲁迅的原因,更揭示了一些专家要将鲁迅“赶出中学教材”的原因。

钱老师走进中学教鲁迅作品的种种现象恰恰说明:中学语文教学中最缺失的才是中学语文现下最需要的。

鲁迅这样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中学语文教学却嗤之以鼻;鲁迅文本“立人”思想的深刻,我们的学生甚至老师却读不懂鲁迅,甚至不愿意去读鲁迅,这在钱理群教授心中该是多大的悲哀。钱理群教授在一位中学老师的追悼会上凄然发出告别宣言,说“今后只能在‘教育之外’关心教育了”,他其实并不是在悲叹自己课堂效果的“失败”,钱理群教授当时说这番话该是对中国语文当下现实何等的失望和悲伤啊。

当然,钱理群教授的教学观念对不对,我们可以先不去管它。也或许钱理群老师的课堂教学实践真的存在问题。其次是钱理群教授的试验范围有限,没有在更广的范围去推广和实践。再者如果从整个语文教学方面,部分地来推广他的一些实践,或许又是另外一番景观。更或者将鲁迅作品的考查纳入高考,或许效果就“好”了。

我认为钱理群教授的思想观念并没有任何错误,他的“立人”教学理念是从他所教学的“鲁迅作品解读”中提出来,正是因为读透了鲁迅,才提出这样的教育理念。课堂的学生逐渐减少,在外人看来的所谓效果不好,甚至钱理群先生也说没有达到自己预想的效果,但是这一切的问题,真的仅仅是钱理群先生提出“精神的底子”教学观念和“立人”思想教育的原因吗?一线语文教师都知道学生的学习情况,现在高中生的学习还是唯考试论,教师也是考什么便侧重教什么,因为这一切和学生的高考成绩挂钩。

沈文涛老师提出现下的语文教材“既没有严谨的文化认知序列,更没有一个语文学习规律的序列;既不讲母语知识,又不搞语运训练”,甚至“课文讲人生境界,语文教师就假装哲学家;课文大讲信赖,语文教师就装作伦理家;课文讲物种起源,语文教师就假装生物家……”沈文涛老师提出的问题非常好,我这个一线语文教师在接近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感同身受。

可是,这一切和钱理群老师有什么关系?

这些问题是中国整个语文界的教学现状和现实,沈文涛以这些问题对钱理群教授进行拷问和指责,是否做到了公正、客观?

沈文涛老师提出要打好语文的底子,把语言运用的教学落到实处。这个提法一点没错,但是沈文涛老师的思想观念出错了,从而导致他教学理念也出了错。把语言运用落到实处固然重要,但是它和打好“精神的底子”并无丝毫矛盾之处。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沈文涛老师以一次全国性赛课中的一等奖《拿来主义》为例,指出这名一等奖的老师把教学重点放在文章主题探究上,没有把语言运用落到实处。我没有聆听到这位参加全国赛课老师的课堂,不敢妄作评论,但是对于沈文涛老师的观点,我同样持怀疑态度。

作为中学的一线教师,对于文本都有一个基础的理念:一文多教。《拿来主义》讲文本可以,讲议论文写作亦可。一篇文章可以根据学生的要求和需求来教,还可以根据教师的解读和特长来教,为什么不可以一文多教?沈文涛老师的教学观点是不是太死板了?

钱理群先生走进中学课堂讲鲁迅,是带着对鲁迅的深厚情感以及对鲁迅的深刻研究的。正是因为中学老师不爱讲鲁迅,甚至讲不好鲁迅,一个大学教授才走进中学课堂讲鲁迅。我读过钱理群老师的《钱理群中学讲鲁迅》,里面的文章深入浅出,不仅将鲁迅文章的思想讲得深刻,而且还会引导、启发学生的写作。比如第一课中,钱老师在讲了鲁迅的《且说父亲和儿子(上)》之后,在让学生理解了鲁迅和父亲复杂又深刻的情感后,学生作业便是以“我和我的父亲”为题目进行写作,引导学生从情感出发,找寻真正的写作原材料。并且在《钱理群中学讲鲁迅》这本书中,我看到刊登出来的学生作文也是可圈可点,可见这些课堂并不是失败,而是有所成就的。而且这样的讲授涉及的写作方法正是叶圣陶先生在《谈写作》中提出的“怎样获得完美的原料”和“怎样把原料写成文字”从而帮助学生写作的教学观点。以鲁迅原文《且说父亲和儿子(上)》来疏通学生的写作思路,唤起学生的写作情感、写作真诚,从而让学生从文本中获得行文的章法和模仿的范本,这不是打好语文的底子,是什么呢?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既要重视语言运用的底子,又要重视精神的底子。

沈文涛老师还提到只要“注意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语文教学中适当渗透道德教育、文化熏陶、情感激发,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责任感、个人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包括对真善美的向往……”沈文涛老师此观点的提出明显消解了语文学科的独特性。我们知道“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出不是针对“语文”学科而来的,而是针对中学的所有学科。而中学的各个学科中,只有语文这个学科集结了文学和思想,是最适合给学生以精神和文学启发。如像沈文涛老师所讲,就是在明显地拒绝语文教学中对文本深刻性和思想性的解读要求。

语文是一个综合的课程,综合社会、历史、哲学,以及人文情感、思想、理想等。它绝对是比其他任何课程更适合打好“精神的底子”的教学,在对学生的精神进行启发、熏陶、培育方面,只有语文是最合适的,而这也是由语文这一学科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沈文涛老师以“语文的底子”来反对“精神的底子”,是思想观念的错误。“语文的底子”和“精神的底子”是并行不悖的。“精神的底子”以“语文的底子”为基础,而“语文的底子”是以“精神的底子”作为旨归的。

作 者:

范雅,重庆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

编 辑:

张勇耀 mzxszyy@126.com

猜你喜欢
底子钱理群鲁迅
钱理群:“专改错别字的教授”
6月,鸟语蝉鸣绿树成荫
借《解读语文》微观解读不可无“我”的《祝福》
孔乙己
要面子,更要底子
底子和面子
阿迅一族
金玉良言
钱理群“告别教育”
钱理群告别教育